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校园看“双减” | 松江: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书法篆刻印记申时

来源:上海市教委政务微信"上海教育"

时间:2022-03-09 10:25:52

15:00-17:00,传统十二时辰中的申时,也是申城中小学最热闹的时刻。

“申时”,不仅是课后服务的重要时段,更是学生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快乐时光。

让我们走进16个区的“申时校园”,通过一个个鲜活故事和一幕幕生动场景,去感受“双减”带来的新气象。

图片

松江被誉为“上海之根”,人文底蕴深厚,书法篆刻艺术源远流长。1700余年前,陆机便在此写下被誉为“法帖之祖”的《平复帖》。从明清两朝董其昌、陈继儒为代表的“华亭派”书画家,到现代松江书坛涌现的白蕉、程十发等人,对松江书法篆刻教育影响深远。“双减”背景下,当学生在申时校园遇上典雅的书法篆刻艺术,会产生怎样的神奇效应呢?让我们一起体验松江区三所学校的“篆刻”时光吧。

摹刻中山五景印记红色童年

松江区中山小学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名校,始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前身为景贤书院。校内有“桃李满天下”牌匾、上海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唐经幢、抗日小英雄夏秋生塑像、“景贤”校训石碑、“崇德尚学”石碑等“五景”,古朴的校园浸润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双减”背景下,学校用心打造众多“申时校园”精品社团,小鹿古琴社、小鹿工笔画、小鹿书法社等丰富学生课后时光,其中小鹿篆刻社深受学生喜爱,成为学校“申时校园”亮色。

图片

课后服务阶段是各个社团开展活动之时,以兴趣为引领进行招募,学生自主报名,就可以成为各个社团的小社员啦!小鹿篆刻社的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辅导老师的带领下热闹有序、轻松愉悦。刻刀、印床、石头成为了孩子们亲密的伙伴,从如何欣赏到动刀刻印,辅导老师都会仔细给孩子们讲授。盖印和拓印,也成为了小社员们必备的技能。申时时光,夕阳斜照,透过玻璃窗可以清晰地看到洋溢在他们脸上的笑容,穿行于走廊可以听到时不时从教室里传来的笑声。

图片

图片

徽派的白墙青瓦,厚重的历史文化,当古韵悠悠的校园景致遇上典雅精美的篆刻艺术,中山小学的“校园五景”成为重要的育人要素。小鹿篆刻社的小社员们创作出系列篆刻作品,这些作品寄托了孩子们对学校的热爱,朱与白的线条中更蕴含了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一凿一刻的方寸世界丰富了学校的课后服务形式和内容,让孩子们在课后服务的天地里享受着学科教育以外的幸福时光。

图片

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小鹿篆刻社也收获着累累硕果。“摹印临刻,印记校园”松江区中小学首次社团课程展示活动中,小鹿篆刻社向市区级专家、来宾们展示了丰富有趣的篆刻课堂。古老唐经幢下的小鹿篆刻社篆刻作品展,为来宾们展示出中山学子的风采。近两年开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红军系列等组印多次在全国、市、区级比赛中斩获佳绩。“百年辉煌,书篆明志”,在首届“胡问遂杯”上海市大中小学生篆刻展的开幕式上,学校的小社员们在现场一展身手。

图片

申时时光,点亮梦想,在古老的唐经幢下,孩子们不仅摹印临刻,与古人诉说着新时代的故事,更在一凿一刻间留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印记。

“篆”刻成长轨迹 “印”记快乐时光

松江区小昆山学校位于陆机、陆云两位书法家的习书之地——享有“祖帖故里 书法小镇”美称的松江区小昆山镇,地处“G60科创走廊”核心地带,自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玉山学堂算起,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学校以得天独厚的二陆文化为滋养,并将科技创新融入其中,刻印机、3D打印技术都已走进篆刻课堂,形成了区域独具特色的篆刻品牌项目。

图片

“双减”以来,学校精心制订课后服务计划,篆刻社团也以此为契机加入学校课后服务活动行列,打造升级课程,走近普通学生。学校在小学四、五年级组织课后服务篆刻普及活动,讲授篆刻基础理论知识、基本书写技能,并做简单的技法尝试,挖掘学生篆刻潜能,启迪艺术审美。初中阶段,学校采用师生双向选择的方法,每学年选拔对篆刻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开展篆刻创造能力的培养,组织外出参观学习,聘请名师授课,形成了学校课后服务篆刻活动普及化和精品化的并向发展模式。

图片

金石华彩,知黑守白,方寸之间,领略中华千年文化,提升艺术审美素养,磨炼意志,塑造品格,篆刻活动已然成为学校提升课后服务品质,落实“五育融合”的重要抓手和载体。

图片

“双减”背景下,学校着力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专职书法篆刻教师悉心钻研、拜师求教,提高专业素养,作品屡获大奖,被市级乃至国家级展览展出和收藏。在优秀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成绩优异,数十幅作品参展,获得区、市,乃至全国等第奖百余项,在庆祝建党百年以及国庆节期间,还举办了“印记中国”师生篆刻展。

图片

图片

在这里,篆刻艺术是贯彻“双减”政策、落实“课后服务”的重要载体,也是小昆山学校推进“五育并举”、弘扬“传统文化”的抓手,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在校生活,助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极大拓展了学校的教育空间。

书篆拓画同韵 丰润学生童年

松江区中山第二小学在“和融行远,启慧养正”的办学理念下,融合学校优质资源,构建“水墨怡情,国粹留香”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内含“书法之韵”“篆刻之趣”“拓片之美”“国画之雅”“版画之乐”五大板块,通过拓展课和社团活动进行普及和兴趣特长培养,从而弘扬中国文化,烙刻中国文化印记,培养具有“融慧”文化特征的“融慧”学子。结合“双减”要求,此项目融入学校“动心体验活力时光”课后服务时段,让“申时校园”增添了一份雅趣与欢乐,激荡着文化认同与自信。

图片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上海市‘篆刻进校园试点校’”建设,学校依托现有资源,面向五年级全体学生开设“篆刻”特色拓展活动,旨在普及篆刻艺术,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感受金石文化魅力,提升民族自豪感。

图片

学校为有篆刻兴趣的孩子开设篆刻社团。“抱朴篆刻社”以篆刻小常识、经典印章临摹、简单印章创作为主要课程内容,让学生学习中国印章的起源与篆刻艺术的形成,探讨印面设计、篆书书写、边款艺术等内容,使学生受到系统的技艺训练和深刻的艺术熏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绘画能力、欣赏能力,锻炼观察力、专注力、意志力,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德育于美育之中。

图片

学校因时制宜组织学生参观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举办的篆刻巡回展,进行技法讲解。社团老师创新印蜕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篆刻小常识竞赛,开展书法、篆刻、拓片综合活动,进行简单肖形印创作,讲解闲章和藏书印的故事,丰富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组织学生用篆书书写春联,与家人分享学篆刻的成果及喜悦。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了课后服务的质量,让学生感受到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拓展教育活动的丰富性带来了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丰富性。在“双减”背景下,以课后服务“动心体验活力时光”为载体,每个“融慧”学子在活动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在成长中获得喜悦。


素材由区教育局提供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