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的上海样本——上海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创新奋进之路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1-04-22 12:07:00

  “看一百年的中国去上海。”2015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访问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市参观林肯中学时对课堂上的学生们如是说。

  100年前,在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的石库门里,13位代表年轻而有力的手擎起了开天辟地的火把。在上海这座初心之城,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出征,一路指引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这是一曲用一个世纪光阴谱写的时代华章,也是一段从梦想到现实的艰难远航。一个世纪以来,这座红色基因深情流淌的光荣之城始终回答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命题,这座中国著名的特大型城市始终勇立改革潮头、践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庄严承诺,不负使命与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更是积极担当全国教育改革的探路者,顺利完成教育综合改革、高考综合改革、“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等国家重大教育改革试点任务。

  迎着建党百年恢宏的华章,今天的上海,以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的理念,已然吹响了新时代率先追赶世界一流水平的号角,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做好新时代答卷人。

  红色基因根植每个人心中——

  信仰之光的接力传承筑牢“人民城市”根基

  1920年,正在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忘我地吃下蘸了墨水的粽子,却直呼“真理的味道有点甜”。

  这一年,他29岁。千秋巨笔、首译宣言,那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划破中国黎明前的夜空。

  100年后,一群90后、00后的青年教师和学子,接过老校长留下的火种,从复旦大学校园出发,传播宣言精神和理想信念。年均讲解700多场、主题课程50余门、主题宣讲500多场……盘活红色文化资源,将党史教育、理论学术研究、宣传陈列展示、文物征集保护融入学习教育。

  在上海,像复旦大学这样具有红色基因的学校还有很多。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红色资源同样遍布上海各高校,上海教育系统着力寻求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契合点,引发师生强烈的爱国共鸣。

  上海作为全国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首创课程思政经验做法。好的课程思政就如糖溶水、如盐入味,让专业课程更有味道。

  在同济大学,著名的海洋学家、中科院院士汪品先教授成了人气爆棚的“思政课教师”。“19世纪中国的沦落从海上开始,21世纪华夏振兴也必须在海上立足。”当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清晰地向学子们发出召唤,台下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如何让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一直是困扰课程思政走向深化的难题。上海高校系统挖掘梳理各门课的党史资源,将党史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培养方案、教学大纲。

  如今,上海实现了课程思政的全覆盖,完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教育课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各类课程都上出了“思政味”。

  目前,上海已建设覆盖所有课程的在线示范思政课,在上海率先提出和践行的“课程思政”领域,已形成100余门“中国系列”品牌课程建设,启动研制57个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南。

  作为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上海从政策设计、试点推广到深层次制度建设持续发力,以“三全育人”为纲、以“大中小幼一体化”为轴,全面构建“三圈三全十育人”大思政格局。着力打通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育人“内循环”,校内外育人“中循环”和网上网下育人“大循环”。

  在上海,大中小学生浸润在4个课堂中,感悟信仰力量——

  在“校史课堂”里,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创作排演《陈望道》《钱学森》《钱宝钧》等近20部“大师剧”,中小学将红色故事和革命事迹打造成“红色校史”特色共享课程,推出了一大批校史微课、一系列校本跨学科思政微课。

  在“实景课堂”里,学生可以到全市657处革命历史遗址遗迹和329个市、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打卡”。

  在“数字课堂”里,综合运用青少年乐于接受的VR、AR和RAP、动漫等载体形式,打造有营养、有滋味、有风景、有活力的思政课堂,让党史课堂“时尚”起来。

  在“主播课堂”里,开展1000名书记讲党课集中展示活动;组织100名优秀辅导员当“主播”,赴上海各高校、爱国主义基地开展建党主题巡讲;邀请100位教学名师当“主播”,组成宣讲团……

  此外,上海教育系统则充分发挥高校党史教育资源优势,一大批学生活跃在红色“地标”担任讲解员、引导员等“红色志愿者”;一大批高校教师、专家、学者主动投身于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在“上海市委党史学习教育专家宣讲团”成员中,逾70%来自上海高校;一大批校园党史学习教育网络作品、成果与社会大众共享共建……

  人人都能享有优质教育资源——

  追求卓越的优质均衡强壮“人民城市”筋骨

  从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中学到最早成立的专门教研机构……上海拥有许多中国基础教育的“最早”和“率先”。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更努力担当着教育改革先行者和试验田的重任。

  跨越百年,改变的是黄浦江畔一所所学校的面貌和教育的生态,不变的是上海教育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以人为本、奠基未来的追求。

  2014年,上海成为第一个整体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的省份,同年在全国率先开展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上海的基础教育开启了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的新征程,一批先行先试的改革探索让学校和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教育内涵发展带来的“红利”。

