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里 生力奔涌——“跟着课本读中国”之浙江篇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本报特别报道组

时间:2024-07-12 12:43:44

浙江绍兴,鲁迅的故乡。

6月,尚未进入梅雨季节,空气凉爽而湿润。追随着课本中历久弥新的文字印记,记者来到绍兴,探寻鲁迅青少年时期的足迹。青砖黛瓦、乌篷船、石拱桥、台门、深巷、河流……眼前的景致与鲁迅先生笔下的风貌开始重叠。

今天,绍兴城内到处是鲁迅印记。在从百草园走向三味书屋的短短路途中,在街头的雕塑上,在纪念馆的陈列中,甚至在处处可见的文创产品上,鲁迅及其笔下塑造的人物,依旧鲜活。走入其中,磅礴的生命力仿若穿过百年光阴,渲染出一片光晕。

一段路途,探寻少年鲁迅的成长足迹

一个名叫周树人的绍兴人,在成为鲁迅之前,有着怎样的故事?或许,我们可以在绍兴这座古城找到答案。

从咸亨酒店出发,短短几分钟的脚程,前方便是鲁迅故里的长街。鲁迅故居、鲁迅祖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周家新台门、绍兴鲁迅纪念馆等人文古迹,倏忽间将一派江南古韵浸润进那段文化的过往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段路到底有多长?有着怎样的景致?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近旁,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相信有不少都是慕着鲁迅先生文字的隽永而来。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穿过鲁迅故居长长的狭窄走道,走进后院百草园,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这段文字,真真切切出现在眼前。那些耳熟能详的课本段落便开始在脑海里闪回。

鲁迅的文字是有力量的,同时也承载着深厚的情怀。

“鲁迅先生在描述百草园的段落里,一共写了几种植物、几种动物?”百草园内,研学教师的话音刚落,北京市第十一中学高一年级的王清妍便把手举得高高的,凑到教师面前,边背诵课文边用手指计数。

王清妍生于北京,她的童年和鲁迅一样,在菜园子里奔跑。站在百草园内,一种亲切感在她心中油然而生:“这里能闻到泥土的味道,能摸到石井栏的光滑,能感知到树干的粗糙,课本里的文字一下子活起来了。”

三味书屋在鲁迅故居斜对面。

正如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的那样:“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石桥下面是一条小河,停泊着许多乌篷船,树影婆娑,江南风韵扑面而来。

“妈妈,我找到了‘早’字!”趴在三味书屋学堂的窗户上,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工业大道小学三年级学生黄译手指着书桌,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三味书屋不大,房间正中悬挂着牌匾,牌匾下是一幅画,画上古树底下伏着一只梅花鹿,这里是鲁迅12岁至17岁时求学之地。

对黄译而言,小小年纪的他,已经读了很多鲁迅先生的作品。刺猹的少年、捕鸟的冬天、好看的鸟毛、偷煮的罗汉豆、月夜的船行等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他对鲁迅童年生活过的故乡充满了好奇。

文学总是与故土相连,鲁迅正是从这里出发,走上不断求索的文学征程。

绍兴文理学院鲁迅研究院执行院长曹禧修告诉记者,鲁迅是从绍兴走向世界的文豪。“一方面绍兴哺育了鲁迅,是鲁迅文学的根脉所在,也是鲁迅思想的根脉所在;另一方面绍兴也借助鲁迅文学被世界看见。”曹禧修说。

鲁迅先生的作品是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内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统计,鲁迅至今仍是作品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篇数最多的作家。

北京大学中文系荣休教授温儒敏研读鲁迅60余年,相关著述甚多。在他看来,鲁迅先生作品具有鲜明的创新思维,中小学生语文学习中阅读鲁迅作品,是“思想爬坡”。

“在中小学阶段接触一点鲁迅作品,让学生站到现代文学与文化的巅峰,多少体验一下何谓经典、何谓深刻,对他们的思想、眼界和文化素养都大有裨益。”温儒敏说。

一栋小楼,见证青年鲁迅的教育观念

1910年,青年鲁迅离杭返乡,就任绍兴府中学堂(现址为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龙山校区)教务长,兼教“植物学”“生物”的一部分功课。这段短暂的时光于他,更像是一段由踯躅到坚定的蓄势之期。

到达绍兴的第二天上午,记者便来到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触摸初为人师的鲁迅的人生轨迹。

校园内至今还保留着一栋鲁迅先生工作过的小楼,这是一栋西式建筑,砖木结构,五开间二层,楼下靠东第二间即当年鲁迅办公和休息之处。

鲁迅将对青年的希望和关爱,全情化为教书的热情与动力。

曹禧修告诉记者,根据鲁迅在绍兴府中学堂教过的学生的回忆,鲁迅在绍兴府中学堂最大的亮点依然是教学,他博古通今,还是一个极具幽默的人,博得全校师生好评。

“作为旧式教育的叛逆者,鲁迅执教时十分注意深入实际,亲自编写教材,带领学生去野外采制标本,同时引导学生密切关注社会时事,竭力宣传革命。”曹禧修说。

我国近代最早的著名园艺学家吴耕民教授,14岁时被绍兴府中学堂录取,师从鲁迅。他在回忆录里说,鲁迅先生上的植物课生动易懂,各种枯燥的植物知识在他那里都变成了故事般的精彩。从那时起,他的心里萌生了学农业的愿望。

