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汇网
作者:张鹏 王星
时间:2024-09-19 09:40:28
编者按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切实以服务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大力度支撑高质量发展,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好全国教育改革的“试验田”作用,为建设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的教育强国贡献更多力量,在上海教育系统,新部署、新思考、新举措正在逐一推进中。
“中共一大纪念馆讲解”是卢湾一中心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
这个新学期,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谢亦翎每周末都要和学校“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的同伴来到中共一大纪念馆,对照着馆内的展品,一起打磨最新的讲解稿,一遍遍地练习讲解。今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5周年,眼看国庆假期日益临近,孩子们正在为届时来参观的游客做讲解准备,努力讲好党史中的“真理故事”“人民故事”“奋斗故事”。
黄浦区拥有140余处红色革命遗址遗迹,而卢湾一中心小学正毗邻中共一大纪念馆。在这所学校,“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已坚持开展讲解活动19年,成为该校思政教育的品牌活动。
在不久前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基因深深融入城市血脉。面对当下的Z世代(指出生于1995年至2009年间的群体)和α世代(Generation Alpha,指2010年以后出生的少年儿童),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最生动的“历史教材”,同时结合数字时代原住民的特性、特征,开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的教学,不断拓展育人边界,沪上的教育工作者们正在积极探索。
把“地缘优势”变为“课程优势”
“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让我备受鼓舞,也对做好育人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在“时代楷模”、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看来,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关键在“活”字——只有让红色历史鲜活起来,善用新技术新形式焕发红色文化新活力,红色血脉才能跳动得更有力。
让吴蓉瑾感慨尤深的是,相比于Z世代,α世代是“触网”更深的一代人,他们的学习、生活、成长均与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密切相关,被称作“被科技带大的一代”。从教30年,吴蓉瑾觉得,α世代思维敏捷、知识储备量不小,要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唯有创新思政教育的形式,这样才能在他们心中早早播下红色的种子。
卢湾一中心小学,是距离中共一大纪念馆最近的学校之一,于是,学校将地缘优势转变为思政课优势。
19年来,学校不仅通过“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小讲解员,并且从最初的普通话讲解,到推出英语、沪语等多版本讲解,再到快板、立体书等多样形式,学生们的讲解内容和形式始终在更新、迭代。如今,“中共一大纪念馆讲解”还成为了该校的一门必修课程。
今年秋季新学期,由虹口区中学生出演的原创校园音乐剧《恰同学少年》在北外滩大剧院公演。虹口区是上海首批大思政课重点试验区和第二批大思政课整体试验区参与单位,将区域内的上海鲁迅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等诸多红色场馆“转变”为中小学思政课独特的课程资源,并以红色戏剧进校园作为鲜活载体,每年完成一部原创红色戏剧的创作与公演——通过创新思政教育模式,虹口正致力于打造德美融合、多方协同的区域大思政教育生态体系。
让学校小课堂拥抱社会大课堂
在全国教育大会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全国“最美教师”、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教师陈明青同样感触良多。在她看来,面向中小学生上好思政课,不仅老师讲授的内容要经常“出新”,授课形式同样要创新,要用学生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尤其对α世代来说,喜欢的才更能被接受。”
如何创新思政课的形式?陈明青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到,要处理好“大小课堂”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将社会大课堂引入学校小课堂,还要让学校小课堂拥抱社会大课堂。“尤其要注重在理论发源地讲理论,到改革的第一线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让青少年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更深刻的体会。”
在上海,有“创意”的思政课还真不少。
228街坊曾是上海唯一成片、完整的“两万户”街坊。刚刚过去的暑假,杨浦区少年宫组织40多名学生走进位于228街坊的上海工人新村展示馆,透过展馆红瓦粉墙、修旧如旧的“二万户”特色住宅实物陈列,让这些10后对旧区改造、城市更新有了切身感悟。
实地探访228街坊后,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初级中学学生施怿晗工整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道:“城市承载着人类居住生活的‘美好向往’,城市建设牵动百姓生活的点滴。‘城,所以盛民也。’人民是城市建设的主体,也是城市建设成果的共享者。”
今年暑假期间,杨浦区少年宫引导全区62所中小学的青少年走进长阳创谷、大学路街区、228街坊、滨江人民城市规划展示馆等35个实践基地和杨浦地标。“用好、用活身边的场馆资源,不仅会增强青少年和居住城市的情感链接,而且使他们深刻理解城市与社会的变迁,体悟杨浦‘四个百年’的文化底蕴和‘人民城市新实践’取得的新成效。”杨浦区少年宫主任陈始佳说。
要上好思政课,首先要读懂青少年
采访中,多位一线教师不约而同地谈到:要上好思政课,首先要读懂青少年。
过去一年多,在徐汇区中小学校,各个学科的教师们纷纷走出课堂,有的化身“阅读推广人”,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涵养城市文化氛围和人文底色;有的尝试打破学科界限,从学生们感兴趣的生活热点入手,找到共同语言,从而走进学生们的心里,为学生解决思想、心理上的各种难题。
在陈明青看来,要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就是要将思政教育的因子,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吴蓉瑾也谈到,学校在帮助学生设计打磨各类讲解稿的过程中,会根据青年一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要,用他们喜欢的语言和方式,讲好红色故事。比如,最近学校正结合大思政学习要求,对“红喇叭”小讲解员活动进行了又一次升级——开展“红喇叭”小讲解员现场研讨活动。
“此次研讨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相关内容展开,队员们在参观前特意制定了研讨计划,然后带着具体的任务,走进一大纪念馆参观学习。队员们仔细观察每一件展品,从孩子们的视角出发,理解国家制度、国家政策和国家发展方向。”卢湾一中心小学德育教导施佳乐介绍说。
图片来源:校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