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林加:立足上海科创热土,开启育人、创新、合作新征程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刘时玉

时间:2024-10-11 10:35:19

伯纳德·L·费林加(Bernard Lucas Feringa)是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也是华东理工大学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外方主任,2018年被上海市政府授予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记者从华东理工大学了解到,费林加教授与田禾院士共同领衔组建了“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依托华东理工大学,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打造了精准化学与分子工程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高地。

image.png

在费林加眼里,上海是一个充满了创业精神的城市,从科研成果到产业化,上海的创新创业土壤日益肥沃。自2017年以“国际知名大师客座教授”的身份受聘华东理工大学以来,他在华理组建研究团队,招收并指导学生,在上海这片科创热土上开展实质性科学研究,带领着一批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们在国际分子机器及智能材料领域展开深入研究并产生重要影响。

“看看中国的年轻科学家,他们的科研水平、拼搏精神和旺盛的创造力,让我印象深刻。我们将在这里共同开发具有神奇特性的新材料,比如新的能源载体、智能材料和新药等。在上海这片科创热土上,希望我们可以共同做些了不起的事情!”

自成为华理客座教授以来,他经常在上海面对面指导学生,仅在2019年他就4次来沪。在华东理工大学,他参加课题组会、学生座谈会、跨学科青年教师座谈会等,与学生在食堂共进晚餐,与课题组负责人边吃边讨论课题进展和工作安排。

“科学的旅程是一场冒险,发现的乐趣是提出问题,尤其对年轻人来说,提出问题是最重要的。”费林加多次强调了年轻人提出问题的重要性。科学界共同的目标就是去培养下一代的年轻人,费林加认为,大学的学生应从“问”开始,去思考,去整理自己的思想,去明确自己的能力。费林加不断地提醒学生对“自己”发问,提醒他们去面对自己的课题,面对自己的未来。在费林加看来,这些10年、20年以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将会成为下一代科学家,从而去塑造未来的社会。因此,他会建议年轻人、指导年轻人去努力工作,并不断反思自己的研究。

image.png

回顾往昔,费林加出生在荷兰一个很小的乡村,12岁之前从来没有离开家乡。他的大家庭中有9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二。费林加教授经常讲述自己从荷兰的一个乡村孩童成长为化学领域国际知名大师的历程,勉励青年人要努力追随自己的内心和天赋,把握好机遇,在大学这样的“游乐场”去孕育新的思想,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学会质疑和争论,用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孕育新的可能性与新发现。费林加表示,从教30多年来,教学对他是巨大的挑战,他教导学生不要过度焦虑未来,要多问自己能思考到什么、能学到什么,“Work hard, work smart”。

费林加非常喜欢化学,喜欢合成新的化合物、漂亮的晶体。从荷兰农场的阁楼开始,他合成化合物,观察晶体,通向科学的创新之旅就此启程。分子机器与有机不对称催化是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在这条创新之路上,费林加被称为“分子马达”第一人,他合成出世界首个人工分子马达,通过结构工程实现对分子马达转动参数的精准调控,并发展出一系列基于分子马达的智能分子材料,将“蒸汽机时代”带入到分子维度。他构建的全人工合成的纳米分子车,能够在金表面实现精确的制导运动,使得宏观机器概念在微观世界得以实现,成为化学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难能可贵的是,作为诺奖得主,他经常去中小学和孩子们保持密切的交流。在他看来,“未来需要靠年轻人来创造,我花时间和青少年交流,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为了未来——为了他们能在将来更好地塑造这个世界”。在这条由创新主导的人类未来之路上,费林加坚持言传身教。即使在科学的道路上早已摘得桂冠,但他依然在坚持学习。由于他的研究越来越与生物医药、智能药物等紧密联系,他专门买了本1200页的细胞学的书,像个大一新生一样从零开始学起,学习需要了解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启新的创新之路。

作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在华东理工大学,费林加的研究团队已经有100多名学生、10多名PI(课题组长),研究方向包括分子机器、动态软物质、刺激响应性材料、自修复材料以及智能材料。目前,已有以色列、英国的多位国际顶尖科学家在华东理工大学任职,联合为青年教师和年轻学生带来更广阔的国际视野。

“希望推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优秀博士生到华理来做博士后,以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为基础,带领更多优秀的海外学生在中国开启科学研究的求索之路。”费林加始终认为,化学是无国界的,在科学世界里,学生之间没有本质的不同,大家要相互学习,交换思想。他特别指出,培养和训练年轻人,吸引并帮助更多的年轻人在智能材料、分子开关与马达、超分子化学上做出杰出的科研成果,将诺奖中心打造成一个国际化的科学社区,是他最大的目标。

他还说道:“我们想做并且正在做的就是训练我们的学生去进行高水平的研究,得到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促进外方和中方学生的交换与交流,形成有效的国际化科学社区。我们曾经创造了现在,当下,我们更应该不分国界,共同培养更多的年轻人去塑造未来。”

记者 刘时玉

学校供图


责任编辑:刘时玉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