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许沁
时间:2024-12-30 11:02:42
日常学习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会解题,但提不出问题……如何让孩子们学会从身边的问题出发,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创新思维?
今年第22届上海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评选活动中,最新出炉的10名“小院士”给出了答案。“科创小达人”们从身边的问题入手,以奇思妙想和科学技术,探寻解决之道。
关注“身边的问题”
华亦肖是黄浦区海华小学大队长,平时要去各个教室检查行为规范。“每当走进个别教室,会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有气味的教室往往门窗紧闭。”她查阅资料发现,原来这股气味是呼吸的产物,包含二氧化碳等,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比如:二氧化碳浓度高会引起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和困倦等,不及时开窗通风,还容易传染感冒。能否有一个智能开窗通风工具,这也是她开始学习设计可以应用在中小学教室的智慧通风系统的初衷。
华亦肖设计的中小学教室智慧通风系统操作简便,该装置可以根据二氧化碳不同浓度来控制通风扇的启停,实现智能的教室通风。
课堂上记笔记,有时会面临无法及时、全面记录所有重点内容的问题,如何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园南中学学生钱芯雨也是徐汇区“光启”青少年科学研究院的小研究员,在学校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师的指导下,她想设计一款装置,不仅可以自动记录、整理和总结老师的课堂笔记,还能在课后把这些内容反馈给同学,帮助大家更好复习、掌握课堂重点。这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课堂笔记自动记录与整理系统,将传统黑板擦与教室内的摄像头实现联动,当老师准备擦除黑板内容时,系统会捕捉板书信息,确保重要内容得以保存。捕获的图像会通过物联网传输至智能体平台,自动生成知识点总结,减少同学们记笔记的压力,把更多精力用来认真听讲。
小学生文具浪费调查与分析、真空毛笔笔帽的设计与研究、城市道路行车安全车端灯光智能控制系统……一系列同学们身边的热点话题,成了创新创意设计的主题。
用AI创意设计
记者发现,这届活动在原有创造发明、自然生态、智慧城市、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新能源车及其他类别的基础上,增设创新创意主题,同学们可以基于学习发现和生活体验,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新创意设计。不少同学关注民生热点和社会需求,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运用各类科学技术,创作能够改善或解决生活、社会需求的实物作品和创意设计。
盲人在嘈杂环境和动态交通信号下,仍面临出行和环境感知的挑战。七宝外国语小学学生李坤恩创意设计了一款可穿戴智能装置,利用图像识别和语音交互技术,实时分析交通环境并反馈路况信息,为视障人士在复杂交通路口提供帮助。装置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图像识别与AI场景分析深度融合,助力他们安全、独立过马路。
高峰时段,新能源汽车车主使用充电桩时,可能遇到“插队”的烦恼。建平中学西校学生王振羽的家里用的也是新能源车,他开启了“基于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的新能源车充电桩防插队系统”的研究课题,提出通过视觉识别车牌号来实现车辆的自动排队,避免插队情况发生,从而优化充电桩的使用效率,改善车主的充电体验。
让孩子真正参与其中
怎样利用科学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年“科创小达人”们的作品,令“科学大咖”眼前一亮。
10名青少年获颁上海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称号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说,随着科技进步,今年的多件学生作品涉及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青少年结合社会热点,从自身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创新设计。只有在创新创意过程中,让孩子们真正参与,才能提高学生能力,激发创新活力,让青少年从小在心中埋下热爱科学的种子。
这届活动自9月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全市500余所中小学申报的5000余个项目,相比去年,课题申报数量增长了16%。今年的评审更加注重创新性、实用性和科学性,通过现场展示、专家问辩等多种形式进行全面、深入评估,共评选出“雏鹰杯”红领巾科创达人挑战赛各奖项课题1500余件。为增强对青少年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举办方还组织了科学素养指导,邀请专家与科创少年们面对面开展专题培训和科创辅导,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引导青少年增强科创兴趣,激发科创志趣,树立科创志向,当下勇当小科学家,未来争当大科学家。
图片来源:少先队上海市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