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许琦敏
时间:2025-01-24 11:55:22
今天凌晨,4篇来自上海的重磅论文同时在线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4项基础研究重要成果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王二涛,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中心研究员刘真、竺淑佳,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合成科学创新研究中心教授倪俊。
基础研究是推动科技发展与变革的原动力,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和所有技术问题的总开关。作为全国基础研究重镇,推动更多“从0到1”的突破无疑是上海的重要使命。推进国际科创中心建设10年来,上海基础研究投入总量年均增长13.8%,2024年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比重达11%左右,高于全国6.91%的水平。
坚持大手笔“长线投资”,支持科学家开展高风险、高价值、长周期研究,上海基础研究成果频频出圈。最新发布的两院院士评选的202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上海科学家有两项成果入围。尽管如此,4篇论文同时登上国际顶刊的盛况实属罕见。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不仅是上海在基础研究领域厚植土壤的水到渠成,同时它也是一个信号,作为科技创新的“最先一公里”,上海基础研究正在厚积薄发中开启“加速跑”。
顶刊论文高产背后:扎根上海,做颠覆式创新
翻开今天高光亮相《细胞》杂志的论文作者科研履历,不难发现他们都是国际顶刊的常客。
回国12年,46岁的王二涛已在CNS(《细胞》《自然》《科学》)三大国际顶刊上发表5篇论文;37岁的刘真早在攻读博士期间就在《自然》《细胞》上发表论文,自己成立研究组后,这已是7年里发表在《细胞》上的第二篇论文;41岁的竺淑佳回国8年,成果也是频频登上《自然》《神经元》等学术顶刊。
统计显示,过去十年间,上海科学家发表于国际三大刊的论文数量不断攀升。2024年,CNS上发表的“上海论文”达158篇,占全国30%,几乎以两三天一篇的速度刊出。
顶刊论文高产是上海基础研究水平不断提升的一个外在显现,其背后是一批优秀青年科学家扎根上海,瞄准世界级难题做颠覆式创新的胆识与追求。近年来,上海不断创新人才选拔机制、优化科技评价体系,完善基础研究体制机制,加快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为科学家“放权松绑减负”,营造心无旁骛、潜心科研的良好氛围。
竺淑佳在实验室
追寻神经离子通道与脑疾病的分子机理研究,一直是竺淑佳心中明确的科学目标。18年来,她一直聚焦大脑中最重要的NMDA型谷氨酸受体,一路取得的研究发现屡屡登上顶刊。今天发表于《细胞》的最新成果是从大鼠脑组织中分离出内源NMDA受体,突破了NMDA受体分子结构研究几十年来的瓶颈,开创了新的研究范式。
王二涛此次发表的论文同样是在历经12年积累之后,找到了那把打开植物共生-免疫研究大门的“钥匙”。他说:“我们发表了这个领域很多重要研究论文,全球有越来越多研究组在跟进,接下来我们还将有更多重要发现。”
基础研究先行区:“选对人、选好题”勇闯“无人区”
基础研究本身是一项高风险活动,具有不确定性、长期性等特征。为此,近年来,上海以“选对人、选好题”为核心,不断完善基础研究资助机制和管理模式,为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营造宽松包容的科研环境,鼓励科学家啃“硬骨头”闯“无人区”。
今年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强化有组织科研,支持高风险、高价值研究。市科委基础研究处处长宋扬表示,基础研究关键在于人,随着上海基础研究向更多创新“无人区”挺进,希望通过支持一批有潜力、有能力、有基础、有情怀、有追求的优秀科学家,给予他们充分信任和长周期保障。
胚胎干细胞嵌合体猴研究团队主要成员(左起:李杰、曹静、刘真、孙强、李春杨)
从博士期间成功构建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华华”,到独立挑战高比例干细胞嵌合体猴,刘真先后获得“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扬帆计划”、上海市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支持。他坦言,相较于发论文,自己更看重解决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引领一个学科的发展。如今,他的研究组正在继续朝着下一个目标坚持努力。38岁的倪俊先后获得“扬帆计划”“启明星计划”等人才项目支持。此次发表于《细胞》杂志的成果揭示了多酶空间邻近性和效率“密码”,解决了50多年来多酶组装无标准的难题。
为更好支持基础研究,上海在全国开展了多项首创性探索。继2021年在全国率先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2024年为深化基础研究的组织实施机制改革,上海成立尚思自然科学研究院,致力于推动上海“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支持科学家开展前沿性、颠覆性、开创性、突破性研究。日前,首批尚思学者揭晓,20位具有较强研究实力和卓越创新潜力的年轻科学家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