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志愿率从34%升至126%
高校养老服务管理专业缘何爆红?

来源:青年报

作者:刘昕璐

时间:2024-10-11 16:02:43

上海市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悄然启动,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养老服务管理专业的带头人罗娟而言,张罗第二届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就业事宜也排上了日程表。

几个月前的毕业季,全国首届养老专业本科生毕业就被众多养老机构“抢聘”的盛况,至今历历在目。从第一年招生一志愿率仅34%,到今年招生达到126%,这些成绩令人振奋。但罗娟和她的团队不敢有丝毫懈怠,怎样安排契合市场需求的学习和实践,如何让“青春养老人”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实现从校园到工作岗位的无缝衔接,这条路依然在探索前行。

市场热度升温4个岗位争1名毕业生

9月开学升入大四的学生张秀娟很快要进入求职季,她既不慌张也不迷茫。她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第二届养老专业本科生,师哥师姐进入职场时的那份炙手可热,让她对专业的发展前景又添了几分信心。

今年3月,张秀娟的师哥师姐们参加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专场就业与实习招聘会。当时,沪上30余家养老服务机构带来副院长、院长助理、储备干部、个人养老顾问、养老秘书、健康秘书、医保秘书等120余个岗位,招聘对象则是该专业首届33名毕业生。4个岗位“抢”1个毕业生,这样的场面,实属鲜见。

虽不是自己在递简历,但张秀娟同样激动,她更加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早在填报大学志愿时,张秀娟曾在AI软件的算法匹配下,第一次知晓“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一番了解查询,她将之列为自己的第一志愿,但她依然遭遇了一些周围人的质疑和反对:“学这个专业不就是去伺候老人的吗?这工作可不容易。”“你年纪轻轻,为什么不去追求更热门、更有前途的专业?”

种种误解和偏见,倒是没有太动摇小姑娘的内心。张秀娟来自农村,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爱,这让她一直很羡慕别人家“隔代亲”的那份祖孙情谊。面对国家日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她希望加入这项充满爱与责任的事业,期待用专业所学破解夕阳焦虑。

入学以后,张秀娟全身心地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中。除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线下的实践实习让00后的她对真实养老行业有了最为具象化的认知。“我既在养老院与社工一起陪伴老人们一起参加活动,也负责过活动的策划组织。如今,我正在阳光人家佘山办公室参与新媒体运营的顶岗实习。”张秀娟说。

在张秀娟读大学的这些年,养老专业的热度在飙升。2019年10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文,鼓励引导普通本科高校设置家政学、老年医学等养老相关专业。2020年9月,山东女子学院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成为全国首批设立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并于当年招生的本科院校。此后,奔向这一新赛道的高校愈增。

记者从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获悉,在2024招生学年中,在上海招生“养老”专业的全国全部院校一共有9所,其中4个是本科专业,5个为专科专业。这些专业各有定位,核心都是涉及“养老服务”。在上海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除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外,还有上海建桥学院、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和中侨大学。

罗娟说,和专科教育侧重培养养老行业护理服务人员有所不同,本科的养老服务管理专业重点培养能够胜任养老机构运营管理的人才。通过对学生的调研,他们选择这一专业,主要是看好养老这一“朝阳产业”,认为在新的赛道发展前景更光明,能在其中找到发展空间。

学以致用还要拓宽边界放眼未来

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希望该专业的学生未来可以成为养老机构的职业经理人、社区养老规划师和个人养老咨询顾问等。因此,大学生所学课程有着鲜明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张秀娟最喜欢的一门课是崔开昌老师开设的《老年活动策划与组织》,“这门课教会我们如何去策划一场活动,并组织大家积极参与。”“七月是诗歌的画卷,迎着光荣和梦想,我们踏歌而来;七月是歌曲的世界,吹响奋进的号角,我们踏浪奋进”……去年“七一”,张秀娟在实习单位国药康养照护中心策划“七一”主题党员文艺汇演活动并担纲主持。她设计的一张Excel表格,简明扼要又清晰地CUE到时间、节目、人员、配乐、专场细节等每一个流程,得到用人单位的大力夸赞。

