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英才 | 培养“硬核”人才、打造育人“金课”、坚守三尺讲台……走近这些教师人才

来源:上海市教委政务微信“上海教育”

时间:2024-06-21 08:18:11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近年来,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委人才办、市人才局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领教卫系统充分发挥人才集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作用。2023年,市委人才办启动实施“东方英才计划”,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聚焦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需求,聚焦基础学科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等重点领域,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在全市教卫系统遴选推荐95名教师人才入选东方英才计划教师项目,为加快建设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加强战略人才自主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东方英才计划”教师项目旨在选拔培养一批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领域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在教育系统和全社会享有较高声望、师德高尚、专业学术能力精湛、育人成就突出、师生群众公认、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各类优秀教师和新时代“大先生”。今天,让我们走近首批入选“东方英才计划”教师项目的高校专家人才,感受教师人才在服务国家战略、人才培养、科技攻关、打造团队方面的爱国奋斗精神。

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周烜

应用驱动创新 培养“硬核”数据科学与工程人才

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周烜教授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勇担教育科研使命,坚守教学科研第一线,在数据领域的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产出丰硕成果。

“从0到1”填补数据人才培养空白

2016年,教育部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华东师范大学从2017年开始招收这一专业本科生。作为数据学院副院长,周烜带领教师团队,依托与产业界的广泛深入合作,联合国内14所高校成立“全国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协作组”,开发了国内第一套以构建数据核心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一系列专业核心教材和线上课程,填补了国内数据专业建设的空白。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相关专业建设成果已被国内数百所高校借鉴和应用,辐射学生数十万。周烜牵头的《基于知识体系创新和培养模式改革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建设》成果获得全国首个数据领域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周烜在第4届全国高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教学研讨会上分享数据专业建设成果

应用驱动数据技术创新

秉承“应用驱动创新”的理念,周烜带领华东师范大学的数据库科研团队与金融、物流、广告等领域的企业开展广泛合作,深入理解产业界在使用数据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需求和痛点,在分布式数据库、云原生数据库、多模数据库等领域进行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在多个行业的真实场景获得应用。凭借务实的科研成果,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周烜接受央视采访介绍华东师范大学AI助教“水杉在线”

团队还积极将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自主研发的数字化教学平台“水杉在线:大规模个性化全民数字素养在线学习提升平台”入选教育部首批18个“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平台通过数据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习惯,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大规模、个性化教学。这一平台不仅在华东师范大学实现计算机基础教育全覆盖,还通过“新生数字素养第一课”等项目,惠及全国多所高校的10万多名学生,标志着数字素养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有效普及。

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万永菁

她化爱为诗、育梦成光,用心打造育人“金课”

在华东理工大学,认识万永菁老师的人,都惊诧于她娇小身躯里蕴藏的巨大能量——从教24年来,讲台上的她始终“有股使不完的劲”,以炙热初心照亮奋进之路。

“我喜欢当老师,没事就爱琢磨怎么讲课才能让学生明白。”万永菁希望传递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信念,一种态度,一种热爱专业、积极进取、努力攀登的精神。

万永菁讲授“数字信号处理”课程

专注教学,打造育人“金课”

前排就座率、抬头率、提问率、互动率……针对课程教学中的痛点问题,万永菁以学生为中心,勇于尝试应用数智化技术激励学生深度参与课程学习,关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相关的个性化指导,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综合性考核,把课堂氛围感拉满。

“数字信号处理”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万永菁却另辟蹊径,把钢琴曲跟信号处理相结合,将许多理论做成实例。目前,该课程已入选上海高校优质混合式在线课程示范案例集,并通过FD-QM认证,荣获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教学融思政、育才先育德”。万永菁创新设计“信号处理—力学笃行”特色教学内容并在“学习强国”上展示。她曾主持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获国家级和上海市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称号,负责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上海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教研一体,培育创新“种子”

