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火的金融科技岗为何接连缩招?求职端“找不到岗”用人端“招不好人”都存在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时间:2024-10-21 09:47:52

2024招聘季“金九银十”,秋招中的各大行校园招聘规模与上一届基本持平,但多家银行的金融科技岗连续第二年缩招,包括软件开发、数据中心、科技子公司等科技业务板块。另一方面,部分银行逆势增加了大模型、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相关职位,而且社招与校招同步进行。

为什么目前就业市场上传统金融岗位人才相对过剩,而红火的金融科技岗位又难以招到合适的人选?对此,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20日采访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李峰教授等,结合新发的金融科技人才市场分析专项报告,多维度分析国内金融科技人才供需情况存在什么“结构性矛盾”,又如何在供给侧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薪之下,存结构矛盾

金融科技的高新科技特点与带来了高薪资的特点。金融企业倾向于用高薪吸引人才,求职者也多表示,金融科技行业吸引人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其高薪酬。而与此同时,同样高薪酬,对计算机人才有大量需求的互联网等行业,也会与金融科技行业在人才招聘中展开激烈竞争。

为分析人才市场,李峰等领衔的《全周期金融科技人才认证培育体系标准白皮书2024》课题组,基于1052份招聘方问卷和1046份求职方问卷的调研发现,从薪酬水平来看,目前分别有42%和40%的受访者短期内预期薪酬在20万元及以下和20万-30万元区间内,还有15%的受访者薪酬在30万-50万元,3%的受访者薪酬则在50万元及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科技岗位人才的流失率正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超过一半的金融科技公司表示,员工平均任期不足3年。白皮书认为,虽然潜在候选人是为了获得职业生涯发展机会而希望加入金融科技公司,但他们也会出于同样的原因离开,其中包括转行。

李峰直言,求职端“找不到岗”、用人端“招不好人”是同时存在的“结构矛盾”,属于供需错位。调研中,工作经验问题是在招聘过程中排名第一的困难点,占比84%。这方面,并不是应届毕业生应聘时的“加分项”。

在金融科技这样的新行当,用人企业倾向于招聘拥有相关工作与技能的员工,而求职者则倾向于企业特供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因此市场上需要一套全周期的金融科技人才培育认证体系,以填补人才供需关系之间的鸿沟。

上月出台的《上海高质量推进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设行动方案》,力争用3至5年把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引领性的金融科技中心,也明确提出将交大高金推出的特许全球金融科技师(CGFT),打造成为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和认证的优质项目,对通过项目认定并符合相关条件的人才给予一定补助。据悉,此项目已累计培训学员4万余名,工商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浦发硅谷银行、南京银行、中银金科、华侨永亨银行等10余家银企,以及国泰君安、国元证券等部分上市券商均予引进并认证。

全国首届高校数字金融案例大赛获奖名单

金融+科技,谁主谁辅

实际上,从金融科技行业细分看,“专精特新”技能缺口尤大。这些前沿技术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和大模型。而大模型尤其是金融垂类大模型,从开发岗到算法岗,30%受访企业均提出这样的人才“技能”需求。这些领域相对更为专业且复杂,人才培养难度和周期也更长。

但新发《白皮书》显示,从高校金融科技项目所属的学院来看,全球范围内商学院设立的比重超过一半,理工类学院设立的比重则只是超过五分之一。具体到中国内地方面,排名前列的高校大多开设了金融科技硕士项目,经统计由经管类学院开设的比例高达四分之三。

于是,另一个问题凸显,“金融科技”人才的学历教育培养到底谁主谁辅,“金融+科技”究竟怎样叠加?对此,李峰教授对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的解答十分肯定:阿应当是本科打好数理基础,学好硬核科技,比如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等,而在研究生层面再复合金融专业。另外,相关的双学位项目也不应只是“油和水”的关系,两大学科不能松散结合。

李峰以高金的金融硕士(MF)项目为例,在金融科技方向上,理工科背景学子与银行、保险机构、券商等不同金融机构的技术需求进行“对接”,比如券商需要AI用于风控,保险则需要AI用于理赔图像识别甚至气象云图分析。

金融科技专业在读生越发注重技术含金量。20日,全国各地逾百所高校共250支队伍报名参赛的全国首届高校数字金融案例大赛在沪鸣金。香港大学、同济大学联合团队以“赵钱孙李”这一由AI与大数据驱动的养老金融服务平台为实例,凭借“数字金融助力财富管理,守护养老未来”项目拿下唯一一等奖。而与上海交大队、南开与南大联队等名校队伍并列第二的长沙理工大学团队,就以中国人保财险湖南省分公司为例,完成“智驭数据测风云,人保气象绘新章”项目。


责任编辑:陆芸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