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海洋大学
时间:2024-10-02 15:00:00
9月27日上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举行。上海6个集体和6位个人获表彰,其中,上海教卫系统1个集体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位个人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团队,学习他们从20世纪50年代到今天,以科技服务民族地区发展为己任,将绿色渔业种质的“中国芯”装在西部一线,助力“籽籽同心”的先进事迹。
团队成员代表合影
“一条鱼”“一批鱼”“一群鱼”,也象征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专家从“一个人”“十个人”“一百人”再到“无数人”。他们蹲守在西部的土地上,把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把当地的各族群众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无论面对多苦的环境,他们总是会笑着说:“能够保护和发展当地的渔业资源,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就是我们水产人最大的乐趣。”
王成辉教授代表团队参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一条鱼”“游”在西藏
攻克亚东鲑鱼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部分成员在亚东合影
在西藏,一种叫“亚东鲑鱼”的冷水鱼生活在海拔2700米—3700米的水域,人工繁育一直是难题,多年来无人敢挑战。2015年,团队接到了助力亚东脱贫和稳藏守边富民兴业的精准扶贫任务,84人次深入西藏。在气温零下20度的基地,他们克服高原缺氧所带来的头痛脚轻,双手浸在0.6-0.8度的流动冰水中,嘴唇冻得乌黑发紫。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他们用了3年,终于攻克了“高海拔”“超低温”“受精卵奇少”“孵化期超长”“驯食成活率偏低”等制约鲑鱼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此后,1个鲑鱼繁育基地、4个苗种培育基地、5个工厂化车间和1个成鱼产业园拔地而起。亚东也因而成为西藏地区现代化和规模化程度最高、面积最大的冷水鱼类基地。
与亚东鲑鱼相关养殖合作社的技术骨干等进行集中座谈
授人鱼,也授人“渔”。团队手把手传授技术,引导当地群众跟着学、试着干,自主参与鲑鱼产业,掌握关键技术。200余人次的培训,当地群众顺利完成了从农牧民到“渔民”的转变。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是上海养鱼的专家让我们获得了实在的利益。”从滴水湖畔到雪域边陲,上海与亚东虽相隔万水千山,但共同目标、深情厚谊把两地紧紧连在了一起。
“一批鱼”“游”在新疆
开发冷水鱼种质核心技术
在新疆,鱼类资源非常独特且具有优势。如何将这一优势转化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是团队的思考之一。
在新疆进行鱼类资源调研
为此,团队100余人次入疆,在“找鱼”“摸鱼”的过程中,多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行程超80万公里,他们率先攻克额尔齐斯河流域特种鱼类繁育与养殖相关技术,并推广至全国20余个省区市养殖,掀起了养殖新疆冷水鱼类热潮。
塔里木裂腹鱼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塔里木河流中。团队开发了塔里木裂腹鱼的人工繁育与资源保护技术,在塔克拉玛干边缘设计我国第一个木裂腹鱼专用养殖场,抢救性保护了这“条”鱼。
新疆虾蟹绿色增养殖技术服务
新疆渔业资源调查(鱼类鉴定)
新疆渔业资源调查(资源勘查)
此外,团队还选育出新疆第一个水产新品种,开展河蟹和小龙虾良种推广,每年为10万余亩养殖基地提供技术服务。编撰的新疆首本《虾蟹养殖技术手册》,为民族地区的高效养殖提供了技术蓝本。耐盐碱罗非鱼新品种首次在新疆养殖应用成功,推广养殖8000亩。连续25年到阿勒泰地区开展渔业科技服务,足迹遍布7个县8个团场。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团队成员为“鱼博士”。科技支撑的渔业成为新疆特色产业“新名片”。
“一群鱼”“游”在民族地区
创建国内首套水产动物种质研究方法
“龙申1号”在广西苗种繁育基地起捕推广到周边省区
团队深知,要端牢中国饭碗,良种培育是关键;要建设渔业强国,种质开发是核心。为此,他们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建立了涵盖形态、组学遗传等八个层次最全面的水产动物种质研究方法与评价技术体系,首创了“系内群体选育+系间配套杂交”育种理论与技术。
李思发教授(左二)在罗非鱼培养池边指导工作
赵金良教授指导工作
在广西,瓯江彩鲤“龙申1号”欢快地在苗种扩繁基地游动。近2年来,团队已向周边民族地区免费提供了约100万尾的苗种。在贵州、宁夏、内蒙古等17个省区市,中华绒螯蟹“江海21”早已爬上当地群众的餐桌,年产值达15亿元以上。团队把以“鱼”“蟹”为代表的国家级水产新品种,带到了民族地区,带去了团结致富的希望。
李思发教授手捧“新吉富”罗非鱼
团队为门源回族自治县冷水鱼繁育基地提供全套技术服务,支撑青海成为全国产量最高的鲑鳟鱼类养殖区。此外,近年来,学校还每年为西部地区培养上千名渔业技术人才,开展50余项科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