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人才“适配度”,深层次改革迫在眉睫

来源:文汇网

作者:姜澎 吴金娇

时间:2024-09-24 10:10:56

上海高校理工农医的本科招生比例从去年的47%左右提升到今年的50.37%。对于此次调整,上海市教委有关负责人在日前一次内部会议上表示:“未来,上海将进一步把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和上海城市发展需求的匹配度,纳入高校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顺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需求和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发展的需求,加强人才与产业的匹配度,在沪上高校,一场更深层次的改革迫在眉睫。

重点领域行业呈现人才缺口,怎么办?

近期,很多高校都忙着“盘家底”,因为只有“底数”摸清了,才能更精准地找到改革的发力点,让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更紧贴国家和产业需求。

上海高校学科实力如何?在不久前科睿唯安发布的最新ESI排名中,上海有3个学科进入全球ESI万分之一学科,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工程学、材料学,以及同济大学的工程学。

ESI万分之一学科作为一个评价指标,说明了什么?参考意义又在哪里?“ESI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一个学科的实力,但我们在分析一些具体指标时发现,在多学科的学术研究成果数量方面,我们的增幅仍非常有限,而多学科的论文恰是所有学科领域中篇均被引次数最高的。由此可见学科交叉在当前全球科研领域的受关注程度。”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奚立峰教授表示,对标“国际最好”,学校还将进一步发力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

“深化‘两个先试先行’,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上海当前的确还存在一些堵点、难点。”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汪小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持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推动上海先导产业发展方面,沪上院校的人才支撑力还未充分彰显,有很大的努力空间。特别是,在服务上海数字经济发展方面,高校的人才培养缺口较大,应更加积极主动作为。

在上海,面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关键领域的14个重点领域有175类紧缺人才。尤其是在集成电路领域,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缺口较大,仅临港新片区就有约10万名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急需提升更新。

再以卓越工程师为例。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也观察到,上海高校工程师培养与产业结构需求匹配度较低,质量难以适应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提出的新要求。

郑庆华认为,高校人才培养要尽快推动“三个转变”:从培养学科型专业人才向培养行业领域型卓越人才转变;从校企合作向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转变;从高校管理为主向校企协同管理和评价转变。

“教”对“产”支持不足,“两张皮”难题如何破?

“目前,全球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前景广阔,但人才匮乏及高素质人才储备不足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在日前的上海电机学院航空学院成立仪式暨首届学术论坛上,中国航发商发总经理助理、上海商发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国庆的发言引发不少企业的共鸣。

在沪上高校,关于推动产教融合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其实早有共识,高校近年来也出台了不少举措。但不少专家都谈到,由于产教融合在操作阶段,涉及学校、企业等不同的主体,且各方的利益诉求不一,如何破解产教融合中企业实际需要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两张皮”的难题?

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江敏坦言,校企合作的冷热不均从侧面反映出,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过程中,“教”对“产”的支持力度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就高校而言,要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关键是“要破解导师不适应、平台不适合、机制不适配三个难题”。

对照差距,沪上不少高校尝试将课堂前移到产业一线,让学科发展更紧密地跟着产业走。

依托长三角“揭榜挂帅”项目,今年3月起,上海海洋大学集成电路装备专项班开启第一批研究生驻企培养。学生走进上海邦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按照“0.5+2.0+0.5”创新人才培养模式(0.5年课程学习,2年企业课程),深入企业顶岗实践,学习集成电路领域刻蚀和清洗等“卡脖子”技术难题。学生培养方案由校内、校外双导师共同制定,住企实践项目就是学生毕业课题,旨在解决产业一线的真问题。

这学期,华东师大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迎来研发团队的批量进驻。他们将深度融入临港新片区前沿产业,联合企业开展学术研究、毕业设计等。学院将围绕高安全工业软件、智能软件工程、隐私计算与信息安全、可信人工智能、工业无人系统等重点方向,布局建设若干由产业驱动的工程技术实验室,通过解决产业技术难题,形成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有机融合的平台,更好服务临港发展。

提升人才培养与先导产业匹配度,短板如何补?

多位高校负责人谈到,不论是高校的学科调整,还是通过产教融合努力提升人才服务重点行业领域的适配度,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师资。

如何补齐师资“短板”,进一步加强高校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一场更深层次的改革,也已在不少沪上高校悄然启动。

在复旦大学类脑智能与科学研究院,大部分导师的研究成果都在类脑芯片等高新技术企业或者医院临床一线落地,导师们带着学生在产业一线和医院临床一线开展学科交叉研究,成为治学的常态。用学校相关负责人的话来说,这既提升了学生解决真问题的能力,也提升了导师对产业的贡献度。

在上海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由宁德时代首席制造官倪军教授担任,学院的师资大部分也都身兼双职——既是企业某个技术部门的带头人,又是学院的教师和科研团队负责人。学院青年教师杲祥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做学术研究,只需要把研究中某一个亮点放到最大,就可获得较好的评价。但在企业的经历让我开始更多地考虑研究成果最后能否落地、如何落地的问题。而这些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知识,我也会进一步带到课堂上。”

“真正做到产教融合培养人才,提升师资质量,我们还要在产教融合中更多关注创新型的中小企业。”汪小帆直言,很长一段时间,大学往往更关注与大企业的合作,但步入AI时代,大量的科技创新发生在中小企业。加强与这些充满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合作,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对高校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责任编辑:陆芸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