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教育
时间:2024-07-01 11:40:56
打造多元辐射的科学教育“中央厨房”,推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项目化学习,通过作业的改革撬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通过资源的盘活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上海实施“双减”三年,学生校内外课业负担减轻了,素质拓展活动增多了;课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评价方式也更加多元了。
第一教育推出“‘双减’三年”栏目,聚焦上海“双减”的特色与亮点做法,一起探寻“双减”三年来的变与不变,共同见证当下教育领域的创新与变革。本期聚焦的主题是家校社协同育人。
落实“双减”,需要积极整合资源,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
2021年7月,上海市教委成立上海市校外教育质量评测中心,秘书处设在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评测中心牵头建设上海“素质教育育人共同体项目资源评价与应用体系”。
三年来,上海积极整合各类校外教育服务资源,建设上海市学生素质教育优质资源平台。这个全国首创的素质教育“大众点评”平台,构建了“引入—评价—退出—持续供给”的运作机制,在建立资源共同体机制、课程资源持续更新扩容、平台功能迭代完善和平台衍生主题活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果。
截至2024年初,该平台已形成“在线公益课程”“进校服务课程”。
和“校外行走课程”这“三大课程体系”,涵盖科普科创、艺术人文、体育锻炼、健康安全等四大领域,汇聚7000多门优质课程资源,包括3600多门在线公益课程、2000多门进校服务课程、“上海小囡行走地图”1200多条行走路线,丰富的课程资源为满足学生个性化自适应学习提供了更多选择,为“从课后服务走向课后教育”的发展提质夯实基础。例如,2023年9月以来,浦东新区依托资源平台遴选出76门课程送教进校,为全区近3.5万名学生提供了课程学习资源,助力课后服务向课后教育提质升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基于素质教育“大众点评”的平台模式,上海还创生了一系列的素质教育系列品牌活动,如素质教育校外名师“周周播”、素质教育精品课程“双月展”、进校服务优质课程“年年评”等,畅通优质资源流动,增大平台应用黏性。
2022年8月6日,上海推出校外名师“周周播”素质教育直播课堂,截至2024年6月20日,已播出78期,课程面向K12全学段学生,内容涵盖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戏曲、非遗传承、自然科学、科技创新、体育运动等众多领域,张军、黄英、王洛勇、胡蕴琪等名家名师先后授课,课程直播和回放浏览量累计达3556万人次,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
校外名师“周周播”成为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学习自助餐”。校外名师“周周播”第八期“好玩儿的中国节——大型少儿舞蹈诗《中国节》赏析”结束后,来自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的二年级学生周鑫辰开心地说:“胡蕴琪老师的直播赏析课太生动有趣了,让我对舞蹈有了新的认知,原来舞蹈可以和中华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让我们在欣赏优雅舞姿的同时,也传承了中华传统美德。舞台上哥哥姐姐们的表演精彩绝伦,我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在舞台上传递正能量。”
学生们的收获成长让授课名师颇感欣慰。全国劳模、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学生艺术团舞蹈团团长胡蕴琪感言:“周周播平台为孩子们提供了一场接一场的素质教育盛宴,打开了校外生活精彩美好的窗口。”
如今,上海市学生素质教育优质资源平台的在线优课已经延伸到戏剧、朗诵、舞蹈、陶艺、摄影等一系列线下活动。比如,平台联手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组织“精彩艺夏”农村学校师生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走进“社会大课堂”,助力乡村振兴。
“双减”三年来,上海素质教育成果不断共享辐射。上海市学生素质教育优质资源平台不仅为喀什青少年定制开设“文化润疆”专栏,还开展沪喀青少年科普公益活动,组织24名科技教师走进喀什4县41所学校,线上线下同频实现“白玉兰牵手小胡杨”。
据悉,上海积极推进多元共治,优化培训市场发展生态。2020年支持成立了上海市培训协会,强化行业协会公益互助服务,建立“跨界公益互助机制”。同时,为强化行业自律,不断优化科技类校外培训管理,市培训协会正式成立了上海市培训协会科技辅导专委会,更好地促进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的发展。
作者 | 洪卫林、严旦华、刘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