万永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领域前沿知识,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并精心设计与本科课程教学知识点紧密关联且适合本科生探索研究的实践项目,构建新颖多样化的课程实践项目库,定制化设计项目要求,增强课程挑战度。

同时,万永菁还积极开展实验实践教学和创新育人工作,探索构建“课程实践项目”“创新实践项目研究”“学科与创新竞赛”的分层进阶式实践育人体系。

万永菁与学生们合影留念

“万老师的严谨与细心让我非常受触动,这种工匠精神值得我学习。”信息学院2021级硕士生李世家谈到。在大一专业分流时,他被万永菁的激情宣讲点燃,于是选择了信息工程专业,后又保研至她的课题组。

从初心来,奔初心去。万永菁始终坚信,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科书”。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曹东勃

田野阡陌笃学者 求真之路撑篙人

曹东勃是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15年的思政课教学科研实践中,他始终真心热爱、真情投入、真挚付出,协同推进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实践,深受学生喜爱。

曹东勃面向社区开展理论宣讲

贴近民生视角,践行实践育人

在思政课堂上,曹东勃将自己在上海、安徽、湖南等地农村累积300余天驻村调研的真情实感分享给同学们。在挂职国家级贫困县期间,他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汇聚成《红河边的中国》《在城望乡》等专著,并将亲身经历的脱贫攻坚鲜活案例带进思政课堂,让同学们切身感受新时代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曹东勃积极推进“田野思政”,多次带队上海财经大学育人品牌项目“千村调查”,指导学生团队获得挑战杯全国决赛一等奖、知行杯上海决赛二等奖等荣誉,将课堂教学向第二课堂延伸,以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

曹东勃投身脱贫攻坚战,用心用情开展教育扶贫

真诚赢得信任,科研教学相长

曹东勃通过创设“思政双师课堂”“上周·题外话”等平台,及时回应学生关切,将思政课教学与学生思想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

他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确保课程的前沿性和时效性的同时,高度注重课堂教学的知识含量和理论厚度,并针对青年大学生特点,推进教材语言转化,提高思政课教学生动性。“你感到有一种力量在拽着你回到‘事件现场’,他不是直接给你一个结论,特别是涉及一项政策、一个指导思想的来龙去脉,他会挖得很深。”一位听过曹东勃思政课的同学这样评价道。

多年来,曹东勃在高质量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先后出版个人专著10部共计270余万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获评全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全国首批高校网络教育名师、上海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等奖项。他始终坚信,思政课就是要讲清“轻舟已过万重山”背后的“事非经过不知难”,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姚尚建

心系乡村建设和城市治理的政治学者

“要考虑治理是否有可持续性——免费是最贵的,因为没有可持续性。有费用就会有要求,对村民也是一种激励。”今年5月,松江区叶榭镇东石村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因地治‘移’稻香安居”活动,围绕农村宅基地平移归并集中居住新型社区治理,相关职能部门、专家学者、村民代表畅所欲言。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姚尚建提供的思路与对策得到村民认可,“哪怕每人交一块钱物业费,都能实现积极性的提升和社区的转型。”

姚尚建在学术研讨会上发言

从政治学角度回答城市化问题

“社会科学工作者有着共同的使命,那就是解释、分析与预测社会现象和社会发展。”姚尚建长期从事政府理论、中国政府与政治、城市政治的教学与研究,研究著作获得了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

姚尚建认为,中国的城市政治学研究有其特殊之处和广阔发展前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治理应是中国政治学研究的核心议题。近两年,他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9篇,先后获批两项国家社科项目,出版《城市政治:正义的供给与权利的捍卫》《城市权利:公共治理的历史演进与角色回归》等专著。

将城市治理与乡村建设一起考量

一年调研10余次,姚尚建带着他的学生们用脚走遍了上海的远郊近村。“培养又‘野’又‘稳’的我们。”博士研究生陶青青笑称。姚尚建经常鼓励学生打破思维框架,要“野”是指敢于发现真问题;在学术研究和学术规范上,他要求学生从学术态度到逻辑论证要“稳”。

