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2024-06-28 15:11:40
6月25日,记者从上海市教委获悉,作为全国“双减”改革试点地区,目前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遍建立了作业管理办法和作业公示制度、出台全国首个《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指南》,约96%的教师参与课后服务,1万多名校外科普、体育、文化等领域专业人员进校参与课后服务。上海通过作业的改革撬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通过资源的盘活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作业改革撬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上海义务教育学校普遍建立了作业管理办法和作业公示制度,多数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上海精心研制小学语文等8个学科段的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试行),编制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相关年级的基础性作业,供师生免费使用,反响良好。
为促进幼小科学衔接、增强学习兴趣,上海逐步开发建设并在全市实施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引导小学主动对接幼儿园,科学延续与优化综合活动课程。比如,松江区九亭第四小学精心设计《伟大的祖国》主题式综合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
让课后服务成为学生成长“加油站”
上海在全面实施“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民心工程的基础上,从2021年秋季学期起,全面实施“5+2”(每周5个工作日,每天至少2小时)“作业辅导+素质活动”相结合的课后服务,服务对象从小学生延伸到放学后所有愿意留在学校参加课后服务的义务教育学生,基本实现学生“愿留尽留”全覆盖,工作日全覆盖。
同时,上海出台义务教育学校的课后服务经费补贴标准,不向家长收费,由财政予以保障。上海出台全国首个《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指南》,围绕课后服务活动内容的设计与安排、校内管理与保障、校外资源的利用等重点环节设计了规范性标准和针对性指导意见。
全国首创素质教育“大众点评”平台
上海积极整合各类校外教育服务资源,建设上海市学生素质教育优质资源平台。这个全国首创的素质教育“大众点评”平台,构建了“引入—评价—退出—持续供给”的运作机制,在建立资源共同体机制、课程资源持续更新扩容、平台功能迭代完善和平台衍生主题活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果。
截至2024年初,该平台已形成“三大课程体系”,涵盖科普科创、艺术人文、体育锻炼、健康安全等四大领域,汇聚7000多门优质课程资源,包括3600多门在线公益课程、2000多门进校服务课程、“上海小囡行走地图”1200多条行走路线,丰富的课程资源为满足学生个性化自适应学习提供了更多选择,为“从课后服务走向课后教育”的发展提质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