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行动、红色记忆、分享交流,今天上海约220万中小学生和幼儿迎开学第一天
品德行为教育融入开学第一课第一餐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许沁 龚洁芸

时间:2023-09-01 09:13:03

今天,上海约220万名中小学生和幼儿迎来开学第一天。新学期开启,开学第一课是每年开学的重头戏,光盘行动、红色记忆、分享交流……各中小学精心设计了开学第一课,让孩子们在体验参与的过程中迎接校园新生活。
      一顿午餐的德育课题
      班级有光盘行动队 校园设实践三件套

      即将到来的集体生活,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中午一起用餐成为他们期待已久的快乐时光。如何实现光盘不浪费?许多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饮食教育和劳动教育,节约粮食从娃娃抓起、从餐桌抓起。
      在竹园小学(张杨校区)的开学典礼上,大队部结合食育光盘主题,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通过诗词吟唱、手势舞等,帮助小朋友了解粮食来之不易,养成珍惜粮食的习惯。一年级小朋友将在自己的开学礼物“玩转校园空间定制棋”中,找到“让我们一起来光盘”的小任务。
      二(1)班学生沈于庭的爸爸沈晨精心制作了PPT,开学第一天,他化身客座教师,给孩子们上一节好看好听、有颜色有味道的光盘行动指导课。“我会告诉孩子们不同食物各有什么营养,不挑食才能长得高高壮壮。”沈晨说。
      在认识校园的开学第一天“打卡”活动中,有一个精心设计的创意关卡:以小队为单位,孩子们将自己设计创作“光盘行动”儿歌。小伙伴们互相督促、互相提醒,人人争做“光盘小先锋”。“一顿午餐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德育课题。新学期,我们以‘光盘’作为德育主题活动,联动学校、家庭、社会形成育人合力,帮助每位学生养成光盘不浪费、健康饮食的好习惯。”竹园小学校长娄华英说。全校每个班级还成立了“光盘行动队”,队长每天检查小朋友的餐盘并做好记录,一周一总结。连续五天光盘的同学,能得到一枚“笋芽章”,表现突出的班级还能赢得“水滴章”。
      新学期,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友爱实验中学新开高中部。校园里,“节粮桶”“打捞杆”“清洁包”已成为创新劳动实践的“三件套”。“节粮桶”设在学校食堂,午餐过后,由学生担任的自主管理员将剩菜剩饭进行称重、记录。坚持每天记录、每周反馈,“剩饭过秤”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节粮意识和参与兴趣,从而涌现出更多“光盘侠”。学校还设置了“四个一”学生劳动项目——坚持一项家务劳动、负责一个劳动岗位、参加一次公益劳动、体验一项职业劳动,还发布学生劳动清单,为学生家庭配送厨房“清洁包”,鼓励学生参与家务劳动。而坚持了20多年的“浦江志愿打捞”,已成为常态化开展学生社区志愿公益劳动的平台。
      沪上不少学校为“光盘不浪费”动足脑筋。考虑到个别孩子胃口小,吃不完,普陀区武宁路小学采取“按需取饭”的方式,每个班级另外增加饭盒,用来给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添饭,班主任也会提前告知食堂,满足每个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在这些人性化的举措中,融入了饮食教育和劳动教育,“按需取饭”的主要目的是不浪费粮食,而不是纯粹的“少吃”。对此,很多家长表示赞同,认为每顿吃多少确实因人而异,孩子长身体时该吃的还是要吃,关键是如何吃饱吃好又不浪费。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有的孩子挑食严重才导致浪费,饮食教育很有必要。当然,也有家长提出,想让孩子光盘不浪费,更需要食堂把饭菜烹饪得健康又美味。
       上好开学思政第一课
      寻找珍贵的老档案 致敬暴雨中的英雄

