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 星期二
成就巡礼-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上海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家精神为标杆引领,重点把好教师思想政治关、入口起步关、专业发展关、成才引导关,全面提升教师师德水平、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取得积极成效。
2025-01-07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上海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家精神为标杆引领,重点把好教师思想政治关、入口起步关、专业发展关、成才引导关,全面提升教师师德水平、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今天的“六年来上海教育事业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上海是如何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025-02-24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介绍,上海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数34.12万人,其中专任教师数24.35万人,培养了中小学正高级教师900余名、特级教师600余名、特级校长300余名、中职正高级讲师96名;集聚了由119名“两院”院士和3800余名国家级人才领衔的高校教师队伍。
2025-02-14
近日,全国首个省级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正式成立。副市长陈群,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王平,徐汇区政府副区长王志华,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雷启立等领导出席学院成立大会。陈群为学院揭牌。
2022-12-08
1月14日,上海市教委、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为促进校长教师合理流动、优化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提供制度保障,整体提升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
2021-01-15
新增特级教师不少于5名,正高级教师不少于15名;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教师专业技术中级职称聘前考核评议由学校实施;与师范类高校合作,共建20个左右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践基地、教育实习基地……日前,松江区发布《“强师兴教”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学年)》,通过一系列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探索,力争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2024-09-25
让我们走近首批入选“东方英才计划”团队项目,感受高水平创新团队在科技攻关、打造团队、教书育人、创新创业、服务国家战略方面的爱国奋斗精神。
2024-05-20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是推动创科发展的生力军。今天,让我们走近首批入选“东方英才计划”青年项目的专家人才,感受青年人才“挑大梁”“唱主角”,在服务国家战略、教书育人、科技攻关、打造团队、创新创业方面的爱国奋斗精神。
2024-06-13
近年来,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委人才办、市人才局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领教卫系统充分发挥人才集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作用。今天,让我们走近首批入选“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项目的专家人才,感受拔尖人才在服务国家战略、教书育人、科技攻关、打造团队、创新创业方面的爱国奋斗精神。
2024-05-2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东方英才计划”教师项目旨在选拔培养一批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领域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在教育系统和全社会享有较高声望、师德高尚、专业学术能力精湛、育人成就突出、师生群众公认、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各类优秀教师和新时代“大先生”。
2024-07-05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2024-06-21
“光荣与力量——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揭晓。11位先进个人和集体荣获“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同时,11位先进个人和集体荣获“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提名奖。
2024-09-23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2024-09-10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是上海交通大学氢轻之美创新教师团队的科研初心,更是他们的实践品格。30年辛勤耕耘,团队一边在实验室中“瞄准应用”,一边在“产业需求中检验研究问题”,攻克了镁合金强度低、耐热差、寿命短等瓶颈,突破了材料开发、熔体处理与部件成型等关键工艺与技术难题,实现了镁合金从非承力结构件至主承力结构件应用的跨越。
2022-09-08
2017年,教育部启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五年来,上海高校教师传承黄大年精神,踔厉奋发,继首批12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后,第二批又有8个团队榜上有名。
2022-09-07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教师团队是着力于产教融合的“双师型”团队。团队成员包含了承担学院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四个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的25名骨干教师,由民航维修学院院长、教授罗玉梅担任负责人。在罗玉梅的带领下,团队逐渐发展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精湛、奋发有为、勇于开拓的民航飞机维修职业教育双师型创新教学团队,为民航飞机维修事业发展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
2023-09-18
长期扎根生命科学教学一线,夯实生命学科基础研究,注重前沿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人民生命健康贡献自己力量……在上海科技大学,有这样一支践行黄大年精神的教师队伍,他们中近九成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在学有所得、研有所成的事业上升期,毅然决然回到祖国,投身祖国的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的建设事业。
