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微信号
时间:2023-11-24 11:00:45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2日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分别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5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4人。其中,上海高校产生了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和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称号,院士制度是党和国家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导向,凝聚优秀人才服务国家设立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次增选后,我国院士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科分布进一步优化。
据悉,本次两院院士增选名额进一步向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和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倾斜;向为国防和国家安全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倾斜;向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并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倾斜。
本次增选工作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进一步强化对候选人的多方位审核,并进一步健全监督体系,切实把好院士队伍“入门关口”,维护院士称号的学术性、荣誉性、纯洁性。
上海高校7位中国科学院新当选院士的科研故事,和小育一起来看↓↓
2023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
(上海高校)
(共7人,分专业学部按姓氏拼音排序)
上海交通大学丁洪
新征程上又有新的“科学梦”
他是美国物理学界第一位全职回国的正教授,2008年回国之初,他便怀揣关于大国重器的“三个梦”。如今15年过去了,2023年中国科学院新科院士、知名凝聚态物理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丁洪直言,“目前,基本已经梦想成真。”
丁洪规划的三个“科学梦”——“梦之线”,建设一条多项技术指标世界领先的光束线站;“梦之环”,建设世界上亮度最高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梦之城”,建设怀柔科学城。
丁洪说,自己是个特别爱造梦的人,爱追逐有挑战性的事情。犹记得2008年,他回国那阵,正值一种新型高温超导体——铁基高温超导体被发现。高温超导体就是在临界温度提高的情况下具有超导特性的材料。他就将目标锁定在此项研究上。
经过日复一日的实验,丁洪率领团队利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技术,发现了铁基超导体中依赖费米面的无节点的超导能隙,被国际同行认为是对铁基超导体s-波对称性的建立具有奠基性意义的工作。
科研领域的国际竞赛,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体现的往往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15年来,丁洪团队在量子材料和量子计算领域产出了多项具有国际重大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
他的同事说,“老丁这个人,只要实验装置一开始运转,几天几夜待在实验室里不出来,那都是家常便饭!”可丁洪却极少提及自己在科研中的艰辛和困难,他总在感慨自己科研之路到目前为止都很顺利,即便是在高温超导体研究、发现外尔费米子、马约拉纳零能模的存在等这些国际性物理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也总是云淡风轻地道一句“运气不错”。
2022年,丁洪回到母校任职,成为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讲席教授。丁洪说,新的环境带来新的挑战与动力,在新的征程上,他又有了新的“科学梦”,即“梦之所”,把李政道研究所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国际化前沿物理中心。
加入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后,丁洪还做了一件事,发布了长期有效的博士后招聘。“我十分欣赏有持续强烈科研热情的年轻人。”面向未来科研力量,丁洪说,应该更加把资源向青年科研人员倾斜,完善容错机制,尤其是针对大型科研项目,鼓励年轻人发挥创造力,此外,还要不拘一格用人才。
复旦大学沈维孝
科研需要持之以恒的专注
