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崔雅琴 曹婧
时间:2024-07-25 10:30:00
上海是韬奋先生的求学地、生活地、战斗地、长眠地。
邹韬奋(1895—1944)同志一生热爱祖国与人民,追求正义与光明,矢志不渝地投身进步文化事业,“在他的笔底,培育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促成了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7月24日,正逢邹韬奋逝世80周年纪念日,也是毛泽东题写“邹韬奋先生的精神”挽词80周年。
在圣约翰大学原址上建立起来、拥有百年文保建筑“韬奋楼”的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出版界教育界纪念邹韬奋同志逝世80周年大会当天在此举行,深切缅怀韬奋先生,传承弘扬韬奋精神。华政与韬奋基金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建“韬奋新闻传播学院”“韬奋新闻出版研究中心”。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那一年,邹韬奋毕业于圣约翰大学,这座苏州河畔的美丽校园留下了他的青春足迹。1951年3月,校园内体量最大的单体建筑怀施堂被改名为韬奋楼。1995年11月,华政为纪念邹韬奋百年诞辰,镌雕邹韬奋正面半身铜像落成于韬奋楼中庭,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受邀参加揭幕仪式。同时,在韬奋楼入口门廊两侧墙壁镶嵌两块汉白玉石碑,刻有缅怀韬奋的纪念文章和邹家华书写的毛泽东纪念邹韬奋题词。如今,华政园里,韬奋楼已成为师生校友、广大市民了解学校历史文化和人文底蕴的“打卡点”。
“上海是韬奋先生的求学地、生活地、战斗地、长眠地,今天的活动更有特别意义。”上海韬奋纪念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馆长赵书雷这样说。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莫负春认为,“今天我们又以一种新的方式纪念邹韬奋同志,让韬奋精神在校园里面、在祖国大地上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期刊协会常务理事、《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则说,“韬奋先生不仅是新闻人的楷模,更是中国新闻出版行业的标杆。在新时代,关键在于能否讲好这个时代的故事,能否回应社会的真实关切。”
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罗培新、韬奋基金会副理事长黄书元代表双方签约战略合作。根据协议,着力突出“韬奋新闻传播学院”的办学定位与发展重点,着力创新办学思路与合作机制;在校内设立“韬奋新闻出版研究中心”,以新闻出版史论、新闻出版经营管理理论的沿革与实践创新以及出版版权为研究的三大方向,深入研究韬奋精神和其文化遗产。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2003年,华东政法大学设立传播学院, 2014年学院获批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020年新闻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点,以及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等4个本科专业。
“韬奋先生之于华东政法大学是一段光荣的历史、是一座崇高的丰碑。” 华政党委书记郭为禄表示,要共同致力于更好培育自觉践行韬奋精神的新时代卓越法治新闻传播人才,更好培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以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为己任的新闻传播人才。韬奋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范玉吉说,“学院始终坚持以邹韬奋先生的新闻思想、新闻实践、新闻精神为人才培养理念,教育和引导学生传承与弘扬韬奋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爱国情怀,努力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与纪念活动同步,各方组织开展的韬奋精神研习夏令营开营,韬奋基金会理事长刘伯根为大学生营员授旗。在现场,韬奋基金会上海办事处主任曹俊德代表邹韬奋之女邹嘉骊还向华东政法大学赠送《韬奋全集》《邹韬奋年谱长编》《忆韬奋》和《我的文字生涯—循着父亲韬奋的足迹》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