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大学 王婉盈
清晨,薄雾清风,上海大学校园来来往往的学生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路边的迎春花早已开放,黄色的花朵在春日的清晨中异常明亮,更将不远处的建筑勾勒得格外清晰。踏上门前的一条碎石小路,抚摸着竹简刻印的墙面,走在园内的青石板上,看着墙面的浮雕,读着熟悉的名字,我仿佛和百年历史联通,与先贤对话,被精神感召,这就是位于上海大学宝山校区的——溯园。
溯园,为“溯源”之谐音,意在追根溯源,为纪念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而建。溯园入口便是石子铺就的路面,凹凸不平,让我们感受着奋斗之路从来都不会平坦。溯园描摹着上海大学的历史变迁,往事如烟,消逝在无声壮阔的岁月长河中。
当我们走向未来,那些不能忘却的战火硝烟、革命烈士、红色历史,都将是启航明灯。在溯园,上大师生可以缅怀前辈、学习历史,也可以晨读、休憩、静思,作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溯园继承红色基因,承载历史记忆,更是每一位上大师生的打卡必选地。
走进溯园,我仿佛看到了1922年10月成立的上海大学,大事记和浮雕仿佛在诉说着老上大的红色往事,章程墙仿佛让我看到了邓中夏奋笔疾书的样子,名录墙让我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名字,诉说着上一代90后的故事,他们中的很多人当时都只有十七八岁或二十多岁,和我们年龄相仿,但是他们却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慷慨赴死,甘愿牺牲,以换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欢迎于右任”校长的浮雕,背景是上海大学青云路校舍和迎接校长时的北火车站。于右任校长执掌初始,百端待举、步履维艰,他通过延聘管理人才、规划学科发展、建立完善管理体制将学校从一所“弄堂大学”发展成为青年向往的“东南革命最高学府”和培养革命人才的摇篮。
“李大钊演讲”的浮雕,生动展示了他传播马克思主义时的学者神态,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戴着一副托立克眼镜的李大钊与影视剧中的长衫形象大不相同,他在上大的四次演讲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鼓励青年学子以乐观的态度追求学问研究和社会进步。
“平民夜校”浮雕展现了上海大学师生深入工人和底层劳苦大众开展平民教育的过程。在邓中夏、瞿秋白的倡导下,1924年,上海大学附设平民学校正式开学,学校师生在这里为工友、商店职员、摊铺小贩、街道妇女授课,课程主要是识字、算术。刘华等上大师生先后在吴淞、杨树浦和小沙渡等工人集中的地方创办了工人补习学校、工人补习班等。
“五卅运动”的浮雕生动展示了1925年波澜壮阔的那场反帝爱国运动,上海大学作为五卅运动的策源地,率先举起旗帜,积极投身到这股滚滚的革命洪流中,成为了五卅运动的先锋,有着赤诚爱国热情的上大师生勇于承担历史赋予的使命,奔走街头,学生何秉彝更是为了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在师生名录墙上,我看到了共产党员瞿秋白、邓中夏、蔡和森、张太雷、恽代英等一大批“红色教授”的名字。
瞿秋白作为上海大学教务长兼社会学习主任,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改造社会中。瞿秋白希望将上海大学办成“南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他短暂又辉煌的一生展示了优秀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品德风范,其精神与品德也早已渗入师生的头脑,代代传承,给人启迪,催人奋进。
邓中夏作为上海大学总务长,拟定学校章程,明确以“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为宗旨,他始终坚持以“传播革命理论,培养建国人才,推动革命运动”为目标,殚精竭虑,呕心沥血,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使学校成为了“红色学府”。校址地图广场上的雕像“恰同学少年”,让我们置身于那个年代,代表着上大学子从古至今都在不断思索与革新。
上海大学在办学过程中走出的杰出人物灿若星汉,杨尚昆、王稼祥、秦邦宪、关向应、李硕勋、王步文、刘华、何秉彝、阳翰笙、丁玲、戴望舒、匡亚明、杨之华、张琴秋、钟复光、施蛰存、王一知等都从这里走出,他们中有中国共产党功勋卓著的领导人,有青史垂名的革命烈士,有国共两党名声显赫的社会活动家,还诞生了闻名遐迩的学者、诗人、作家等等。
上海大学对中国的革命事业乃至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享有“文有上大、武有黄埔”“北有五四时期之北大、南有五卅时期之上大”的美誉。
走出溯园就是今天的上海大学,如今,越来越多的上大新青年在躬身力行的实践中,感悟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吾辈上大学子,亦当如先辈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回望历史、致敬英雄的同时,以红色精神激发奋斗热情,以自强不息焕发时代生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编辑|颜惠芳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