他是顶尖的数学家,也是被学生评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本科生专业基础课老师,复旦大学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沈维孝今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说:“今后我将不仅专注于动力系统研究,还会立足基础研究,在数学领域做更广阔的探索。”
沈维孝长期从事基础数学中动力系统理论的研究,他的工作被同行评价为深刻且富有原创性和影响力。2001年在日本东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他曾在英国、中国、新加坡等地的高校任职。
“任何一门学问,要入门,都需要热情。但要做到一定深度、高度,就需要持之以恒的专注。”在他看来,科研需要三年五载甚至更长时间专注于一个难题并最终解决,是一个水滴石穿的过程。他也在自己的学术生涯中一直实践着这一看法。也正是因此,他在低维动力系统的研究中获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发表在顶尖数学期刊上。他的研究工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引用,还引发了许多后续研究。
他与合作者彻底解决了长期悬而未决的公开问题——实一维双曲系统的稠密性猜想,不仅在“实一维情形解决了Smale的猜想”,也为更一般的Palis猜想的解决“开辟了道路”,被菲尔茨奖获得者斯梅尔列为“21世纪最重要的数学问题之一”。
对沈维孝而言,教学和数学研究都是长期坚持的事业,也是伴随人生路上最重要的兴趣与爱好。他认为,教学是科研的基本功,上课过程是知识的锤炼、表达的锻炼,教学能力的提升不仅对培养数学人才有重要意义,而且学术科研和论文写作都会受益于此。
在繁重的科研工作之外,他每学期都会为本科生开设《实变函数》《复变函数》等基础课程。他办公室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块密密麻麻写着数学符号与运算过程的大黑板,“这是为本科生答疑时写下的。”他说。因为课间十分钟往往不够为学生答疑解惑,所以每次下课都会带着学生转战办公室,直至问题解决。
沈维孝的板书被学生称为数学课堂上的风景线。他坚持认为“清晰工整的板书才能将数学推导过程展示得细致深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课程内容虽然早已烂熟于心,沈维孝课前总要重新思考,收获新的理解。“只有不停地从各种不同角度理解,在脑海中筛选新的研究方法,才有可能适应各种类型的学生,把课上得更好,相对来说更生动一些。”
复旦大学彭慧胜
成果是走通的路,很多没走通的路同样有价值
“我的成果没有什么可说的,科研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你们看到的成果是我走通的路,其实我和学生一起走了很多别人没有走过的路,那些没有走通的路也很有价值,有些我们还在继续尝试。”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面对采访,并不愿多谈自己的成果。
虽然他带领团队通过十多年研究完成的高性能纤维锂离子电池规模化制备、自主研发全柔性织物显示系统等成果不仅登上《自然》等顶刊,还完成了产业化进程,但他说:“我想再花30年做好的科学,在科研上实现重大突破。这是我们科研人的追求。”
彭慧胜长期致力于高分子纤维器件的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纤维状能源与电子器件的研究思路,开发出系列纤维材料与器件新产品,部分产品已实现工业应用,推动了高分子材料化学领域的发展。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领衔的成果入选2021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2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等诸多荣誉。
彭慧胜博士毕业后曾在美国一家国家实验室工作。工作任期结束回国到复旦大学任教第一年,因为没名气,没有学生愿意报考他的研究生。彭慧胜就给那些没报考他、但被其他组拒绝的学生打电话“推销”自己,甚至联系物理系“落选”考生,“我是刚起步的青年教师,可以和你一起做实验,认真手把手教你,一起写论文,我的方向可能会很有前途……”于是,他有了第一批研究生。
招到学生,又经历经费难题。彭慧胜记忆犹新,他每月的工资和积蓄都拿出来给学生发津贴,“因为我还有收入,学生比我更困难,只有当你尽量把困难留给自己,集体才会有凝聚力,大家才会拧成一股劲去做那些值得做的事”。
回看自己的科研经历,彭慧胜坦言,身处复旦,不管想做什么都能得到指导,只要你想认真做事,环境就会给你正面的反馈,“我得到过很多老师的帮助,当我努力不辜负他们的期待,并取得一些进展时,逐渐形成良性循环,进步更多。”
华东理工大学朱为宏
以化学基础研究推动“变色”产业发展
“从事基础研究,我们永远要对自己的研究不满足、提出新要求。”2023年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朱为宏教授,致力于光敏化学产品工程研究,并取得系列创新成果。
