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张炯强
时间:2024-12-26 16:13:39
图说:华东理工大学团队发布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百强榜(2024)
25日,上海高校智库“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何雪松教授领衔的智库重点研究项目“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在沪线上发布“新时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暨百强榜(2024)”,这是华东理工大学连续第七年公开发布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百强榜。
课题组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新要求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对标人民城市理念和新发展阶段的社会建设新形势,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优化。2024年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是综合反映城市社会发展与民生福祉的系统性指标,在长期关注城市社会治理、社会保障、人口发展,以及生态文明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城市的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教育文化与科技创新,更加关注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课题组特别强调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社会充分就业和人民生活品质提升对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024年城市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47个二级指标,能够从多个层面对29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一级指标分别为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人口发展与社会潜力、生态文明与环境治理、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教育文化与科技创新、公共医疗与居民健康、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
课题组根据“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利用可获得的2023年各类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数据,对全国297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了排名。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前十强城市分别为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广州市、杭州市、重庆市、南京市、武汉市、成都市、天津市。
2024年百强城市的省份分布情况更为均衡,一些中等和中小城市因在民生建设、生态环境和优秀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优异表现而进入综合发展百强榜。各省份上榜城市数量显示,浙江省和江苏省上榜城市数量名列前茅,上榜城市为11个;广东省紧随其后,上榜城市为10个;山东省上榜城市为8个,福建省上榜城市为5个;河北、湖北、江西、内蒙古上榜城市为4个,其中湖北省上榜数量增长明显。
上海市在多个一级指标排行榜中表现优异,其中“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一级指标位列榜首,“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 “公共医疗与居民健康”和“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三个一级指标得分仅次于北京位居榜眼。
在“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领域,上北深位居三甲,青岛和厦门挺进十强,前三十强城市大多为东部沿海城市,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在“人口发展与社会潜力”领域,广深莞领跑前三,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以及郑州、成都、武汉和西安等中西部省会城市表现优异,这些区域中心城市凭借强大的产业优势和公共服务资源优势,人口集聚能力显著增强,人口年龄结构更为年轻,社会发展可持续性强。
在“生态文明与环境治理”领域,十强城市大多为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城市,如黄山、抚州、海口、三亚、珠海和厦门等著名旅游城市。
在“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领域,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和天津等一线和直辖市位列前五强,前十强均为副省级以上城市,这些城市经济实力强,在社会治理理念、治理技术和治理模式等方面持续推动创新,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同力量,更加兼顾治理效率和城市温度。
在“教育文化与科技创新”领域,北京、南京和上海实力最强,前十强城市除深圳和珠海外均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西安、济南和武汉等历史文化名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文化遗产丰富,高校和科研机构集聚,在教育文化与科技创新领域表现亮眼;深圳作为中国重要科创中心和产业强市排名靠前,珠海是文化科教十强市中唯一一个非省会地级市。
在“公共医疗与居民健康”领域,北京和上海得分领先,重庆、成都和广州位列前五强,这些城市拥有实力雄厚的医学院,储备了大量高水平医学人才和优质医疗资源,是全国的医疗创新高地,为居民健康提供了坚实的医疗保障。
在“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领域,北京和上海得分最高,副省级城市和产业集聚城市排名靠前,这些城市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对青壮年人口有较强的吸引力,他们为城市的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优化了所在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增强了所在城市社会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