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许沁
时间:2024-08-22 14:01:16
■1984年,中福会少年宫计算机组小学员展示自编程序,邓小平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
■40年来,从中福会少年宫走出数十万名学员,不少都在国际国内计算机界、人工智能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中福会少年宫13楼的走廊上挂着一张1984年的珍贵彩色照片。中福会少年宫无线电组老组员、科技指导员、特级教师王颂赞清楚地记得:1984年2月16日,正值元宵佳节,邓小平在上海展览馆参观上海市微电子技术及其应用汇报展览,中福会少年宫计算机组小学员13岁的李劲和11岁的丛霖向邓小平敬队礼、拜晚年。邓小平高兴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让孩子们坐下来操作。屏幕上出现了一枚高耸入云的火箭,两位孩子展示了“火箭飞天”“机器人下棋”等自编程序。邓小平驻足观看了十多分钟,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
“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这句意义深远的话,为计算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40年来,作为全国第一个儿童计算机活动中心,中福会少年宫培养了一代代科技人才。
当年展示计算机操作的李劲,成为了一名计算机科学家,正在人工智能领域自主创业。“在少年宫学习计算机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这四年课余生涯成为夯实我成长的基石。”他告诫小学员们,计算机的学习需要好奇心和耐心,要在学习过程中多思考、多问为什么。
在“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指示的指引下,作为新中国第一家少年宫,中福会少年宫长期深耕青少年信息技术教育,坚持普及与拔尖有机融合、校内与校外有效衔接,从中福会少年宫走出数十万名学员,很多都走上计算机专业之路,不少学员现今在国际国内计算机界、人工智能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他们中有院士、计算机科学家、中国最年轻的计算机博士、国际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科技企业创始人等。回忆成才之路,他们感慨说:“正是在少年宫的快乐学习,让自己找到了人生发展目标和方向。”
中福会少年宫计算机活动中心有个传统:学员“毕业”后,以志愿者的身份回到少年宫为小学员开课,讲授各自领域最前沿的科技发展。
70后的李聪是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20世纪90年代,他就读于位育中学,从初中六年级到高二,每周六都在少年宫计算机活动中心度过。“当时大家还在学BASIC语言,但是在少年宫我们学的是非常前沿的C语言,特别是《数据结构趣谈》一书教了我们许多信息学之外的知识,让我们学会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如今,每周六上午,他会回到少年宫为小学员开课。
中福会少年宫小学员荣子瑜即将开启中科大少年班的学习之旅,在少年宫的学习激发了他对人工智能的浓厚兴趣。“学会像科学家那样思考,像工程师那样解决问题,才能成为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荣子瑜说。
这些年,少年宫的科技课程不断“升级”,涉及生命科学、低碳科技、科学与工程、创意实验与新材料、创意编程、机器人、小创客、无人机等科技领域。一系列科普青少年教育活动、“科创少年远行者计划”等,通过前沿课程、沉浸式体验、高规格人工智能编程赛事等多种途径,助力青少年信息素养提升,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未来人才。“科技兴趣小组内容迭代升级,集结来自高校、高新企业等社会资源和技术支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小李劲’们成长。”中福会少年宫主任郑允华说。中福会还与上海交通大学携手,合作成立上海青少年人工智能学院,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探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