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刘时玉
时间:2024-09-30 13:11:00
《自信中国》课程、以数学的视角看中国、小初高学生共同演绎“不灭的红色记忆”、启动研发“学生党章精神学习手册”……在国庆来临之际,上海市静安区的青少年用昂扬的姿态和最饱满的热情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献礼。一场“增进文化自信 讲好爱国故事——静安区中小学2024年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展示活动”在闸北实验小学举行。
信仰在实践中闪光
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时
活动在专题视频《信仰在实践中闪光——走进一刻钟实践圈》中拉开帷幕,来自静安区的大、中、小学代表介绍了的学校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生动实践。
在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开设了一门“自信中国”的思政选修课,课程内容包含了国家自信、国土自信、国防自信、文化自信、科技自信和行健自信等六大模块,课程各章节分别由来自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字商贸学院、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创意设计学院、非遗大师工作室以及团委的教师们通力合作完成。“课程立足国家发展大势,契合学校特色,凝聚自信之力、筑牢自强之基,培育高职学生爱国情、强国志。”该校教师介绍道。
“用数学观点看中国成就,用数学方法增文化自信。”这是上海市华东模范中学“数学老师带你看祖国”课程。教师刘文伟介绍,该课程融合合作学习、项目化学习、案例研究等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数据分析与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这样的数学课加强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们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学生们也体会到数学在国计民生中的广泛应用,对祖国的了解更加深入,为祖国的伟大成就自豪、奋发。”
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则利用三个“二”,上好两堂第一课,建好两支宣讲团,抓好两个关键契机,让爱国主义教育更走心。开学第一课、每周第一课,通过国旗下的红色诵读,引导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两级辅导员宣讲团、红领巾队员宣讲团,带领学生们走进沪上多个红色教育场馆,感悟革命先驱的精神力量;敏锐捕捉关键事件、常态化做强关键节点。让学生们将红色种子植入心田……
此外,在活动的实践成果展示环节,来自上戏附中、风华初教育集团、市北职高、一师附小、闸北实验小学、大宁路小学等学校的学生带来了情境剧《不灭的红色记忆》。从赞颂民族大义的《红高粱》到致敬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从学习左英的事迹生平到分享手持中国护照的自豪,同学们穿越时空隧道与革命先辈们相遇,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爱国的故事,从中厚植文化自信、弘扬爱国精神。
据悉,本次大会还表彰了“增进文化自信 讲好爱国故事”2024年静安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的各获奖单位。静安区委宣传部宣传科科长杭静韵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专职科研员、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专职德研员陈潇为获奖单位代表颁奖,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理事长史国明为荣获第二批静安区学校“中国系列”课程的单位颁发证书。
携手高校研发思政手册
深耕红色文化沃土助力“教育强国”
本次活动中,静安区教育局携手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联合研发《静安区首部党章诞生地资源在大中小思政一体化中的应用学习手册》。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秘书长邹竑、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蒲妍、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副局长孙勇和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周瑾共同启动了这一研发项目。
“让每一个学生坚定跟党走,静安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永远在路上。”孙勇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长期以来,静安区教育局始终坚持党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对领导、坚持释放静安“六地”优势的红利、坚持破解爱国主义教育的真命题、坚持学校主导的校本化创新、坚持一体化协同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未来,静安教育将从加强教育科研、强化教师激励、关注技术赋能等三个方面,切实推进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创新发展。
“深入”“持久”“生动”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专家指导中心执行主任、上海教育电视台原副台长、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原党委书记张伯安指出,本次展示是一次主题鲜明、内容扎实、逻辑严密的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静安青少年的爱国故事讲述动人心弦。同时,这也折射出区域爱国主义教育有着出色的顶层设计、校本化创新的实施路径,以及一体化协同的强大推进力。
静安区教育党工委书记余文君表示,静安教育将进一步深入理解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要义,着力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走深走实,不断凝聚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协同合力,希望静安各学校凝心聚力深耕红色文化沃土,共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活”起来、“亮”起来、“热”起来,开创新时代立德树人新局面,为建成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 刘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