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易蓉
时间:2024-12-11 10:00:40
得益于“不唯文章唯实力”的人才择优标准,年仅27岁的张林峰,已被上海交通大学聘为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过“打擂台”机制,110余名青年才俊“脱颖而出”提前晋升,最年轻仅33岁……记者获悉,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创新青年人才引进机制,平均每年引进青年教师近百位。
简化流程
引进学术科研“潜力股”
年仅27岁的张林峰是完全国内本土培养的青年人才,已被人工智能学院聘为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近两年,上海交大深化“人工智能+”复合研究探索,创建多学科交叉新兴学院体系。人工智能学院作为特区学院典范,通过人才专委会的创新模式,开辟了一条面向顶尖及杰出青年人才的识别、联结、引进、培育与评价的高速通道与独特机制。
像张林峰这样的青年教师还有很多,上海交大打破年龄、地域等局限,只为引进一批研究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的优秀人才。不唯文章唯实力,只要是学术科研的“潜力股”,只要能填补学科方向的“空白区”,不管是本土培养还是海外引进都十分看重,都以“公开招聘、竞争入职”为原则,通过青年人才岗位引进授权至学院的方式,由学院学术委员会直接把关面试发放录用通知,学校职能部门把关无误后正式录用。这种简化校级引进流程的方式,抢抓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平均每年直接引进青年教师近百位。
搭好擂台
让青年人才提前晋升
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往往会面临水土不服的“新手期”,上海交大设立“启航培育计划”,让新进青年教师可在首聘期内与学科方向、研究方向相近的教授进行双向互选,学术导师对其进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引导和支持。为进一步提升优秀青年教师竞争力,上海交大自2018年起设立“脱颖而出”机制——即“优秀青年教师破格聘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机制,每年上半年为青年人才额外设一次“打擂台”机会,鼓励贡献突出、潜力巨大的优秀青年教师不受学校常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申请年限限制,提前晋升。截至目前,已有110余位青年才俊“脱颖而出”,最年轻的晋升时仅33岁。
如何更好地评价人才、让每一位青年人才都可以找到自己发展的路径,上海交大为李政道研究所、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张江高等研究院等为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出台《上海交通大学高水平科研队伍(长聘科研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对标校内预聘-长聘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方案,构建“小而精”的高水平科研队伍。这一举措完善并畅通了高水平科研人员的发展路径,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科研人才在最适合的领域内发光发热,弥补以往科研与教学任务分配上的潜在不平衡。
此外,针对原始科研创新和成果突破,让更多青年人才甘坐科研“冷板凳”、勇攀学术“无人区”,去年揭牌的上海交通大学思源研究院设置“思源学者”岗位,重点引进海内外在基础研究和交叉科学领域产生较大影响力或发表重大研究成果的优秀青年人才,兼顾校内特别优秀人才,为其提供宽松的科研环境和长周期稳定的经费支持。目前已有思源学者12名,思源青年学者12名。
吸引人才的关键因素,不仅仅是待遇、经费支持、实验室等“硬”条件,还有学校管理模式、服务理念、全方位保障等“软”环境。去年入职的青年教师蔡老师由于刚回国,在沪没有房产、孩子没有上海户籍,孩子幼升小面临难题。上海交大人力资源处的人才服务专员通过与上海市各个部门的密切联动,在子女报名、注册、登记等各个环节积极沟通协调,最终及时帮助蔡老师解决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为人才家庭解决了一大难题。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第五届“致远”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在闵行校区举行。交大“青椒”在主论坛与学科分论坛上大放异彩,人力资源处也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介绍青年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向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呈现“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发展得好”的优势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