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两会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2025-03-14
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关于教育的工作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高”报告中教育相关内容。
2025-03-13
新华社受权于12日全文播发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批准了这个报告。
2025-03-13
3月6日,全国两会政协联组会现场,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徐坤委员,带来了实践中的思考:“人工智能成为加快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变量。”
2025-03-12
两会声音
作为闵行区政协委员的刘伟亮积极贯彻上海电机学院融入服务支撑区域发展的办学导向,再度提交了名为“壮大闵行区卫星产业链,助力打造千亿级航天新质生产力”的提案,为闵行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言献策。
原创
2025-03-17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内科主任兼内科学教研室主任张齐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建议,政府和卫生健康部门出台政策,明确老年医学在医疗服务中的核心地位,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高校开设老年医学专业,医疗机构内组建包含医疗、护理、康复、营养、心理等的多学科团队,为老年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2025-03-12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党总支书记马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加快建设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门矫治学校,让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和涉罪未成年人得到有效教育和矫正。
2025-03-12
3月10日的全国两会“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星灿表示,出现“博物馆热”的原因主要是生活水平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提高了,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产品,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我们对精神生活的一种需求。这也激励考古工作者要在做好考古环节的同时,也要做好文物的展示与阐释。
2025-03-12
两会热点
2025年全国两会落下帷幕,也为新一年的奋斗揭开崭新篇章。围绕着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全国人大代表们纷纷表示,在回到各自工作岗位后,将继续履职尽责,积极投身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和发展实践,为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2025-03-12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预,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春季学期开学,北京、安徽、甘肃等20多个省份开始实践“课间15分钟”。
2025-03-11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在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
2025-03-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构建开放互鉴的国际合作体系,明确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
2025-03-11
人才培养,教师是关键环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待遇保障。如何健全教师教育体系,培育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202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