2023-09-18
这是一支以探索光明,培养“光明使者”为己任的教师团队,更是一支以黄大年精神为感召、为引领,聚焦世界电力前沿科技,以服务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的优秀教师团队——它就是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9年“全国工人先锋号”、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荣誉称号的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科教师团队。
2023-09-15
日前,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理论与实践教学团队获评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由25名教师组成,包括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以实际行动践行黄大年同志的精神和理想。
2023-09-14
“中国编剧学教师团队”组建于2007年,历经16年建设,集结了老中青三代师资力量,在教学、科研、创作与社会服务上“四轮并进”,近年来更以“黄大年精神”为指引,构建了德智并重的新时代编剧人才培养育人模式,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重大项目7项,以及国家级人才、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国家教材委员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马工程)艺术学科专家组专家等国家级、省部级荣誉与项目70余项。
2023-09-13
能源动力是国民经济命脉,其碳排放量占比达46%,是“双碳”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上海理工大学“能源动力低碳技术”教师团队现有成员56名,老中青结合,思想先进,爱岗敬业,教育科技人才成效突出。团队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国家“双碳”目标,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社会经济需要开展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绩。
2023-09-11
有这样一支历史悠久、薪火相传的教师团队,七十年来这支队伍涌现出了一批批求索创新、心怀家国,致力于财政与国家治理科研教育事业的优秀学者,他们既放眼世界、兼容并蓄,又扎根中国大地,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献言献策。他们教育指导了一届届厚德博学、知行合一的学生,使这种公共意识与人文精神代代相传、历久弥新。这就是上海财经大学财政与国家治理教师团队。
2023-09-11
他们以体育人二十载,学术服务与团队成长双丰收;他们创建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改变了备受诟病的“不出汗”体育课,让成千上万的学生从中受益……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华东师范大学“以体育人”体育教育教师团队共有12名成员,负责人为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季浏。
2023-09-09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有这样一支教师团队,他们勇于改变外语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单一定位,不仅直面人工智能发展所带来的挑战,还将挑战变为发展机遇,推动中国外语教育实现信息化与智能化……他们就是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数据科学与应用教师团队。
2023-09-09
上海交通大学薄板结构制造研究所教师团队创建于1996年,现有教职工2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获评各类国家级人才计划27人次。二十多年来,在林忠钦院士的带领下,团队齐心协力、笃行不怠,先后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上海市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等光荣称号,依托研究所建立的上海市复杂薄板结构数字化制造重点实验室四次获评“优秀”。
2023-09-08
中医推拿,薪火传承。从马王堆导引图到《黄帝内经》,再到如今的“丁氏推拿”流派,每一次变革都源于临床实践和自我革新。上海中医药大学房敏教授所带领的“中医推拿教师团队”,是一支团结和谐、充满活力、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推拿传承创新团队,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022-09-15
在上海音乐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团队负责人杨茹文教授和教师们潜心耕耘,用近二十年艰苦奋斗的“加速跑”,一路赶超,逐步跻身本专业领域的世界第一方阵,问鼎多项世界顶级赛事桂冠,获教育部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双创”全国党建样板党支部、“中国志愿者扶贫50佳”等荣誉,从教学实践中锤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大先生”。
2022-09-13
牢记立德树人初心,不忘科技报国使命,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电智能装备技术与系统教师团队,交出了一份“双丰收”的答卷,“一片丹心系家国,育人科研两相彰”。
2022-09-13
杜文莉教授领衔的“石油化工智能制造教师团队”,于2022年2月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团队传续学校特色学科优势,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中培育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研发让企业深感“振奋、神奇”的技术,引领流程工业数字化转型,彰显“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风采。
2022-09-11
2022年2月,华东师大“创获智慧”中国哲学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获智慧”中国哲学教师团队创建于上世纪90年代,继承并发扬当代哲学家冯契“智慧说”的学思传统,努力追求育人卓越、学术卓越、国际人文交流卓越与社会服务卓越,逐渐形成了“创获智慧”的宗旨与特色,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2022-09-10
刚刚过去的暑假,对于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绍荣教授团队来说,依然是在紧张忙碌的学术研究中度过。心怀大我,教书育人,科研攻坚,科教报国,这始终是团队恪守的信念。近年来,这支由11名教师组成的团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交出了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一次次带来惊喜。
2022-09-09
新闻网微信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人文行走
立德树人在上海
举报电话:021-33393531    举报邮箱:shedunews@126.com
关于我们  |  资源库  |  版权声明
沪ICP备10006389号-10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37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