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赵东元:“造孔之人”开创先河 “课比天大”坚守讲台

来源:上海教育电视台

时间:2024-09-09 09:31:48

从0到1,他在世界上率先开拓出了有机介孔材料新方向;课比天大,他连续20多年坚持为本科生授课。从实验室到三尺讲台,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教授赵东元,始终耕耘在教学和科研一线,培育一代代有科学家精神的时代新人。

在复旦大学化学楼实验室,和学生们讨论研究进展,是赵东元最熟悉的日常。

作为介孔材料领域的顶尖科学家,赵东元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给困惑的学生指明方向。但他说的最多的,是让学生们多提问题,鼓励他们大胆探索。

吕可馨 复旦大学学生

赵东元 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教授 

正是有着这样的探索精神,自称“造孔之人”的赵东元,在1998年回国任教复旦后,就带领团队勇闯介孔材料的“无人区”。他们提出了有机—有机自组装路线,创制了介孔有机高分子和介孔碳材料,在世界上率先开拓出了有机介孔材料的新方向。发明的20余种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催化、电池、生物医疗、石油化工等方向。他本人在介孔材料领域发表论文数及引用率,更位列世界第一。

凭借着这些从0到1的开创性贡献,赵东元荣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也是上海科学家时隔18年后再次问鼎这一荣誉。而在领完奖的当天,赵东元就从北京赶回上海。手提装着证书的布袋,他急着去给本科生上《普通化学》课,也留下了一张让“布袋院士”称号广为流传的照片。这门“不能迟到”的化学课,赵东元一上就是20多年。课比天大,是他一直恪守的信念。

为了帮助年轻人成长,赵东元每次获奖的奖金,都会拿出20%到30%来资助年轻学者发展。复旦大学化学系副主任李伟,是赵东元的得意门生之一。读博时期,他曾在5年内连发9篇顶刊论文。但不为人知的是,李伟其实是同届学生中论文发表最晚的,也曾为此感到焦虑。李伟说,赵老师的鼓励让他学会平稳处事,对他人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李伟 复旦大学化学系副主任教授

科学事业的进步,需要后继有人。去年年底,赵东元又多了一个新职务,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首任院长。他期待通过机制创新为基础研究“松绑”,培养打破常规思维定式的顶尖人才。从实验室到三尺讲台,这位“造孔之人”的育人初心始终不变。

责任编辑:陆芸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