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程媛媛
时间:2023-03-06 10:02:09
本网讯 (记者 程媛媛)正逢开学季,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连日来精心策划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开学第一课”,通过创新形式的“大思政课”教育全覆盖、立体精准开展系列教育引导活动,引领医学生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开启新学期新征程。
将“为人群服务”的大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党委书记开讲专题思政课、学生实践项目团队轮番“路演”……2月28日晚,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学生实践项目分享会暨“开学第一课”举行。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围绕如何正确认识疫情、坚定信心、奋发有为,为医学生们带来了复旦上医“开学第一课”。“同学们挺膺担当、同心抗疫,将实践行动投入到抗疫的重大挑战中去,书写下动人的战疫故事,展现了上医人的精神和担当。”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大家通过实践感知了担当、扛起了责任。”袁正宏回顾了三年来,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我国抗疫防疫极不平凡的历程。他谈到,三年来,上医人白衣执甲,奋战抗疫一线,累计派出抗疫人员13批次,共计医务人员1000余名;坚守科研一线,不断创新攻关,勇担责任与使命,积极为抗疫防疫做出贡献。在“大上海保卫战”中,师生们守望相助,用专业知识服务校园疫情防控,将抗疫战场作为最生动的育人课堂,共同度过了校园闭环管理的近100天,确保了校园的安全稳定。
活动现场,11个学生实践项目团队轮番登台,围绕弘扬精神、服务人群、实践调研等方面进行展示和交流,彰显了上医学子心系家国、勇担责任的风采。
项目团队代表分享后,袁正宏对实践项目进行逐一点评,充分肯定了医学生们的实践成果和思考感悟。他指出,通过实践,大家在深入了解中国农村、社会现状的同时,思考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通过实践,大家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篇论文就是“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大文章。他还向医学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向前展望,把握大好学习时光;二是提振信心,在考验中成长进步;三是努力奋斗,在奋斗中奉献力量。
今年是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60周年,雷锋精神滋养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永不过时。“开学第一课”的最后,袁正宏指出,大家分享的很多活动正是雷锋精神在上医的生动体现。他希望,医学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把雷锋精神播撒在祖国大地上,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青春绚丽之花。
共话大医精神,感悟大医精髓
3月2日晚,复旦上医明道楼二楼报告厅座无虚席。著名作家马伯庸携新作《大医》做客复旦上医文化讲堂暨第二十期枫雅讲坛,带来“虚构与史实——文学视野下的近代医学钩沉”专题讲座,分享他在《大医》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并与医学史专家、同仁、医学生等共话中国近代医学往事,探讨何为大医精神。
马伯庸是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文学新人奖得主,致力于“考据型历史小说”的探索。马伯庸的新作《大医》与复旦上医渊源颇深。从他在2017年因参观华山医院院史馆萌生创作动机,到前期调研与写作期间走访华山医院院史馆、旧档案库,这部作品的诞生就与上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书中主要情节的发生地——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正是如今华山医院的前身,书中提及的颜福庆、沈克非、朱恒璧等诸位医学大家均是上医先贤,他们在动荡的年代里以精湛医术为人群服务,他们以言传身教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上医人。
马伯庸在讲座中分享了一系列妙趣横生的医学往事,并向医学生们解读了尘封档案背后一以贯之的大医精神。
“大医精神其实和‘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上医精神一脉相承。”马伯庸以1910年发生的上海鼠疫为例,当时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今华山医院)派出医护人员深入百姓,开展疫情防控指导,最终有效控制了此次疫情。“防疫不只是科学,更是社会学。这一事件展示了中国公共卫生的源头核心理念,就是要充分考虑百姓的心理。上医提倡的‘为人群服务’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理念。”
马伯庸在后记中写道:“在调研和创作过程中,查到了太多值得起立致敬的真实人物,也看到了太多值得浓墨重书的事迹。”比如,“想写写上医前辈汤飞凡,他在抗战期间极艰苦的环境下,奇迹般地研发出了中国第一批青霉素。”讲座现场,马伯庸分享了这段往事,作为中国第一代医学微生物专家,1944年,汤飞凡当时在昆明一处简陋的实验室内,带着几个学生,手头只有十几根试管和一个锅炉。他们绞尽脑汁地用各种土办法,来解决设备匮乏的窘境,克服重重困难研发出中国第一支盘尼西林(青霉素)。
“‘为人群服务’正是心怀大医之心,多站在患者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座的都是未来的白衣战士,希望大家听了前辈们的故事后能对自己的责任和定位有更清晰的认识,更多一份医者的责任感,让大医精神在上医始终薪火相传。”马伯庸表示。
在随后的圆桌论坛环节,马伯庸和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高晞、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副院长杨震,华山医院院办副主任唐弘等医学史专家和同仁对谈,并与现场医学生交流互动,共话大医精神,感悟大医精髓。
高晞表示,希望医学生们打开视野,看到医术之外蕴含的历史人文情怀,“‘为人群服务’是扎根在每天日常之中的精神力量,相信在座的医学生中会走出很多未来的‘大医’!”
杨震表示,每个时期都需要大医精神的引领支撑。尤其在当今时代,更需要形成群体的力量。对于医学生而言,长期的积淀尤为重要,希望更多的医学生能感悟并传承大医精神。
唐弘表示,自建院以来,华山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始终坚守大医精神和红十字初心,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像前辈们一样勇敢、坚定地站出来。他希望医学生们能在积累中沉淀,在历练中成长。
据悉,在开学后的一段时间,复旦上医还将组织更多精彩的教育引导活动,包括开展一系列主题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结合学情调研,关注学生学业发展,加强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做到教育引导细致精准、校园活动勃勃生机、育人队伍齐整协同,推动“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落实落地,让学生在如常的校园里更好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