姚尚建带着他的学生们调研上海的远郊近村

近年来,姚尚建不断更新完善教学体系,用真实生动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培养学术兴趣。2023年,姚尚建主持的《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他的“执念”鼓舞了学生们,近百名硕博研究生奔赴各行各业,扎根一线,实实在在调研。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黄友初

立德树人担使命,三尺讲台守初心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友初,作为初等教育系主任和党支部书记,长期从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工作,从细处入手、实处发力,将潜心育人和科学研究放在首位,勇担立德树人使命,坚守三尺讲台初心。

黄友初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教师和官员介绍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

潜心育人,传递教育温度

黄友初每学期都承担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他时常告诉教学团队中的青年教师:“一样的内容、不一样的授课对象,感悟和体会自然不同,所以每次上课前都务必要‘重新’备课。”正是这份倾心投入,使得他的课堂教学效果颇佳,学生评教分名列前茅。他勇于探索师范生教育教学新模式,倡导推广面向师范生的“高校教师与中小学名师共上一堂课”活动。大学教师与中小学名师围绕同一主题共同备课、共同上课,融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于一体,为课堂注入新视角、新活力,受到广泛好评。

黄友初和中小学名师共同备课

小学教育专业是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系唯一的本科专业,有着深厚底蕴。黄友初带领全系教师积极投身专业建设,专业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了更有效培养职前教师,他深耕教育教学研究,发表教科研论文、获批课题立项,所授课程获评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一流本科课程,获得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荣誉,并于2021年获批市教卫工作党委“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躬耕教坛,弘扬教育家精神

黄友初积极发挥专业特长,助力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新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上海师范大学名师培养基地首席学科专家,他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一对一精心设计培训方案,帮助他们打造具有个人特色的优秀课例,切实促进名师综合素养的提升。

他还积极发挥示范作用,把上海优质教育资源送到中西部去。近年来,他多次远赴新疆喀什、四川甘孜州、阿坝州等偏远、高原地区,帮助西部中小学教师提升教学素养、提高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能力,为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久久为功、驰而不息。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刘振江

春风扶苗绽桃李 砥砺求索攀高峰

刘振江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育教学十余载,他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所需,矢志应用技术创新,让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同频共振。

刘振江向学生们展示生物模型

深耕讲台 授业解惑夯基石

从教以来,刘振江持续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支撑学校制药工程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他不仅教授理论课,也很注重通过实验课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他说:“只有手把手和学生一起做实验,才能发现学生的哪些知识环节是薄弱的,在理论课堂上再不断深化。一门好课是在理论和实验中反复打磨出来的。”

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刘振江投入大量精力,创建价值引领-应用导向-能力提升“三位一体”课程新体系、双师护航-工程范例-基地实践联动培养新机制,强化跨学科能力提质培养,并以第一完成人主持获得2022年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作为团队负责人,他不忘青年教师培养,指导团队青年教师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024年团队2位青年教师晋升为教授。

刘振江在学术研讨会上发言

步履不停 矢志不移勇创新

围绕国家战略和人民生命健康需求,在用科研更好服务国家与社会发展的路上,他一贯脚踏实地,不断突破。

聚焦生物医药先导产业中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刘振江长期从事天然产物导向的不对称串联环化反应设计与应用、新型氟烷基化及氟烷基硫化试剂的开发与应用等药物合成新方法的应用基础研究及新工艺的“卡脖子”技术攻关,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2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

坚持“应用导向,技术创新”的理念,刘振江带领团队探寻校企合作路径,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全氟辛烷是当前眼科手术用新型的重要眼内填充物,其关键核心生产技术被国外垄断,国内所需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他和团队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眼科手术用重水全氟辛烷的关键生产制备技术攻关,首创眼科手术用全氟辛烷还原自偶联清洁生产技术。该项技术荣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和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创新金奖,应用该技术生产的产品为数万名患者带来了光明。

素材由相关学校提供

责任编辑:陆芸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