如何激发青少年的科技热情?如何帮助孩子们提高线上学习实效……今年上海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教育,提出诸多议案、提案。
2021-01-28
如何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何保障青少年网络文明,开发和建立有效的网络屏障……今年上海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教育,提出诸多议案、提案。
2021-01-27
在2015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问及“学生30岁时希望从事的工作”时,京沪苏粤仅有16.8%的学生愿意从事科学类事业,相比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为此,鲍英菁等17位委员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在基础教育阶段优化科技教育,提高青少年科技素养和能力。
2021-01-27
“近一年来,由于全球疫情等综合因素,海外高端人才的归国意愿上涨。吸引他们到上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认为上海有优质的、国际化的教育资源。等他们来了上海之后,他们会发现,优质资源有吗?确实有。他们能获得吗?很难。”市政协委员、上海协和教育集团总校长卢慧文在政协专题会议上坦言。
2021-01-26
让“五育并举”融入所有教学环节、关注来华留学生学习和生活、构建7到14岁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体系、研究培训机构类企业退出机制……今年上海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教育,提出诸多议案、提案。
2021-01-26
市政协教育界别在提案中指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的大学科技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大学科技园过于追求短期收益,主要盈利来自出租房屋收益和地方政府返还税收,这极大制约了园区聚焦科创“主业”和践行核心功能。
2021-01-26
“数字化转型这件事最终谁来干?人来干活。”上海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张毅提出,我们不仅要关注领军人物、拔尖人才,更要关注应用型人才,就是我们说的“码农”。
2021-01-26
今天上午,市政协举行“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专题会议。疫情之下,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剧变,线上线下的融合教育已经成为当下以及未来的教育趋势。
2021-01-26
市政协委员马驰代表民盟上海市委员会在大会发言中提出,破解老年教育“一座难求”“只读书不毕业”“学无可学”“线上困境”等难题,应该顺应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潮流,大力发展适合老年人的各项教学手段,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功能。
2021-01-26
“疫情冲击下的教学形态变化叠加学业压力,正让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身心困扰。”市政协委员张伟滨代表民进上海市委员会在大会发言指出,教育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中小学生近视率上升11.7%,焦虑、抑郁情绪陡增。如何让教育做到“生命至上、尊重科学”?
2021-01-26
今年两会现场,如何“稳就业”,也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不少代表委员提出,稳就业、保就业,不仅需要政策扶持,更需要创新的勇气和各种配套的改革措施。
2021-01-25
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融入普通(或主流)幼儿园的支援系统的融合教育,上海多年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教育成果。
2021-01-25
上海打造全球“设计之都”,离不开高质量的创新型创意设计人才。上海目前开设有设计专业的院校虽然超过30所,每年输送大量应届毕业生,但培养体系创新改革力度不大:设计专业教育重理论,产业实践有所脱节,学生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设计产业的发展。
2021-01-25
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亲子阅读,可以缓解家长在幼儿抚育中的“教养焦虑”,提高教养质量,减轻教养负担 ,为家长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平和情绪、积极态度的孩子提供社会支持。
2021-01-25
24日早上9点,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在世博中心红厅举行开幕会议。龚正市长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少年日报》小记者通过网络直播,认真观看、全程记录。
2021-01-25
在24日开幕的人代会上,龚正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一个新热词:五年一贯制新型高职。那么,五年一贯制高职与普通中职、高职、中高贯通,有何区别?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