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沪考欣语|要有面向未来的发展眼光

来源: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作者:常生龙

时间:2025-03-24 10:12:19

高三的同学,即将叩响高校的大门。当下既需要埋头拉车,全力以赴做好备考的工作,也需要抬头看路,了解和关注国家宏观政策,从长远的视角谋划自己的未来发展。

每年的全国两会,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针对2025年的工作任务,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加快‘双一流’建设,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这段话与大家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密切相关,值得仔细品味。

一段时期内,高校在办学方面同质化的现象很严重,有不少专业在不同的高校中都有出现,雷同现象非常普遍。这既不利于高校形成自己的特色,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分类推进高校发展,就是要明确高校的发展类型与定位,引导支持高校差异化发展,完善高校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机制,在办学标准、招生计划、资金投入、资源配置、质量评估等方面分类谋划、分类实施。

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与当下高考考生逐年增加的现实状况有关。在未来的十年中,高中毕业生总数呈逐渐递增的态势,为了保障每年的高校录取升学率不出现大的波动,有序扩容本科是必然的。需要注意的是,本科扩容并非所有的本科同比例扩招,其中的关键词是“优质”。办学效益好的本科学校,特别是“双一流”学校,应该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增加优质本科招生名额,一方面有助于保障本科生的整体教育质量不下降,另一方面有助于缓解更多家庭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焦虑,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双一流”建设是国家战略,不仅是提升中国高等教育水平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部署。从当下的数据看,“双一流”高校培养了全国超过50%的硕士和80%的博士,这些高层次人才为国家的科研创新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作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引领性工程,“双一流”建设对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最值得大家关注的是“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这句话。这涉及高考之后的志愿填报以及自己的未来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几次经济发展的浪潮,如外贸、基础建设、房地产、互联网等,每一次浪潮都催生了高校的一批热门专业,比如与外贸相关联的金融、贸易和会计等专业;与基础建设、房地产相关联的土木、建筑、规划、园林等专业;与互联网相关联的计算机、多媒体等专业。那么,当前和未来的一段时间,新的经济浪潮是什么呢?那就是与新质生产力相关联的高科技创新型产业。这是与过去的传统产业完全不同的新形态,需要我们对此有清晰的认识。

根据教育部的整体部署,高校从前几年开始就在围绕新质生产力进行学科专业调整,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做强优势学科专业,形成人才培养的新高地。同时根据主导产业体系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导向,前瞻布局一批急需、紧缺、空白的学科专业,优先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和基础学科发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强化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的贯通培养、与社会需求进行有效衔接。

了解这些变化,从中发现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匹配的专业领域,主动投身其中,就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厚植基础呢。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举报电话:021-33393531    举报邮箱:shedunews@126.com
关于我们  |  资源库  |  版权声明
沪ICP备10006389号-10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37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