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程媛媛 张文珺 茅艳雯
时间:2022-10-08 11:28:25
本网讯 (记者 程媛媛 通讯员 张文珺 茅艳雯)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钱学森辗转归来、为国效力的故事,在人们口中早已耳熟能详: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一家所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抵达香港,重新踏上魂牵梦萦的祖国土地。一年后的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开启了中国航天发展的新篇章,中国的导弹和航天事业从此开始起步。在钱学森的带领下,我国老一辈航天人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成功发射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枚火箭、第一颗卫星,成功实施第一次“两弹结合”试验……
正是在钱学森的关心和支持下,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代号“921工程”。三十年来,中国航天人在探索浩渺宇宙的道路上接续奋斗、攻坚克难,顺利完成了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前两步任务,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也即将完成。回望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为中国载人航天的预先研究、工程论证、人才培养都做出开创性的贡献,为上世纪九十年代顺利启动载人航天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终其一生,钱学森始终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了祖国强大和民族复兴,他甘愿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奉献给他所热爱和钟情的祖国。
为庆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30周年、纪念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归国67周年,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历时半年策划、在国内首次推出以载人航天三十周年为主题的互动线上展“中国载人航天三十周年科普展”微信小程序,用视频动画等生动活泼地展示钱学森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回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载壮丽征程。
“507”“714”“863”“921”,四个代号开启中国载人航天之旅
“507”“714”“863”“921”这四个以数字命名的神秘代号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紧密相连,也是联系钱学森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线索。此次上线的中国载人航天三十周年科普展,以解密四个代号的短视频为起点,揭开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序幕。展览为每位观众设定了见习航天员的特定身份,鼓励见习航天员们自主前往不同展览板块了解火箭发射、神舟飞船、交会对接、空间站以及返回舱等不同阶段的任务内容。
以空间站板块为例,见习航天员们不仅可以了解中国空间站的构型组成,还能进入模拟空间站内部,解码航天员的无缝天衣、太空实验柜,重温航天员们的三次太空授课。
为了增强观众的互动参与感,钱馆还特别设计了青少年太空艺术作品展板与太空达人徽章分享环节。前者通过在线征集优秀作品,将充满天马行空创造力的青少年太空艺术作品融入展览,打造青少年可参与的科普展览;后者则通过分享观后感言与完成见习航天员任务后获得的徽章,吸引更多公众探索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现状。
“曙光”照亮“神舟”,钱学森与中国载人航天不解之缘
早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前,钱学森就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将人送入太空。1968年,钱学森主持起草了《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十年发展规划(草案)》,其中就为中国规划了150吨级的空间站。虽然由于当时综合国力和技术的限制,文件所提出的大部分计划都未能落地执行,但仍为后来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1970年7月14日,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80天后,毛泽东主席批准了发展载人飞船的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即着手载人飞船的研制工作,并开始选拔、训练宇航员”。1971年4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启动,飞船被命名为“曙光一号”,计划于1973年底发射升空。然而,由于当时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制造和相关工艺水平落后,“曙光一号”载人飞船最终尘封在档案中。但经过八年多的预先研究,钱学森等人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留下了大量资源:培养了一批从事飞船研究的技术人员,提出了对运载工具、地面测量控制、发射场、测量船的总体要求和系统技术性能指标,在飞船外形设计、质量特性分配、返回走廊设计和安全救生领域取得一定成果,研制地面设备和舱内航天服,开发航天食品等,这些都为我国日后开展的载人航天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1989年9月28日《国家航天办简报》第五期上,钱学森看到了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高技术论证组于8月24日写给国家航天领导小组的信,信中坚持认为“航天飞机方案”优于“飞船方案”。对此,钱学森则有不同的考虑,后来在国家航天领导小组办公室征询他意见时,他郑重在报告上写下“应将飞船方案也报中央”,明确了中国载人航天运载工具的发展之路。
1996年2月27日,钱学森致信王永志,建议载人航天工程必须要有严格的技术责任制。
传承与弘扬,钱学森图书馆用十年讲好载人航天精神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升空。2004年元宵节,王永志和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一同前往家中看望钱学森。钱学森一眼就认出了杨利伟,亲切勉励他,“你们现在干成功的事情比我干的要复杂,所以说,你们已经超过我了!祝贺你们。”从那以后形成了一种惯例,每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功后,航天员们都会上门探望钱老,聆听教诲。
2009年10月31日,98岁的钱学森离开了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多位中国航天员在钱学森图书馆的展厅内和钱老进行着一场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回望中国航天来时路,汇报中国航天今日事。
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钱学森图书馆自开馆以来始终坚持以航天科技为核心策划各类科普教育活动。围绕中国载人航天,钱馆曾邀请航天员群体先进事迹报告团、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首任大队长申行运、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等专家团体来传播载人航天精神;先后推出了“圆梦九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壮丽航程”“走近中国载人航天神器”“遥望比邻”等原创展览,用丰富详实的史实资料与航天实物展品让社会公众走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组织策划了“航天动手做”“星际航行学院”“重走学森路”等品牌教育活动,初步构建起具有本馆特色的航天科学普及和传播体系。
中国载人航天三十周年科普展是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式下,钱学森图书馆借助网络新媒体提供科普教育资源,激发青少年航天科创热情与思维的又一次有益尝试。本次展览入选2022年全国科普周活动以及第21届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钱馆将积极响应日益增长的公众对于科普文化服务的需求,策划组织更多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科学家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
本次线上展览将展出至2022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