鲁迅是自由的,也是严谨的。

如今,在这栋小楼内,还保存着鲁迅先生当年编写的生理卫生讲义以及鲁迅先生教学时用过的物件:一只日本东京产的袖珍显微镜实验教具,25把解剖刀、小镊子,一枚十分漂亮的生物标本。

鲁迅是洒脱的,也是深邃的。

在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教师办公楼被命名为“立人楼”,“立人”也是学校的校训之一。而“立人”这一思想正是鲁迅先生提出的。曹禧修解读道:“所谓‘立人’,就是全人格的新人的培养。只有人格健全,人才能首先作为一个人而存在,才能成为有独立生命、充沛生机的个体。”

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胡晓旭告诉记者,在鲁迅精神的感召下,学校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化学习等系列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他还特意把记者拉到学校门口,指着校名“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以及落款“何水漪书”说:“何水漪是我们学校的一名学生,写校名的时候只有14岁。”胡晓旭介绍,让学生书写校名只是其中之一,该校教学楼的文化建设都是以学生作品作为主角,学校的许多活动也都由学生策划组织。

从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出发,不足10分钟的车程,记者便来到了绍兴市鲁迅小学和畅堂校区。为了让鲁迅小学的孩子们能天天“和鲁迅在一起”,学校把鲁迅童年的乐园——“百草园”搬进了校园。

鲁迅小学的“百草园”里,有光滑的石井栏,有可以长得很高大的皂荚树,还有那段不高的泥墙,也一样有着何首乌和木莲的藤蔓,有菜畦,还有个草药园,那是分班级种植管理的劳动园地。

鲁迅小学教育集团(总校)校长王慧琴告诉记者,作为以鲁迅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一所学校,鲁迅小学一直实践和弘扬以鲁迅为特色的教育文化,确立了“立人为本、全人发展”的发展理念,构建了顺应学生天性、丰富可供选择的“百草园”校本课程体系,用独特的课程滋润学生的生命成长。

一句箴言,折射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

从鲁迅故居的侧门出来,一面白墙上写满了鲁迅语录。一位青年游客高声诵读了这样一句话——

“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这是鲁迅先生对青年人的寄语。

在这个生力奔涌的时代,青年们拥有了更大的舞台,也拥有了更多的人生可能。据曹禧修的观察,虽然鲁迅的年代离我们越来越远,可现在的青年人似乎越来越喜欢鲁迅先生了。

在社交平台上,鲁迅是当之无愧的“顶流”,鲁迅语录、鲁迅的表情包、鲁迅创造的人物形象等仍颇受追捧。很多年轻人开始重读鲁迅,在鲁迅语录里感悟青年力量、传承鲁迅精神。

鲁迅是硬气的,是刚正不阿的。无论是在文学创作中,还是在革命斗争中,鲁迅都是一个不妥协的、铁骨铮铮的抗争者。

毛泽东曾用一个“硬”字集中概括鲁迅的性格特质,并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故里前,“民族脊梁”照壁格外引人注目,不少游人在这里拍照留念。

曹禧修说,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之所以把鲁迅称为‘民族脊梁’,是因为他对中国人的精神作了深刻反思。”

在鲁迅故里,记者还遇到了一位特别的人——鲁迅先生的长孙周令飞先生。作为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他从2000年开始研究鲁迅,在他看来,“这是每天和祖父在一起的二十多年”。

周令飞说:“鲁迅文章里夹杂了一些文言文的用法和绍兴方言,对中学生而言可能会有些难懂。不同年龄的人会读到不同的鲁迅,等他们有一定阅历后,再读鲁迅感觉或许就不一样了。”

在鲁迅故里的长街上,一名手里拿着绍兴特产黄酒棒冰、背着印有鲁迅头像的帆布包的大学生告诉记者,鲁迅关注和思考了很多社会问题,强调了人性的尊严和自由,他更像是一种精神慰藉,青年人能够从鲁迅身上汲取到很多成长和奋斗的力量。

对王清妍而言,她最喜欢的鲁迅语录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每每读到这段话,她都心潮澎湃。

这次绍兴鲁迅故里研学,王清妍还买了两个文创挂饰,上面是鲁迅先生说过的两句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我便是唯一的光”。“我想用鲁迅的精神来鼓舞自己,努力去做新时代的好青年。”王清妍说。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亲近鲁迅,近年来,绍兴开展面向全国中小学生“走近鲁迅”主题教育活动和“鲁迅故里”研学游活动,加深学生和游客对鲁迅作品及绍兴风土人情的了解,感悟和传承鲁迅的精神。

据统计,鲁迅故里年均接待参观者达200万人次,其中前来参加研学实践的中小学生超50万人次,占总接待量的25%至30%,构成了景区的基础观众群体。

果然,鲁迅先生,一直都未走远。

(本报特别报道组成员:本报记者 柴葳 蒋亦丰 于珍 张欣 执笔:本报记者 于珍)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