朱为宏用“光之所致,超越所见”总结自己的研究。他解释,“光之所致”指光的非接触快速响应;“超越所见”指的是希望在功能上予以突破。他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迄今已在《科学》《自然》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340余篇,被引用2.4万次,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在他看来,“高端产业化应用与基础研究密不可分。要提升产业化应用,就要从源头——基础研究上去突破,在‘从0到1’这个阶段突破,因为基础研究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
朱为宏坚持,“要先把化学的基础打牢,然后在不断的尝试中,实现光敏化学产品高端化。”朱为宏团队与龙头企业开展紧密合作,推动“变色”产业发展。目前,该团队已实现在包括荧光传感、高端防伪技术、变色眼镜、变色玻璃等光致变色产业链的一系列突破。他致力于发展新型光响应位阻型体系,构建了百余种光敏产品资源库,实现无底快变色、防蓝光变色、涂层膜变色等核心技术突破。
“面向国家应用需求、产品导向,我们探寻功能材料、产品工程中的基础研究难点,通过突破这些瓶颈提升产品材料的性能。”他还积极参与研发绿色节能新型光致变色玻璃,解决长期光热稳定性难题,为节能低碳、绿色发展的变色玻璃建材提供科技支撑。
“化学的英文是Chemistry,拆开来就是Chem is try。可以说,化学属于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它离不开‘尝试’。”这既是朱为宏的科研“秘诀”,也是他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方式。他时常鼓励学生勇敢尝试,在实验中提升自己。朱为宏还常常勉励学生,“科研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许多弯路,唯有在不断尝试中突破。”
同济大学高绍荣
坚持生命科学“长跑”,培育更多拔尖英才
胚胎发育、细胞重编程是研究细胞命运转变的两个核心体系,而表观遗传调控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基础研究的重点突破方向。瞄准世界前沿科学问题,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高绍荣勇闯无人区。迄今,他以通讯(含共同)作者在《自然》等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以第一完成人斩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奖项,研究成果入选世界十大医学突破和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早在学生阶段,高绍荣便下定决心要开启一场生命科学的“长跑”。加入同济大学以来,他带领团队利用早期胚胎发育和细胞重编程体系,系统解析了表观遗传修饰在调控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命运转变方面的分子机制,探秘生命发育和动物克隆的科学奥秘。
针对体细胞克隆效率低这一难题,高绍荣开展科研攻坚,揭示了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的表观遗传缺陷。他率领团队首次建立了不同发育命运的克隆胚胎的转录组动态图谱,通过纠正两个关键组蛋白修饰酶的表达缺陷,极大提高了克隆胚胎发育率与克隆小鼠的出生率。
作为教师,高绍荣更是不遗余力。从国外完成学业回国后,高绍荣没有忘记铭刻在心的重要使命——帮助国家培养更多尖端生命科学人才。心怀大我,教书育人,科研攻坚,科教报国,这始终是高绍荣恪守的信念。组会、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凡是实验室聚集的场合,都是他立德树人、以德施教的课堂。
了解高绍荣的人都知道,尽管他将每天的时间精确到分钟,但对学生从不吝惜时间,对学生的学业格外上心。在他的实验室里,无论学历、资历,学生但凡入学就要迅速进入科研状态,他会根据每个人的学科特长与兴趣爱好分配科研任务。“研中学,学促研”的教学、科研一体化模式,是高绍荣结合自身科研和成长经验总结并力推的,事实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常对学生说,“做基础研究就是要有使命感,要耐得住寂寞,不怕辛苦,还要依靠团队协作,整个过程特别考验人,也特别能磨炼一个人的精神品质。”
高绍荣坚持科学研究要始终服务人才培养,他还在课余时间主编专业教材《干细胞生物学》。他领衔的干细胞生物学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培养的学生中有20余人获国家、校级奖学金,多名博士后研究人员获得国家“博新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青年人才计划和项目资助。
同济大学翦知湣
数十年如一日,探秘深海未至之境
深不可测的海洋有哪些秘密?在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翦知湣教授眼中,这是研究的富矿。自小生长在内陆地区,他几乎把所有精力都倾注在海洋研究上,是我国海洋地质学领域的领军人之一。