      今天,格致中学一堂与众不同的第一课开讲,讲述故事的是上海市档案馆利用服务部副主任、“红途讲师”张姚俊和格致中学历史老师虞云飞。他们带来的是上海市中学教育界第一个青年团组织成立的故事。
      这次分享,源于格致中学和上海市档案馆的一次“共同寻找”:格致中学即将迎来建校150周年,在市档案馆的协助下,经过回顾校史、研究史料、查找档案等努力,最终找到了《格致中学关于1949年9月至11月份建团的总结报告》这份珍贵的老档案。报告写于1949年,共有16页,详细记录了格致中学建团的过程,分析了其间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同时总结了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相关经验与收获。经过市档案馆专家团队的悉心修复,这份老档案得以在这个新学期与广大师生见面,成为格致学子们走进校园、了解百年校史的“第一课”。精彩的“双师”课程结束后,这份老档案的复制品将留在格致中学,陈列于校史馆,成为学校的珍贵史料之一。
      长宁区适存小学的开学第一课以“新时代的‘红’”为主题。四(5)班的同学们将一边讲述暑假小队活动,一边带大家通过屏幕“走”进钱学森图书馆、认识钱学森。钱学森图书馆收藏保存了珍贵文献、手稿、照片和实物,全面展现了他的科学成就、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
      暑假里,多地遭受暴雨袭击,灾难面前,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见证了中国力量。适存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第一课,以感人至深的朗诵,致敬暴雨中的英雄。“将把这份感动带到生活中,汇聚成一次次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一位同学说。
      嘉定区武宁路实验小学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新启程”为主题,开启富有教育意义的开学第一课。7月底至8月初,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河北涿州作为我国出版业库房和物流主要集中地,损失很大。武宁路实验小学特级校长孙纳新为全校27个班级送出27份特殊的礼物——涿州书库儿童类图书“加油包”,这些书是从当地一些书库紧急抢救出来的,打包成儿童图书盲盒的形式,希望减轻损失。
      开学前,该校向全体同学发布了“创意荐书征集令”,邀请同学们用独特且富有创意的方式,向大家推荐一本暑期里最喜欢的书。小小“创意荐书人”将通过一本本书籍,带着全校师生穿越历史的长河,徜徉于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中。孙纳新说,书是记录人类文明与智慧的载体,希望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校园里不仅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更要培养孩子们“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责任感,让大家带着热情与对社会的关心,一起开启新学期。
      用脚步丈量大好河山
      回顾特别暑期作业 分享研学旅行足迹

      暑假里,许多同学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所以开学第一天,一些学校设置了故事会——同学们分享暑期见闻,讲述研学旅行的经历。
      开学前,武宁路小学发布征集令,全校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参与分享假期中的有趣经历:在大别山追寻红色足迹;跟着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学传统文化;去爸爸上班的调度室进行职业体验;钓鱼、抓螃蟹享受野趣;通过合理作息、积极锻炼“减肥”成功……这个暑假,孩子们赏壮美山河,品传统文化,读书香中国,看缤纷世界,拓宽视野,收获成长。开学第一天,孩子们向同伴分享充实又有趣的假期时光,通过这场沉浸式互动,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践中的思与行,把对生活的热爱转化为开启新学期的正能量。
      在适存小学,孩子和家长以亲子组合,展示“夏日行走足迹”。不少小伙伴外出游玩,在旅途中感悟祖国的变化与发展。三(7)班的徐子豪和妈妈走进大西北,看青海湖水天一色,观洞窟壁画精美绝伦,享用了一顿古代文明的视觉盛宴。他们的分享,让大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
      在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小伙伴将分享、交流、回顾不一样的暑假作业。回母校看看校园,全家一起回忆当年的学生生涯,了解爸爸妈妈的成长经历,听他们讲述当年的校园生活……跟着爸爸妈妈们回母校,是孩子们特别的暑期作业。
      有的同学来到父母曾经就读的小学,聆听他们儿时的趣事;有的跟着父母去参观他们曾经就读的中学,感受努力学习的劲头;还有的走进大学校园,父母的成长之路也为孩子们树立榜样,更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三(6)班的陈悠慈准备和小伙伴们分享的是和妈妈一起回大学的旅程。她说:“暑假里,我跟着妈妈回到她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在那里,我感受到了民族自豪感和科学精神,希望以后也能和妈妈一样为了实现梦想而努力学习。”
      如何推动一个中国品牌发扬光大?配合充满节奏感的音乐,卢湾一中心小学的小小代言人轮番出场。虽然头一次当代言人、第一次拍“广告”,孩子们乐在其中。暑假里,孩子们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中国品牌,了解品牌史、品牌理念、产品制造工艺等,拍成小视频,做一次“小导购”,带领大家了解更多中国品牌。开学第一课,他们将向伙伴们推荐自己在暑假里学习、探究的中国品牌。“暑假里,我们小队一起去吃了上海本帮菜,了解了好多上海老字号的招牌菜:响油鳝丝、糟香毛豆、本帮酱鸭、酒酿圆子……好吃又好玩,这样的暑假作业太让人喜欢了。”
      “暑期实践和开学分享活动,在思考如何推动中国品牌的同时,也让孩子们了解了中华文化。虽然一个视频对于推动一个品牌的发展可能力量微薄,但是孩子们在构思、设计视频时对中国品牌产生的兴趣、对历史文化产生的好奇,是非常宝贵的。”卢湾一中心小学学生成长中心副主任施佳乐说。传播中国品牌,弘扬中华文化,将中国人自己的品牌发扬光大,孩子们都用心去做了这份暑假作业,开学后交流,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将得到更多提升。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