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刘时玉
时间:2022-03-07 14:57:10
本网讯(记者 刘时玉)如何进一步完善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生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两会期间,基于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蓝闽波提出了几点思考。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较完善的基础科研体系,但是转化链依然“发育”不足。蓝闽波认为,在多年形成的以论文影响因子及数量考核科研项目的机制下,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更注重某些单一性能指标与参数的突破;而规模化量产的产品则更多地要求多维度、多技术参数的平衡与稳定。“许多科研项目与课题,即使达到某些要求结题了,但对产业的帮助有限。”
蓝闽波在调研中发现,重大专项、科研项目的负责人或课题组主要以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组成,项目进展与成果在推进过程中可能更偏向于基础科研理论的发展与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项目研发方向与成果不能形成适用的产品,得到业内企业认,导致科研项目推进的阶段性验收欠缺工程应用端的考虑。而华为等大型企业,从基础研究开始布局,并可以快速实现应用的。如未能充分发挥科研中国家队的作用,会造成科技资源的巨大浪费。
此外,我国目前的部分政策与科技管理,有着比较明显的在“强调工程技术创新”和“加强基础科学”之间摇摆的现状,导致基础科学端无法为工程技术端提供有效的知识供给,同时工程技术端也没有很好地做好接收基础研究成果的准备。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但需要进一步提升与技术创新的融合,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发展基础科学。以我国企业在全球发展中的“后发优势”为例,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我国诞生了很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但这些现象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隐患,即,企业关注的创新更多来自商业模式,而非技术提升。因而,商业模式创新是赶超型经济体所拥有“后发优势”的一部分,即,发展中国家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以改良或直接复制的方式实现全球最新技术在本地市场的落地。
中国过去几十年来的高速发展就是这种“后发优势”的体现,蓝闽波说,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计算机和互联网,西方从发明到应用花了上百年时间,中国只用了40年。西方的发明,我们直接引进或者改良使用,从长远来看,这之中存在的问题也会逐渐显现:第一,来自先行者的恶意竞争,如芯片断供;第二,后发者形成习惯性低成本的快速复制,缺乏在基础科学和技术上谋求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导致我国有些重要产业可以做大但没有做强。
“我国要从产业大国向产业强国转变,急需创新的思维模式和认识的转变。”蓝闽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