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积极打造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 | 六年来上海教育事业发展成就巡礼⑨

来源:上海市教委政务微信“上海教育”

时间:2025-01-07 13:13:34

2018年9月,新时代以来的首次全国教育大会召开;2024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又一次召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上海教育系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砥砺奋进,以高质量教育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的上海篇章。

新年伊始,“上海教育”政务新媒体推出“六年来上海教育事业发展成就巡礼”专栏,通过图文,系列介绍上海教育的新发展和新成绩。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上海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家精神为标杆引领,重点把好教师思想政治关、入口起步关、专业发展关、成才引导关,全面提升教师师德水平、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取得积极成效。

上海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数34.12万人,其中专任教师数24.35万人,培养了中小学正高级教师900余名、特级教师600余名、特级校长300余名、中职正高级讲师96名;集聚了由119名“两院”院士和3800余名国家级人才领衔的高校教师队伍。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人才队伍已经成为上海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坚实保障。

师德师风建设全面加强

坚持思想政治引领。健全市、区(高校)两级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党委和中小学(幼儿园)党组织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建好教师党支部,使教师党支部成为涵养师德师风的重要平台。建好党员教师队伍,党员教师成为践行高尚师德的中坚力量。

坚持以制度立师德。出台中小学、高校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违规处理办法,健全师德失范惩戒体系,在教师选聘、课题申报、职称评审、奖励表彰等方面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健全教师入职查询和违法犯罪人员从教禁止制度,对不符合从教要求的人员进行定期排查和处理,对师德违规问题坚决“零容忍”。

坚持弘扬高尚师德。建立教师荣誉体系,选树师德标兵,弘扬教育家精神,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于漪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吴蓉瑾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郑时龄、张文宏、陈明青、张人利获授“最美教师”称号,应彩云、封莉容、周美琴、赵东元获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一批优秀教师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深入实施上海市教育功臣、特级教师、“四有”好教师等评选表彰和宣传活动,共表彰近3000名优秀教师。

原创大师剧——清贫的牡丹

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明显提升

优化完善基础教育三级全员培训体系。全面实施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累计约8万名教师参训。深入实施“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构建“高峰计划”“攻关计划”“种子计划”三级人才梯队培养体系,培养近万名骨干校长和教师。

上海市“十四五”职业教育领军校长与名校长培育工程2024年交流研讨会

实施职业教育人才振兴计划。加大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专业课教师每5年内须积累不少于6个月的一线生产服务实践经验,全市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60%。建成一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和职业教育技能大师工作室,聘请“大国工匠”“上海工匠”等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到学校任教,畅通高技能人才进校任教职业发展通道。

建立高校教师阶梯式发展通道。完善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实现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全覆盖。健全高校“师资博士后”资助计划、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累计资助7000余人。完善中青年教师国外访学进修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计划等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形成“阶梯式”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通道。

教育人才引育成效显著

着力引进一流人才。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人才引领发展战略,2021年起实施高等教育人才揽蓄行动,引导高校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标准,聚焦本市有基础、有优势、能突破的重点领域,积极引进培养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顶尖科学家和教育家、领军人才、青年英才和优秀创新团队。2023年起转段升级接续实施高等教育“优才揽蓄”工程,打造上海高校招才引智项目品牌,提高引才质量和水平。

搭建高水平引才平台。持续支持本市高校举办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加大人才延揽力度。6年来各校举办600余场高水平论坛,吸引海内外青年学者近3万余人参加。聚焦国家和本市发展战略需求,搭建上海高校与国际知名院校交流合作平台,起启动实施上海高校国际教学名师引进项目,支持高校柔性引进一批国际知名院校理工科优秀教师来沪从事一线教学工作。

2024国际数字音乐周暨上海音乐学院青年学者论坛

坚持做精人才本土培育。做优青年培养、完善培育措施、加大投入保障,培育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创新创业能力卓越、引领示范效应突出的高层次人才队伍,近6年,共培育遴选“东方学者”450人、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优秀人才880人。

2023年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团队”项目领衔人肖建如教授团队指导年轻医生探索脊柱肿瘤诊治方法

强化人才政治引领。面向本市高校持续举办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班,连续6年共组织300余名国家级和市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参加,引导人才深入了解世情、党情、国情、市情,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不断坚定报效祖国的信心。

举办高校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班

教师管理综合改革深入推进

严把教师职业入口关,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和定期注册工作。继续深化基础教育高端人才流动制度,共选派428名新晋特级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流动到乡村学校和初中强校工程实验学校全职工作3年。推动校企人员双向流动,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促进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实施高校教师分类评价制度,探索建立同行公认、学科(业界)贡献度为基本标准的“学科(业内)代表作”评价体系。在市属高校全覆盖实施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每年涵盖教师1.7万余人。探索实施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分配机制。鼓励部市高校协同联动,通过有组织的教师流动,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鼓励高校通过教师互聘、柔性引进、联合教研等方式,同城共享优势学科专业教师资源。

教师权益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根据本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事业发展需要,完善教师工资收入总量逐步增长机制。巩固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成果,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增长联动机制,强化高中、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形成不同学段教师工资和城乡教师工资协调发展。坚持绩效工资分配向承担重难点任务的一线教师倾斜。落实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教师专项补助。优化本市职业院校育训结合激励计划,充分发挥收入分配的导向激励功能。落实国家高校、科研院校薪酬制度改革要求,实施高校动态调整绩效工资总量申报制。创新高层次人才薪酬分配方式。建立青年教师收入托底机制。督促民办学校全面落实教师年金制度。大力减轻教师负担,从严把关各类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全面规范各类社会事务进校园,持续为教师安心、热心、舒心、静心从教创造更好环境。

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日益浓厚

加强尊师文化宣传,增强公众对教师职业贡献的了解,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依托报纸、电视和新媒体等全媒体平台,创新宣传方式,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典型。推进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究中心建设,开展“践行教育家精神,做于漪式好老师”系列活动。鼓励本市艺术院校强化教育、教师题材文艺作品创作,推出一批讴歌优秀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文艺精品,讲好优秀教师教书育人故事。深入开展“共和国勋章”“人民教育家”等荣誉获得者的教育教学思想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教育家精神学术成果。深化教师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依托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等机构,实施中小学校长国际研讨会等品牌项目,讲好教育家故事,传播上海教育声音,贡献上海教育智慧。

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究中心于2024年底试运行

2024年中小学校长国际研讨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召开

对口地区教育帮扶成效显著

贯彻落实中央赋予上海的重大责任和使命,积极巩固和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大力推进教育领域对口支援工作,推进“组团式”援藏、援疆、援青、援滇教育人才选派工作,累计选派900余名校长和教师支教,每年接收对口支援地区上千名校长和教师来沪培训,将上海教育的经验做法向中西部地区辐射。通过帮扶学校“校长+骨干”团队支教与被帮扶学校校长教师培训、跟岗研修相结合的模式,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帮助对口支援地区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上海教师帮扶的西藏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获评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校、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成员校、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试验校等,取得多项西藏自治区基础教育“零”的突破;新疆喀什六中获得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成为国家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和足球特色学校;青海果洛西宁民族中学由上海投资援建并派驻校长和管理团队,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校考察并肯定了上海“组团式”帮扶工作的成效。

第三批“组团式”援疆教育人才行前动员会授旗仪式

六年来,上海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国内外辐射影响持续增强。在相关国际比较中,上海教师职业首选比例、专业准备、师徒带教和专业发展活动丰富程度等多个指标位居世界前列。

责任编辑:陆芸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