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奉贤区奉城第一小学 李璟骁 指导教师 姚伊雯
时间:2021-08-10 14:35:27
在奉贤这片热土上,有着许许多多红色遗迹,流传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坐落在我们奉城一小内就有一个奉贤的红色摇篮——奉中共奉贤县委旧址。
刚上小学那会儿,当我们路过这一排朝南双大开间并兼有两厢房的老式庭园,总是忍不住好奇为什么学校里还有一座非常静谧又漂亮的古代房子。后来,老师竟真的带着我们来参观了。这座宅子庄严肃穆的环境氛围,给人一种异乎寻常的“神圣”之感。那时一年级的我这才了解到,这是我们奉贤红色革命的摇篮,而这座古朴的房子就是中共奉贤县委旧址!没想到这就是奉贤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所在地,也曾是奉贤点燃革命之火的地方,在革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奉贤的革命烈士:李主一、金学成、赵天鹏等,他们舍身忘我,为革命为理想为人民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贡献出了自己有力量的新思想。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李主一了。
出身于晚清的秀才大户家庭的李主一。他很早就接触到了革命的思想和文化,当五四运动的革命火炬燃起时,熊熊烈火也点燃了李主一年轻的心灵。
1925年出生于奉贤的李主一入上海大同大学学习,结识其校执行委员林钧,在林钧引导下,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过了一年李主一离开学校回乡,在我们奉城筹组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届县党部。他与多名共产党人在奉贤县东乡秘密组织农民协会,发动当地农民、盐民和渔民积极开展各种斗争。
自“四一二”政变之后,整个上海笼罩在一片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之中。同年8月,李主一、刘晓、刘德超等一起在奉城创办了曙光中学(校址在潘公祠),并以此为掩护秘密成立了第一个中共奉贤县委。
创办了曙光中学之后,李主一先生把希望放在了孩子们身上,他怀着“布置烘炉铸少年”的教育理想,在曙光中学招收了一百多名学生。这些学生,大都是奉城附近的平民子弟,还有来自南汇周浦中学的进步学生。老师讲到这里,我的眼前已经浮现出曙光中学的师生的样子,他们经常深入到附近农民和盐民中间,宣传革命道理,组织农民协会,开办农民夜校和农民识字班,轮流去给那些无力上学的农民子弟上课。周围的群众陆续都发动起来了,李主一又带领师生到奉城之南四五里远的久茂村一带,开办夜校,成立农民协会和组织妇女会,开展各种活动。
李主一带领的是一支多么有力量的新青年队伍啊!在杭州湾畔盐民简陋的工棚里,李主一他们组织发动护塘沿线的盐民举行暴动,平日里饱受盘剥的盐民们,如怒潮般成群结队地冲向前去,他们焚烧了盐霸的房子,背走了盐廒中的食盐,曾经耀武扬威的盐警吓得各自逃命。风起云涌的农民、盐民革命运动,恰如东海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潘公祠”成为了奉、南、川的革命中心。
曙光中学犹如一把革命的火炬,熊熊燃烧在东海之滨、杭州湾畔这片奉贤的大地上。然而,曙光中学的革命地位和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终究引起了反动政府的极度恐慌,他们妄图扑灭这革命的火种。1928年3月28日,李主一想设法营救曙光中学职员陈兆兰时,在上海小沙渡饭店(党的秘密交通站)时就不幸被捕,关押在龙华看守所。在狱中,李主一受尽酷刑,仍严守机密。1928年6月21日,李主一被敌人杀害于上海龙华。
像这样的故事不计其数,时光飞逝,英雄长存。县委旧址里还有许多革命英雄的故事等着我们少先队员去了解,去学习。
老师告诉我们,解放后,在市、县党政的重视和关怀下,曙光中学于1956年复校在奉城南门外的新校舍。2001年初在上海市委的指示下,中共奉贤县委组织部修缮原为奉城小学校舍教室的潘公祠中埭殿宇,并建造南、北西厢房和东墙门头楼,设为中共奉贤县委旧址纪念馆,修缮工程于2001年6月27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前夕隆重落成。整个纪念馆建筑面积为479平方米,场地面积为585平方米。属奉贤区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全区师生经常来参观我们中共奉贤县委旧址纪念馆,缅怀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
老师告诉我们,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知道我们更要牢记英雄路,弘扬英雄魂。现在中共奉贤县委旧址正在修缮,在今年的7月,它将以新的面貌迎接大家开展“四史”学习教育。
我在县委旧址的庭院里看到过一棵罗汉松,那是一棵百年老树,听管理员杨阿姨说过,这罗汉松之前被雷劈,以为已经死了,可是过了一两年,这棵罗汉松又自己活过来了,而且越长越茂盛。我想,县委旧址就像它院子的这一株罗汉松,几经风雨,曾经树萎叶蔫,却在春来之际,唤出新叶,长出新枝。这股顽强不息的劲儿,犹如我们革命的精神一般!
编辑|刘时玉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