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龚洁芸
时间:2023-10-17 10:04:31
10月15日,周日。秋日阳光下,卢湾高级中学和卢湾中学的校园里热闹非凡——在学校迎来建校70年生日的日子里,各届校友汇聚在母校,回忆自己的青葱岁月。
在这场纪念大会上,十多位“明星”被邀请上台,接受最热烈的掌声:这里,有白发苍苍的长者,有意气风发的中坚力量,还有许多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他们是学校各个时期的科技辅导员。作为一所以科学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学校,他们是学校的中流砥柱,接受最热烈的掌声。
早在2001年,卢湾高中就结合教育改革的要求,继承和发扬理科教学和科技教育方面的优势,提出“培养有高度科学素养的高中学生”,开始实施“加强科学教育,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办学实验项目。
22年来,卢湾高中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校长何莉介绍说,卢高对标国家课程标准,融汇本校科学教育的强势优势,打造了一座层次丰富、类型多样、包含近百门的课程宝库:人工智能课程群,引领人机交融新纪元。学校以“AI”为核心,开发“基础、学科、城市、情感、审美、创意”六大领域,学生在无边界的人机贯通学习中,形成胜任AI时代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有了学校搭建的广阔平台和空间,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也是佳绩频传,迄今为止,学生共荣获世界级科技创新等奖项21项、国家级奖项76项、上海市奖项652项。16人次获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称号、2名学生获得“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及提名奖、2名学生获得国际太空组织以其名命名小行星的殊荣、4位同学获得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的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意味着卢湾高中的科学教育探索适应了学生个性化、多层次的科学素养发展需求。
除了学生勇于探索,学校还有一支愿意拥抱新技术,希望利用新技术改变教育的教师团队,生物学教师詹琪芳就是一名科技类创新型老师:生物学是非常注重实践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体验科学家的发展之路,教材中穿插了大量的验证型和探究型实验,但涉及到的器具繁琐、操作复杂,很多学生前学后忘。这引起詹琪芳的思考:如果能把这些仪器合并起来,设计出一款多功能的教具就好了。于是,她开始潜心钻研,前后设计、改进了多个版本,最终设计开发出了一款多功能教具,学生通过简易拆装组合,就可以进行7个种类各异的实验。这一创新发明让学生们觉得非常方便快捷,也真正实现了创新改进教学,获得了第37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教制作类的一等奖。
回溯学校的科教历程,两位老校长李昌群和唐关胜感触颇多。在他们看来,科学素养的培养是贯穿于学生终身的特质,科学教育的终极意义是学生的受益成长。
今年,卢湾高中和卢湾中学两所学校共同组建了科学教育导师团,聘任一批院士、科学家们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学校科学教育导师团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先生为两校学生送来励志寄语,亲切鼓励卢湾学子勇于质疑、敢于探究,勇敢探索科学这一充满挑战的领域。
开启科学教育探索之路22年来,学校已经打造了自己的科学教育特色,如今,这些经验将向卢湾学区内的其他学校辐射。今年6月,《卢湾学区推进科学教育一体化实施方案》正式发布,该方案致力于推动学校间资源共享、互助合作,实现联动发展,努力打造卢湾学区科学教育共同体,为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和终身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