  地处三区交界、起点薄弱的三门中学,正是伴随着上海教育综合改革的滚滚车轮,步入优质均衡发展的快车道。几年中,作为首批上海市新优质学校,三门中学从关注“人”的发展入手,开展“高阶思维”探索研究,提升学习品质。成为上海市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后,更联手市名校长、名师把脉推动学校发展。今天的三门中学不仅是杨浦区“三门中学教育集团”核心校,而且还在“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中结对帮扶了远郊的新建学校罗店二中。

  三门中学的发展只是上海推动优质教育供给、精准施策、做强内功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上海四翼齐飞,力促优质均衡、激发内生动力,无论是政策推动的力度还是资源投入的力度都可用前所未有来形容。”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所长汤林春告诉记者。

  今天,公平普惠、优质多元的上海基础教育正展现出蓬勃的新生态:238个学区集团覆盖80%左右的学校和70%以上的学生;近400所“不挑选生源、不争抢排名、不聚特殊资源”的新优质学校焕发新生、托举基准线;百余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与基础教育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强强”结合;142所郊区学校通过“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缩小与市区学校的“剪刀差”。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上海,用行动践行着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庄严承诺,也用行动践行着“人民教育为人民”的不变初心。

  “当初,我们怀着忐忑、不安和焦虑把两岁多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是老师们用细致和耐心很快打消了我们的顾虑。”一大早守候在门口迎接孩子们到来的静安区延长路东部幼儿园园长林丽,意外地收到了叮当外婆塞进怀里的感谢信,倍感温暖。这是上海500多所托幼一体幼儿园中的一所。

  “上海提出‘幼有善育’,这个‘善’是要一切以儿童发展为本,坚持科学性和规律性。”上海市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主任茅红美告诉记者,0至3岁是幼儿培养家庭依恋关系的关键期。上海坚持“政府引导、家庭为主、多方参与”的原则,给“最柔软人群”最科学的呵护。

  2020年,上海出台全国首个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三年行动计划,目前提供托育服务的园所机构已达917家,其中普惠性托育机构532个,中心城区已实现“一街镇一普惠”。同时,全市16个区的900多个早教指导站覆盖了所有街镇,在线科学育儿指导全天候“送到家”。

  解决最令父母头疼的“三点半”难题,申城约67万名小学生享有校内课后服务,公办民办小学实现了全覆盖。

实现特殊教育不仅“零拒绝”,更是“高质量”,上海让每名特殊教育学生一人一份医学诊断、一人一套健康档案、一人一张个性课表。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惠民生所需。上海在全生命周期的优质教育供给中彰显教育公平的新内涵,在更高的起点上回应老百姓对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期盼。

  面向世界一流助力强国梦想——

  创新策源的强国之志成为“人民城市”的重要引擎

  2020年初,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由上海交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成果“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同年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与交大团队都来自同一学科——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

  1943年,上海交大造船系成立,从这个学科走出了我国首位造船界的中国科学院院士、104岁的“上海市教育功臣”杨槱,以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第一代核潜艇、“蛟龙号”的总设计师等一批领军人物。以教育强国的拳拳之心,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几代师生深海筑梦进行着接力求索。

  高校具有强大的学科优势,作为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结合点,是国家和城市发展重要的创新策源地,也是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力量。

  作为一座始终勇担国家重任的城市,上海始终不渝地推动着高校在科技创新、特别是从“0”到“1”的原始创新上的卓越探索。上海高校每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总数超过3500项,近年来,上海高校获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数量占全国高校获奖数逾10%、占全市获奖数逾60%。

  如何打造良好的科研生态,推动高校科研向着“顶天立地”的方向前进?上海交大教授谭家华告诉记者,学校鼓励大团队、大科研集体作战;扭转“唯论文”导向,转向“多元评价”,多把“尺子”丈量科研,着重在对接国民经济主战场,鼓励攻坚克难勇当“国家队”,在关键领域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在以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产业,在越来越多的“卡脖子”领域,上海高校也不断拿出突破性成果,通过应对挑战捕捉未来机遇。

  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大、华东理工大学……目前,上海高校牵头建设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包括50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350余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环同济、大零号湾……强化创新策源功能,上海还在全力打造“环高校科创带”。据统计,2019年上海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合同1.23万项、金额74.2亿元;13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1100余家,以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环同济经济圈”2.6平方公里集聚了3000余家知识创新型企业,2020年产值近500亿元。与此同时,高校也成为上海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成果主要贡献者,在传播主流文化、涵养城市品格、提升市民素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月15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赴上海交大调研时“点名”了大零号湾。6年前的4月,上海交通大学、闵行区人民政府、上海地产集团三方合作共建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如今,这里已入驻项目超过750个,在孵企业超过550家,孵化项目融资总额超过14亿元。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紧贴重大需求作贡献,面向世界一流树标杆,上海高校在成为国家和城市创新策源中的作用正日益凸显。正如李强所强调的,“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创新,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市校携手打造科技创新策源高地,更好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上海报道组成员:翟博 周飞 仲立新 柯进 计琳 刘博智 任朝霞 单艺伟 任赫 武冰洁 统稿:计琳 刘博智 任朝霞)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