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科技·创新·梦想”之旅!2024年上海国际青少年科技创新挑战营暨“明日科技之星”国际邀请赛开幕

来源:上海市教委政务微信“上海教育”

时间:2024-08-04 21:12:04

汇聚全球青少年创新视角,带着面向未来的科技成果来沪交流、竞赛,还能与科学家相会在顶科课堂,参与“明日科技之星”国际邀请赛、文化交流体验……8月2日下午,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奉贤区教育局、上海申创教育发展中心承办的2024年上海国际青少年科技创新挑战营暨“明日科技之星”国际邀请赛(以下简称“青创营”)开幕式,在上海奉贤区“海之花”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平,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上海市奉贤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益群,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与青少年代表共同启动本届“青创营”。来自世界各地63所学校的180多位师生,正式开启“科技·创新·梦想”之旅。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平,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上海市奉贤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益群,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与青少年代表共同启动本届“青创营”

本届“青创营”是创办于2005年的上海国际青少年科技博览会(原“青博会”)的全面升级,着力打造国内乃至亚太地区知名度最高的国际性青少年科技创新交流品牌活动之一。在教育“双减”背景下,上海市努力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究的兴趣,培育创新思维,引导更多青少年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焕新升级的“青创营”将进一步推动全球青少年“科技素养与创新能力”的互动交流提升,向世界展示上海科技创新的浓郁氛围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经过前期报名与审核,共有来自中国、德国、加纳、希腊、印度、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63所学校,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踊跃参与到“青创营”中。其中现场参与的境外学校7所,来自北京市、贵州省、江苏省、山东省、四川省、浙江省的国内沪外学校8所,上海市学校15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浩、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黄红、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鲍英菁等为现场30支代表队授旗。“青创营”还通过线上云端展厅(https://siyste2024.secsa.cn),展示近四百个境内外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让更多青少年浏览、学习,从中受益。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浩、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黄红、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鲍英菁为代表队授旗

上海市科创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建荣、上海市奉贤区副区长王淳、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晔为代表队授旗

“青创营”以“科技·创新·梦想”为主题,8月1日-6日活动期间,根据“交流、互动、竞赛、体验”的主旨,主办方设置了7(交流部分)+1(竞赛部分)活动板块,其中交流部分重点活动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路演、科技教育圆桌汇暨科创校长空间站活动、科技教育资源嘉年华、顶科课堂、云端展示、Vlog短视频创作秀、文化交流体验。竞赛部分设“明日科技之星”国际邀请赛。

科技教育资源嘉年华让科学可接触、更好玩

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和路演现场,境内外青少年团队比拼智慧、比拼创意,将集中展示30项青少年科创成果及20余项科普传播成果,涵盖人工智能、环保科技、生物工程等多个前沿领域,其中“一体式自助餐盘”“自动追踪电磁炮”“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药箱”“星堆智韵”“德国树屋”“EchoGrocer购物车”“WriteRight”等新颖有趣的科技创新项目,成为本届“青创营”的一大亮点。为让科学变得更好玩,特别开设的科技教育资源嘉年华,首次联动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和上海各区教育局等多方力量,组成27家展台,让入营的青少年以及更多观众互动参与,启迪思考,感受科技的精彩。首次设立的顶科课堂,将科学对话元素融入到营地中,邀请外籍科学家和中国青年科学家与大家互动交流,分享对科学的理解,向青少年传递创新创造的价值。科技教育圆桌汇暨科创校长空间站活动,集聚世界各地知名专家、校长和“青创营”中的境内外教师,围绕各国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转型的理念和做法,分享科技创新教育的新资源、新方法、新理念及新方向。

境内外青少年团队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现场比拼智慧和创意

作为“青创营”人气最高的板块项目,“明日科技之星”国际邀请赛,将邀请入营青少年以团队形式,展开科学装置搭建的大比拼,考验团队协作能力和掌握科学原理的应用能力,评委将综合评估装置的整体效能和外观造型。

为向参与“青创营”的境内外师生更好展示上海前沿科技、海派文化,文化交流体验特色板块活动将带领广大青少年走进上海天文馆、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奉贤博物馆、商汤科技、上海豫园等上海科技、人文、科普地标,让师生朋友夏日的上海之旅收获满满,留下精彩回忆。

摄影:刘晓晶 郑逸洁

责任编辑:陆芸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