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杨浦区教育局
时间:2024-11-08 12:57:11
编者按: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今年是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提出五周年。五年来,上海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用一系列实际行动,让人民城市更有温度。上海教育新闻网推出“人民城市看教育”专栏,展现上海教育给广大师生和市民带来的喜人变化。今天和小编一起走进杨浦区——
为进一步提高初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初中教育,2018年,杨浦区积极响应上海市教委的号召,启动了“强校工程”。五年间,首批7所市级“强校工程”实验校逐步建设成为“家门口的好初中”。
2024年,随着杨浦区被教育部认定为“2023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第二轮强校工程也已启动实施,坚持“办好每一所初中、成就每一名教师、教好每一位学生”的理念,聚焦内涵发展,做强做优基础教育的“腰部”。
强课堂
课堂转型促教学优化
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上海市包头中学基于强校四年以来的显著成效,把握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时代脉搏,将课堂转型作为深化“双新”实施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举措,为学校“强校再出发”点燃新引擎、注入新动力。
勤修内功,以研促教。学校组织教师学习研讨新课标、新教材,分享对“双新”育人导向、内容结构、质量标准的学习体会。期间,数学教研组通过集体备课,打磨“双新”精品课、样板课。语文教研组依托“大单元教学设计”课题研究,从单元视角探索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巧借外力,技术赋能。学校积极推进课堂教学的数字化转型。语文教师黎昇在利用“三个助手”平台授课后表示,通过互动任务、数据分析、结果呈现等功能模块,打造“课堂教学1加1”应用场景,实现思维可视化,更加有利于因材施教、精准施策。
目前,全校教师已开设研究展示课21节,所有学科均形成案例,在全区范围开展交流、分享成果。课堂上,师生间,一场静悄悄的变革正在发生……
强师资
公民联盟促专业发展
师资力量的优化与成长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强校工程”的推动下,上海市思源中学获得了上海民办兰生中学作为资源校的大力扶持。自2018年以来,两校成功结对38对师徒。针对思源中学青年教师的需求与特点,兰生中学的导师们制定了个性化的培养计划,不仅涵盖了学科教学的指导,还包括了教研组长的培养,形成了点面结合、全面带动的发展态势。
思源中学的数学教研组长缪希润老师,连续三年参加了师徒结对活动,是这一合作模式的受益者。不久前,她撰写的教研案例《立足“四基”建构单元大观念》被评为区基础教育主题教研优秀案例。正如她所说,“我的师傅李振河老师始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卓越的教学艺术及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我。”
思源中学的青年教师们在此过程中不断成长,逐步在区“小荷杯”“百花杯”等教学比赛中崭露头角,不仅促进了专业成长,更是培养了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强思维
让老师会提问、学生会思考
上海市三门中学(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初级中学)聚焦学生思维培育的思路、路径和方法,转变育人方式,使学生能终身受益。学校从“关键问题及其追问的设计”到“四层三向三级问题链”的核心策略升级,充分彰显了“L-O-V-E”课堂对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特质与追求。
学校还通过“‘一日研修’模式的建构与实施”项目,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一日研修”确立了“四课、四点”的研修模式,探寻了“三研修两观察”的研修方法,确立了“五备”的研修历程,形成了“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课堂观察”的研修评价。
如今,“一日研修”不仅成为学校所有教研组的常态研修模式,更是学校牵头的新优质集群、三门中学教育集团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学改革与创新意识、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转变的重要路径。
展望未来,杨浦教育将对标教育强国建设,致力于构建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发展体系,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优质的教育,营造更加健康的义务教育生态。
杨浦区教育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