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进课堂激发了怎样的火花?嘉定小学生提出校门口治理方案缓解交通拥堵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许沁

时间:2021-11-23 09:57:28

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南门,正好开在嘉定六泉桥路上。这条狭窄的小路,上下学高峰时车流量多,容易造成拥堵。全国劳动模范、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汽车运动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姚启明博士的“劳模课堂”开进学校后,激发了孩子们对道路、车流研究的兴趣。同学们勘察、测量,得出了交通信号灯的调整配时方案。这份“双减”后的“长作业”,被有关部门采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下学拥堵。

“劳模课堂”激励学生参与城市改造

校门口的拥堵,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难点。如何聚焦身边的问题,贡献小学生的智慧?

近日,被誉为“中国赛道设计第一人”的姚启明博士与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学生面对面,讲述一家两代劳模的故事。这位全国劳模已不是第一次进校园,去年开学第一课,她就有关“汽车与道路安全”主题,与孩子交流互动。孩子们感受劳模精神,学习劳模智慧,围绕如何合理分开车流与人流,将赛道设计的理念应用于“神奇分流·合理避峰”的项目化学习。

绿灯时间太短,能否加快通行?五(1)班的学生团队设计了交通信号灯配时方案,通过计算高峰时段博园路、墨玉南路十字路口各个方向进入六泉桥路的车流量与总车流量的占比,得出交通信号灯的调整配时方案。十字路口东西向的绿灯时间延长后,道路通行顺畅了。

上学早高峰,怎样加快六泉桥路的车辆通行速度?学生团队通过地图软件,在线测量出学校南门可以停车区域长度约为140米,按照每辆私家车5米,车与车之间1米间隔计算,140米的道路可容纳约23辆车。上学高峰时,按照同学下车平均时间20秒计算,1分钟里南门约可通行69辆车。早高峰一般持续20分钟,约1380辆车通行。以全校1340名学生、约七成家庭私家车出行计算,该方案能适当改进车辆通行。孩子们还自主设计了奖励方案,为下车平均时间不超过5秒的学生发放奖励贴纸,加快车辆通行。

如何使用专业软件,测算可以停泊车辆的区域?为了不影响校门口道路的整体效果,避免道路人为变窄,孩子们没有选择设置隔离带,而是用颜色和材质区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打造一条“人车共行”的共享道路。

因为机动车、非机动车都要先开到学校北门,车流量较大,同学们还设想通过分流的方式,减少车流,比如北门走行人和非机动车,南门走机动车。为了验证方案是否可行,学生实地勘察,精确计算。

孩子们提出了这道城市改造的“加减乘除”题——加法,即添加“彩虹桥”,从设施上进行空间改造;减法,即消除隐患,破除危险点;乘法,以智慧赋能,提高驾车人和行人的素质;除法,增设校门,分流人群……这项针对校门口上下学道路拥堵的真实问题改造方案,作为生活化的案例,送入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研究生课堂共同探讨。学生的后续设想,还将邀请社区居民、交警等进一步论证。

“校门口道路共治项目中,学生经历了调查问题、设计方案、辩证验证、实践行动、反思完善、展示成果等丰富的学习经历,在持续渐进式的融合学科综合实践中,不断发展探究与解决问题的创造素养。”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校长王建芳说。

“校园梯田”让孩子出力流汗 

建校之初,学校开辟了“一米菜园”,如今已打造成一片“梯田”。每个班级都有“包干区”,让劳动出力流汗。

今年,“嘉定工匠”丁凯走进校园,带领学生开展“一米菜园”水循环净化构造设计的项目化学习。“一米菜园”里的“小农家”思考:怎样种出顾客最满意的蔬菜?学生们利用假期邀请买家走进校园,推销蔬菜。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测量土地面积,不断创造最有利的种植条件,举办蔬菜定制项目成果展示。

近日学校“走近工匠·致敬劳模”嘉年华集市上,孩子们体验历史悠久的徐行草编,争做“徐行蒸糕小达人”,“金银细工”首饰制作传承人、安亭药斑布非遗传承人给学生讲解制作工艺,让孩子体验劳动的智慧,学习工匠精神,激发劳动意识。

从“一米菜园”到“一米道路”,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劳动教育?在校长王建芳看来,劳动教育是最大的跨学科、融学科学习,让孩子们通过出力流汗、手脑并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体验劳动最光荣,行行出状元。

嘉定区教育局最新发布的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建设五年行动计划中提出,推进“幸福劳动+”素质养成行动等,促进区域教育五育融合,协同发展。学校通过“劳模课堂”,让劳模走进校园,让学生走近劳模,在学生中进一步弘扬和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五育融合,培养未来学习者。据介绍,学校还将打造“劳模展示馆”,建立“劳模教育基地”,开展农作精耕,学习劳模精神,围绕“城市建筑”“城市交通”“城市环境”及“城市公共服务”等主题,将劳模精神融入思政教育,以劳模智慧引领跨学科学习,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素养,促进学生全方位成长。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