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包思憶: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的服务中闪闪发光 | 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风采录

来源:上海市教委政务微信“上海教育”

时间:2023-07-10 10:44:47

“2022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近期揭晓。他们用青春的激情奏响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时代强音,用青春的行动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上海教育”政务新媒体推出专栏,分享他们的奋斗历程,展现他们的成才之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上海大学包思憶同学。

大学生年度人物这样说

图片

“‘入队、入团、入党’是青年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从幼年受到老党员奶奶的耳濡目染对党组织心生向往,到高中阶段接受三级‘青马工程’培养,沐浴在党的阳光雨露下,我在学思践悟中明晰了新时代团员青年应有的使命担当。”

——包思憶

大学生年度人物故事

视频来源:上海教育电视台

“00后”大学生:争当青春向党的排头兵

革命精神生生不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出生于2002年的包思憶,是一位代表着新生力量的“00后”。

包思憶主动加入上海大学青年讲师团,带领团队成员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中展现“硬核力量”,以“微元素、小故事”为切口用青言青语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为大中小学生群体开展主题宣讲三十余次,覆盖人群累计超1000人次。作为青年代表,他更是多次在“上海市‘伟大工程’示范党课”、上海高中阶段优秀毕业生夏训营等十余场市级活动中分享交流。

图片

包思憶作为上海大学“青年讲师团”代表参与主题宣讲

在4月底举行的上海市第十六次团代会中,他还有幸作为列席代表学习大会精神,并正式当选为上海市出席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大会期间,承载着青年的信任与期盼,包思憶认真参与,发出青年之声,充分展现青年团员风采,圆满履行团十九大代表职责。

新传专业学子:赋能文化传播与社会治理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2022年,包思憶一人分饰两角,扮演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恽代英及新一代的学生代表,参与完成了影片《对话1922》的创作。作为一名新闻传播学院的学子,包思憶始终坚持“学以致用”,他尝试借助多媒体平台来传递青春力量,先后通过话剧、微演讲、短视频等多种表达形态,助力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文化自信。

包思憶发挥专业特色,参与制作《对话1922》红色专题片

包思憶所在的项目团队关注老年人智能技术使用困难,围绕“疫情常态下的老吾老”主题,特别设计打造出“e龄灵”适老化小程序,为3万余位银发老人解决了信息化问题,进一步提升了老年人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该项目也荣获2022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一等奖。此外,他还多次参与社区青春行动议题讨论,受邀参加广播节目录制,在大都市治理研究中心的开幕论坛中发表意见,将专业力量应用到社会治理中。

体育运动达人:锻造健康体魄和顽强意志

书海漫求索,健身强体魄,在包思憶看来,运动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能够强健体魄,更能够磨练意志、挑战自我、完善自我。

原为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手球队队长、班长和学生会副主席的他,曾带队荣获2016年上海市学生运动会男子初中组冠军,2018年上海市第十六届运动会手球比赛高中组第二名,2019年上海市青少年手球锦标赛男子高中组冠军等荣誉。进入大学后,包思憶更是在持之以恒的自我要求和坚持不懈的锻炼下,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足球、篮球、手球等都是他喜欢的运动项目,他充分发挥体育专长,在绿茵场上驰骋、挥洒汗水,荣获了2021年度上海大学“体育达人”的称号。

图片

包思憶曾荣获上海市青少年手球锦标赛冠军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引青年不懈奋斗,强健体魄支撑青年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一路前行,包思憶不断提升着自身本领,为实现梦想积蓄着强大的力量。

新时代新青年:勇做青春战“疫”的急先锋

疫情防控期间,包思憶曾动员身边同学一同加入抗疫志愿者队伍,服务累计超过5000人次,社区志愿服务时长高达500小时以上。同时,作为学生骨干的他还以主要撰稿人的身份主动参与撰写《“疫”不容辞,共克时艰——致全体上大学子的倡议书》,号召青年学子以行动彰显担当,以实践助力抗疫。

得益于在校的志愿经历,返回社区后,包思憶主动亮身份、做表率,义不容辞地接过奶奶——一位81岁老党员手中的“接力棒”,成为长宁区最年轻的“00后”“代理楼组长”,第一时间传达居委通知、关心楼栋独居老人、帮助老年人进行团购、挨家挨户分发抗原试剂,成为近千户楼里居民的“贴心人”,绽放勇敢无畏的青春风采。

2022年6月,包思憶作为抗疫中的青年代表参加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10月成功入选“新时代上海闪光青年”,并获“2022年度上海市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优秀志愿者”“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等荣誉。在特殊时刻的考验面前,包思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

素材由上海大学提供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