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万事须自为,上海高校青年,用行动践行承诺……

来源: 第一教育

作者:白羽

时间:2022-05-11 09:29:17

5月10日上午10时,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上海各高校组织青年党团员观看直播,青年们纷纷表示,要树立远大目标,自立自强,从我做起,积极行动,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期望,矢志不渝传承红色基因,步履不停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疫情当下,为坚决打赢大上海保卫战,上海各高校的青年党员、团员勇担使命责任,奋斗在防疫、科研与志愿服务的第一线,用行动践行承诺。

图片

复旦青年:平常小事,最是动人

复旦大学实行封闭管理期间,在校园抗疫任务艰巨的情况下,青年学生响应号召、迎难而上,勇于冲在助力抗疫、服务他人的最前线,为维护校园秩序贡献力量。

三餐搬运、运送物资、信息统计、协助核酸……这些事情实在算不上“惊天动地”。但在抗疫生活中,恰恰是这些平平无奇的事情让人感动。

图片

送餐车“嘎啦嘎啦”的声音,有人调侃是“开饭前奏曲”,那是送餐志愿者不畏烈日暴雨,护送的三餐;手持理发推子的,不一定是Tony老师,还有可能是多才多艺的后勤志愿者,奔波于校园各角,甘为支持机器运转的齿轮。

复旦大学封闭管理以来,复旦大学21级管理学院何家明同学先后报名参与了东区虚拟通道维护、园区送餐、楼内理发等志愿服务,力所能及的为身边同学提供帮助。在经过报备的前提下,偶尔他还会放飞自己的无人机,用这双天上的眼睛为封闭在寝室的同学们带去久违的春日风景。

图片

作为对接着六个寝室的志愿者,复旦大学19级数学科学学院武亚辉每天的工作琐碎却不简单,七点半发早饭、九点发抗原试剂盒、十一点半发午饭、五点半发晚饭、六点发抗原试剂盒,还随时负责将相关通知第一时间传达到所负责的同学们。

作为一名安全志愿者,一名退役士兵,一名预备党员,复旦大学18级材料科学系苏比·艾合买提同南区的16名战友们组建退役士兵服务队,随时等候学校安排提供保障服务。他还报名参加园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同时担任17号楼副楼长,搬运防疫物资,协助辅导员开展楼宇网格化管理,在分发餐食、清理垃圾、检查卫生、通知核酸检测等等细微的工作,他还与班级党章学习小组成员一起组织了“自律学习打卡”活动,缓解同学们压力的同时也帮助大家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图片

交大青年:2万人次志愿者

自3月9日上海交通大学进入闭环管理状态以来,上海交大校团委共组织20000余人次志愿者参与到闵行校区运营保障的方方面面,累计服务时长超60000小时。

当上海疫情防控面临大考时,交大青年化身“党员红”“天使白”“守护蓝”,奔波在疫情防控和志愿服务的第一线,让青春在志愿中闪光。

图片

“我是楼层长,有困难请找我!”封控期间,交大校园里涌现出一批“新力量”——“楼层长”。作为志愿者,每层楼一位,她们是封控宿舍楼内的“大白”。

在读博士刘彦君是交大医学院东7楼15层的楼层长,封控一个月以来,一日三餐,同楼层18间寝室,45位同学的每一份饮食,上千份蔬果,百余瓶洗手消毒凝露和配套卫生湿巾等防疫用品都有她分发、传递的身影;为及时掌握楼层同学的健康情况,她每日精准统计,累计上报了450余份抗原检测结果。工作繁琐,责任心很重要。由于人员多,物资也多,她认真、细致、快捷,没有出现过任何纰漏。

图片

疫情下,交大青年毫不懈怠,科研、志愿两不误。穿上防护服,她是激流勇进的抗疫志愿军;脱下防护服,她是潜心学术的科研工作者。她是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2019级博士生刘勋菊。

作为学生辅导员,她主动报到,成为楼栋副楼长,承担日常工作。作为学生党员,她积极响应号召,成为核酸检测志愿者,站在校园防疫的最前线。

每当志愿服务结束换下大白服,她一刻不敢停歇,迅速投入研究中。宿舍隔离期间,她撰写投稿高水平论文2篇,申请立项2项校级科研项目。农时不等人,四月正是果园春耕春管的关键期。她时刻牵挂着农场的樱桃树,于是在校园疫情整体向好后,她立即申请前往校内农场进行果园春季管理:浇水,施肥,除草,疏花蔬果,用心养护全组所有师生的400余株樱桃树。

图片

同济青年:语言“大白”上线

如果你是一名在沪外籍人士或是一名社区防疫人员,手机扫码进入“上海志愿者公益语言应急服务”活动群,下载“Trans On”APP,选择所需要的语种,系统就会在2分钟内为你自动匹配到相应语种的翻译志愿者,免费提供即时专业的翻译服务,就像是为你配备了一名7*24小时在线的“随身翻译官”。