他长期从事海洋地质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给出了多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2020年,他当选国际过去全球变化计划(PAGES)科学委员会的共同主席,是PAGES成立30年来任此职的首位欧美以外的科学家;他两次担任“深海勇士号”南海深潜航次的首席科学家,开拓了我国冷水珊瑚的古海洋学研究;他主持了30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西太平洋古海洋学和东亚古季风海洋记录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完善和发展了气候演变“低纬驱动”理论假说,挑战了气候演变理论的传统认识。
数十年如一日,他投身海洋强国建设,积极开展深钻、深网、深潜的科学研究。他坚信只有第一手的材料、第一手的数据,加上创新开拓的精神和开阔的思维,才能做出好学问。为此,他多次参加国际性大洋科考。2017年,翦知湣作为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第368航次的共同首席科学家,领导14个国家、60多位科学家开展南海大洋钻探研究。他首次报道南海北部蚀变玄武岩顶部夹层中晚始新世的深海相有孔虫化石,为南海的海盆张裂新机制提供了海相地层年代和古环境演变的关键证据。
作为教师,他坚持出现在教学第一线,由他主讲的“海洋地质学”“古海洋与古环境”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他不仅注重学生的基础理论培养,更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实践、科研”三位一体的培育模式下,翦知湣先后指导了5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毕业,培养了10余名博士后。在学生眼中,翦知湣总是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他不仅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培养学生踏实肯干的精神,还在支持学生成才方面不遗余力、不计个人得失,他指导的论文都以研究生本人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期间,他驻守校园,冲锋在第一线,带头为学生送餐,倾情守护学生平安。正因对学生毫无保留的付出,2022年,翦知湣被评为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
“是神奇的海洋世界吸引着我不停地探索,快乐便在于从未知到有知的过程中。”翦知湣说,对海洋的探索永无止境,他将带着这份快乐继续和学生探索未至之境。
上海交通大学张荻
做大自然的开拓者,做学生真正的朋友
材料的优异性能取决于其组分、组织和构型。如何通过精准设计、调控材料的构型来大幅提升同质材料的综合性能,是材料科学发展的趋势与难点。
2023年中国科学院新科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荻及其团队长期从事金属基及构型化复合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在复合设计制备、形变加工、构效关系及构型化调控等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并为我国多个重大工程创制了一系列的轻质高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成功应用于我国航天等高科技领域。
作为一名材料学家,张荻常说,要做大自然的开拓者,“向大自然学习也许是科研工作者做科研的最好途径。”
张荻认为,大自然在长达亿万年的变化过程中,各种生物进化出了极其丰富的生物分级结构来满足自身特殊功能的需求。而“师法自然”,是我国自古以来向大自然学习、获取知识技术的最直接、最根本的方法和手段。
目前,材料学中的新概念——遗态材料,正是源于自然界生物的启迪。张荻介绍,遗态材料是通过借用自然界生物自身多层次、多维、多结构的本征结构,经人工方法,变更其结构组分,制备出既保持其精细分级结构,又具备新功能的新型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
在这一学术思路引导下,张荻及其团队创制了一系列具有生物精细分级结构的高性能材料,如用寒带生存的蝴蝶做模板所创制的功能材料,大大提高了太阳光的吸收率,从而可用于指导光电、光热、光催化、光解水等光能源转化材料;利用热带蝴蝶的光反射响应特性制备出光调控材料;以植物叶片为模板制备的“人工树叶”材料大大提高了人工光合作用的效率。这些也为此后新材料的结构性能化设计提供了前瞻性思路、理论依据和实用途径。
值得一提的是,张荻还曾是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教书育人奖”一等奖获得者。自1988年在日本大阪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他便立即回国工作,扎根上海交大这片育人沃土。
“每位研究生的专业背景、专业基础、人生追求不尽相同。”张荻说,因此他对学生个人的发展目标与科研要求也因人而异。
张荻常说,要让每一位团队成员感觉到他的存在是重要的,在团队中有地位、有责任、有义务,更不可或缺。“在我的团队中,他们不是我的助手,而是一起进行科研的伙伴。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学术团队里充满信心,并度过充实而又富有激情的研究生生活。”
来源:文汇报
作者:李晨琰、姜澎、储舒婷、吴金娇
综合自新华社、中国科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