对刚上大二的周祉希而言,选定这个专业更有一种使命感的驱使。“我出生在西南地区,那边有很多留守老人,我很期待学成后将先进的理念和模式带回家乡,为提升当地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贡献一些力量。”学习中,周祉希仿佛跃入知识的海洋。“除了专业课程,我们还要参与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真正认识到养老服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刚刚过去的暑假,周祉希在上海衡山人寿堂文逸护理院的活动部进行实习,“这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收获的经历”,周祉希这样形容那一段时光。从协助组织一场长者干眼症预防宣讲活动,到张罗文艺表演、手势舞、记忆杂货铺、创新手工项目等,书本上的知识也在此间落地,并让她对养老服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比同龄人更快、更深入地认识到老年人的需求。

在四年的本科课堂上,这群年轻人要掌握卫生经济学、膳食营养学、慢性病与认知症护理等“医养康护”知识,培养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能力,学到养老金融、长护险、社区养老这些与时代脉搏紧密映照的专业课,还要储备老年心理学、服务伦理学等服务素养。

“对每一名任课老师而言,何尝不是在伴随专业发展的一次共同成长的过程?”应用经济学系主任艾蔚教授为大三同学开设的《养老金融》是一门广受追捧的网红专业课,目前已开设了三轮。课程中,艾蔚要分章节向同学们讲清楚养老金资金的筹措、管理和给付。在艾蔚看来,从专业初衷来说,毕业生未来都是要投身养老产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她还会特别增加养老产业投融资和风险控制的章节。

这样的内容,为同学们构筑起日后胜任一名养老规划师所需要的理论和金融基础,也拓宽了养老专业学生在金融领域就业的边界。无论是从服务客户视角,还是服务供职企业的视角,希望为同学们带去在养老投融资领域较为全面而不失前沿的认知和实操。根据课程安排,同学们还要学习一些分析工具,在金融实验室内,自己去收集、清洗、分析数据,从而对数据背后的意义产生更深刻地理解,为未来从事养老规划积累专业的眼光和方法。

艾蔚一边备课,一边根据市场发展、学生的反馈进行动态调整。她开心地分享:“很高兴,我们的讲义终于快要变成铅字印刷的教材了!”

校企共育遇见并回应真实的需求

“今年上半年,我们养老服务管理专业迎来首届毕业生,80%都进入了养老行业。”招生这五年来,罗娟见证了整个社会和家长对养老服务的认知发生改变。“第一年招生,一志愿只有34%,到今年,我们招生45位同学,一志愿报名就有57个,比率达到126%。养老专业已经成为我们学院最热门的三大专业之一!”

设置养老专业的初衷,就是希望汇聚一批青年人才投身养老服务事业这片大海之中,早日成为“懂专业、善服务、能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为国家的老龄事业添砖加瓦。

罗娟告诉记者,学校设置了全学段全周期实习的模式,从进到出、从内到外无缝衔接学校到企业。“每年寒暑假,我们专业会安排6~8周的企业实训。每学期设置了实践类课程,教师会带着学生走进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去探索经营管理模式,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取得进步。”罗娟表示,专业课程中也打造产教融合的模式,同学们的论文都是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题目,并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配合,实现学生在这个行业当中实践问题的解答。

面对庞大的人口老龄化的巨浪,罗娟认为,对于各人才培养单位,首先要建立多元化培养的机制,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每个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设立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要针对银发产业链进行微专业建设,不仅给养老服务本科专业的同学赋能,同步辐射到更多对养老行业有兴趣的同学。

“企业端是非常重要的渠道,只有企业有需求,人才才有出口。”在罗娟看来,养老产业是蓝海,在各行各业,都会有养老的布局,因此,也期待在养老人才的培养上可以符合各行各业的需求。希望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品质提升,从而使老年人有幸福的晚年,也使年轻人有可期的未来。

“我们希望把更多的人才输入养老服务行业里。同时,我们还将抓紧规划相关的专业硕士和博士点的建设。”罗娟说道。

如今,不止普通高校,在社会面上,成人高校也走出专本结合、双证结合新路。上海开大继2021年首开“家政学”本科专业后,也已成功申报“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2025年开始招生。对此,业界指出,相较于养老服务业的管理人才,护理人才的需求量更是量大面广,这一方面的引导、布局和留住人才同样重要。

责任编辑:陆芸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