图片

近日,一场主题为“语言大白守‘沪’行动”的外语志愿者公益服务在上海全市范围内正式启动。该公益服务由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同传平台“Trans On”、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牵头,联合上海17所高等院校的外国语学院和高级翻译学院共同发起,发动各语种外语专业人士在线注册成为志愿者,为在沪外籍人士和社区防疫工作人员提供无接触式的“云端”多语种即时应急翻译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疫情特殊时期不同语言文化相互交流沟通中的语言难题,从而为上海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上海有大约21万来沪外籍人员,他们分散在普通小区、国际社区和涉外区域,因为语言沟通不畅、政策掌握不熟和即时翻译服务的缺失,在与防疫工作人员的沟通中,容易产生困惑、误解,甚至冲突。”外语志愿者行动发起人之一、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人工智能语言研究院教授许文胜表示,当前,上海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如何有效弥补疫情下即时外语翻译服务的短缺,成为助力上海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重要课题。

图片

此次公益行动得到了各方的积极响应,汇集了沪上17所高等院校优质翻译人才资源,是外语翻译志愿者活动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上千名来自上海及全国多地的外语专业的研究生、教师、外籍专家,以及来自全球多国留学生纷纷在线申请成为志愿者。服务语种包括英语、德语、法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和葡萄牙语等。

同济大学学生志愿者、外国语学院德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毛炳儿说,“在一次线上服务中,我遇上一位德国友人在做核酸现场与一位中国志愿者沟通时遇上难题。在大概了解了两人的诉求后,就开始进行翻译。通过这次翻译服务,外国友人对上海的防疫政策以及物资供应机制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情绪也缓和了不少。”

华东师大青年:未来教师“云陪伴”

“作为一名师范生,未来的人民教师,我们有责任助力抗疫一线工作人员,解决孩子们学习生活无法陪伴的后顾之忧。”作为华东师范大学服务上海抗疫人员子女线上“云辅导”志愿者的一员,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2020级数学专业杨瑞的陪伴对象是一位四年级的小朋友。

这个小朋友是个科幻迷,当他第一次听到杨瑞讲述数学上简单拓扑、多维空间的时候就被深深吸引住。杨瑞也深受鼓舞,详细了解小朋友的学习生活情况,为他定制“专属陪伴课程”,分享物理、生物方面更多的奇思妙想。在认真细致的备课中,他将线上辅导与心理陪伴相结合,通过一堂堂有趣的实验、一张张生动的图片,让课堂焕发生机。小朋友听得有滋有味,不舍得下课,杨瑞也常常惊叹小朋友丰富的知识量和发散的想象能力。

图片

“他的母亲是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我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为他的生活带去更多温暖的陪伴。用心陪伴,静待春来。”这是杨瑞在云陪伴过程中发出的感悟。

身处封闭的华师大校园,“大白”“小蓝”青年志愿者为校园防疫默默付出。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2019级中文朱晨燕同学负责片区门岗,牢牢守护着片区间的安全。与此同时,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2019级物理专业辛玥同学和2020级化学专业黄友同学则分别作为楼层长和消杀志愿者,为校园疫情防控献一份力量。

从清晨六点到夜里十点,朱晨燕和她的伙伴们在片区门岗的点位上恪尽职守,严格记录着进出区块的所有人员车辆。烈日似火,他们忍受闷热不适坚持在岗;暴雨如注,他们坚持收整门岗所有物资后再去避雨。他们在自己小小的岗位严谨细心地工作,保障了整个区块的正常运转。

为了能让同学们吃到热腾腾的饭,为了提高浴室洗衣机的使用效率,辛玥经常挤压睡眠时间考虑楼内的排班方式,她想让同学们生活得更加舒适。

图片

黄友和他的消杀志愿者搭档一丝不苟地执行消杀任务。环境消杀是抗疫关键,志愿者必须要对所有死角严格处理。“哪怕做到百分之九十九也是百分之零!”黄友时常这样提醒着自己,他知道肩上的重量不是几斤重的消杀工具,而是保护同学们健康安全的重担。

上海师大青年:立志成为教育奋进者

近日,共青团中央作出表彰决定,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20级硕士生郑润廷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90后青年郑润廷,现任班级团支部书记一职。曾任东莞市团代表、学联主席、校学生会主席,并获“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在科研方面,积极参与各项课题,已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从学联主席到团支部书记,郑润廷同学始终将“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作为自己的工作核心,以思想引领支部成员点燃爱国热血之心,发挥榜样作用,凝聚青年智慧和力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图片

经过他富有成效的工作,本科期间所属校级学生会获“广东省优秀学生会”表彰。研究生期间所属班级团支部与管理系教工党支部紧密联系,党建带团建,点亮青春红。同时作为学院研究生代表,在校研究生代表大会召开期间,认真编写、审校材料并作发言,以“青春之我”回应“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以蓬勃向上的姿态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以庶竭驽钝之心律己”是郑润廷同学对于专业学习的态度。本科期间多次荣获学业奖学金的他,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同样以学为先、扎实基础。立足上海师大这片梦想的天地,承载教院浓厚的学术氛围,他积极申报各类各项学术研究工作,参加多项教育部、教委课题,撰写研究报告等材料约20万字。目前已见刊学术论文3篇,其中CSSCI一篇。深耕专业,匠心筑梦,他将以成为教育的奋进者为己任,坚定前行的决心。

“要成为灯塔,先点亮自己,再照亮他人。”这是郑润廷同学的人生格言。他曾先后三次前往粤北山区韶关市支教、调研,服务时长数百小时,用脚步丈量红色热土,在行走中感悟精神伟力。

疫情期间,他冲锋在前,积极参加学校志愿者工作,协助核酸检测、落实楼层物资保障,在校园抗疫一线默默付出自己的力量。

图片

照片由学校提供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