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商贸旅游 陈璐婕
前不久,在买早饭时。当我听到手机支付提醒支付成功时,我突然意识到已经很久没有用过钱包了。
我们不得不承认,手机支付的出现,让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紧接着,伴随而生的就是各大支付软件、网络购物软件,和网上银行软件的出现。我们可以不用出门缴费,在家就能查到月账单费用。甚至大到买彩电家具,小到包子油条,都能送货上门。
但这样安逸稳定的生活,真的就一定完全是幸福的吗?我们都知道有形货币的进化就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这是一种大势所趋。但回想起,曾经网络没有那么发达,还没有手机支付出现的那个年代。几乎每个人家里都可能会有个存钱罐,抽屉里有一本存折。从发薪水的那一天起,就存起来,到了年尾,小孩子可以砸碎自己的小猪存钱罐买自己心爱的玩具或糖果,大人可以为自己或父母添置生活用品。这是一点一滴攒起来的钱,是每天前进一点的动力。
这种幸福和使用手机支付购买东西,从而获得的幸福感是不同的。你所能接触到的,一直是电子屏后面的那个数字。它更像个冷冰冰的数据,看得到却摸不着,带着疏离感。
而纸币,它是可以触摸到的。你能通过这一张张薄薄的纸币,一枚枚浑厚的硬币里,触摸到作为华夏民族的独有的印记。
就拿第四套人命币的设计举例。民族人物头像成为人命币背景,民族大团结,祖国名山大川成为设计主题。票面纹饰也是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喜鹊登梅”是喜庆的题材,“翠竹绶带”是祥和图案,“松鹤延年”有着长寿的寓意,“凤穿牡丹”象征着富贵。背面图案也选用了各民族的花边、刺绣,角票都是从传统图案中找来的灵感,有圆形、卷草形……设计师陈若菊回忆,设计时他们十分注重传统装饰图案的应用,广泛深入川、滇、黔、桂、蒙等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素材收集。经过反复的磋磨,才有了我们看到的纸币。
如今,却慢慢被当成一种符号,也很少有人关注它的票面设计,和其内涵了。我想,很可惜的是,也许它的意义正在货币的进化的过程中被慢慢减淡,被新时代技术而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