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上海杉达学院创新打造"AI+思政"课程平台——“思政课自主学”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杉达马院

时间:2025-03-28 11:16:56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师生素质素养,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紧跟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脚步,贯彻落实学校数智化转型的整体战略部署,推动师生深入理解并积极参与智慧校园建设,上海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AI+智能应用"为核心,构建起"智能伴学-跨课融合-实践育人"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新范式。通过“AI数字全链式课程‘思政课自主学’”平台的深度应用,融合传统教育与AI技术,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抢占思政教育教学新高地。充分利用新技术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引领因材施教与精准培优新模式,助力教育数字化进程。

首创课程聚合模式

全景式呈现思政课知识体系

平台突破传统单科教学模式,创造性整合高校6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通过四维知识图谱清晰呈现课程间的逻辑关联。

▲“AI数字全链式课程‘思政课自主学’”课程的课程体系设计

▲“AI数字全链式课程‘思政课自主学’”智慧课程首页

问题是知识内化和能力培养之间的桥梁,有效的学习通常发生在解决实际情景问题的过程中。“AI数字全链式课程‘思政课自主学’”课程采取问题图谱设计,构建了"理论溯源-当代发展-实践应用"知识主干,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将课程教学内容从概念角度和过程与方法角度进行分解,最终凝练出了28个方法层问题、110个知识点、6个知识模块、572个知识节点。问题图谱串联了知识点间的逻辑联系,构建了思政课程间的空间架构,实现了由面到点的逻辑思维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完整课程与思政知识点的关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自由切换宏观框架与微观解析视角,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脉络,打通不同思政课程的核心问题。

▲“AI数字全链式课程‘思政课自主学’”课程的能力图谱

▲“AI数字全链式课程‘思政课自主学’”课程的问题图谱

AI驱动教学革命

构建全链式智能学习生态

依托国产DeepSeek大模型技术,平台实现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的跨越式升级,初步形成"三维知识图谱+智能诊断+个性路径"的完整闭环:平台创新推出"问题导向式学习模块",通过"理论困惑-现实问题-解决方案"的智能问答链,帮助学生实现自主探究学习。正如参训教师反馈:"系统能精准识别学生认知盲区,推送课程动态解析的拓展资源,让思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AI数字全链式课程‘思政课自主学’”的立体知识网络:整合6门必修课的572个教学节点,构建了三维架构,通过知识点交叉标注形成知识迁移网络。

▲“AI数字全链式课程‘思政课自主学’”智慧课程首页

“AI数字全链式课程‘思政课自主学’”动态学情画像:基于教学指标实时监测,可以实现智能生成《学情诊断报告》,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理论迁移能力的掌握情况。

▲AI学情分析:掌握班级和每位同学知识点掌握程度形成学生学习画像

“AI数字全链式课程‘思政课自主学’”全场景赋能工具:在学生端,AI智能体构建集成知识库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利用AI指令与智能助教多种AI应用场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并依托AI技术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规划,支持智能出题与评价、多样化辅助工具以及24小时AI助教功能,为学生提供了即时互动的学习环境,实时解答疑惑,激发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个性化学习路径和智能反馈,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知识,全方位提升教学效率和学习体验;在教师端,AI智能体优化教育资源管理,可以帮助教师快速便捷地实现思政案例调取、场景问题答疑、知识点出题、自动组卷、备课资源寻找等功能,使教师的教学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能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教学资源,从而协助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提供定制化的学习方案和反馈,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个性化学习。AI智能体推动教育模式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通过智能互动和数据分析为教育创新提供技术支持,打破了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24小时高质量的学习支持。

▲智慧树AI智能体接入DeepSeek R1模型 打造全新智能交互空间

▲课程智能体

跨课融合创新

智能引擎驱动教学变革

“AI数字全链式课程‘思政课自主学’”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课程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或课程知识点,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富媒体资源,如知识点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材内容、测试题、科普视频、动画以及学科前沿进展等。

▲“AI数字全链式课程‘思政课自主学’”课程的知识点详情

通过虚拟教研环境下的课程交叉分析应用,专业知识中心为教育教学的优化、创新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对不同课程的交叉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各课程之间知识内容的重叠、衔接以及缺失部分,有助于老师们及时调整课程设置,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填补知识体系的漏洞,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知识图谱、问题图谱、能力图谱为网络架构的学习路径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从知识、问题、能力出发,进入思政课程组的知识图谱网络,快速便捷地实现学习资源的获取和学习。智慧课程能实时监测学习的学习行为,动态统计学习进度,形成学生的学习画像,学生可以浏览图谱网络中知识点的学习进度,避免重复学习和学习盲点。

▲“AI数字全链式课程‘思政课自主学’”课程的教学资源

“AI数字全链式课程‘思政课自主学’”平台以AI为引擎,构建起"知识图谱-能力图谱-实践图谱"联动的智慧教育新生态。不仅实现了教学节点的精准串联,更在虚拟教研环境中开创了跨学科、跨课程交叉分析的新范式。教师依托实时学情画像与动态诊断报告,能够突破传统教学边界,构建起"理论溯源-现实映射-实践创新"的教学闭环。

“AI数字全链式课程‘思政课自主学’”以AI驱动的跨课融合,使思政教育从单向灌输转向多维互动,从知识传授升级为能力塑造,助力培养具有数字化思维和理论迁移能力的新时代人才。智能技术深度嵌入教育全链条,思政课堂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智慧课程和社会实践的建设发展中,将持续推进专业知识中心和智慧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共同推进思政课教学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图文/杉达马院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举报电话:021-33393531    举报邮箱:shedunews@126.com
关于我们  |  资源库  |  版权声明
沪ICP备10006389号-10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37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