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成立理事会、学术委员会,上经贸大举办首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新型开放经济"研讨会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刘时玉

时间:2025-04-01 15:37:08

本网讯(记者 刘时玉)日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古北校区迎来了一场聚焦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的学术盛会。由该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办的首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新型开放经济" 学术研讨会在此举行,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区域国别学和法学领域的百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学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的成立。

为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组建马研院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马研院理事会是马研院的专家咨询委员会,由国内相关领域顶尖专家、重要决策咨询和学术研究机构负责人担任理事,共同为学校马研院建设把好发展方向。马研院学术委员会主要为马研院建设把好学术关,校内外相关学科卓越专家学者担任委员。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祁明表示,学校成立马研院,致力于进一步强化学校“外”“经”“贸”学科特色优势,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域国别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涉外法治方向)”3个融合创新团队建设,将马研院打造成为学科交叉融合的孵化器、深化人才培养的助推器和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加速器。

为进一步加强马研院建设,他交流了三点想法。一是明晰发展思路,突显“学科+”特色。要优化顶层设计,厘清发展思路,坚持马研院姓“马”,突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学科交叉融合为手段,以有组织的教学和科研为引擎,推动马克思主义学科与开放型经济学科群协同发展、双向赋能。二是抓好任务落实,力促取得“标志性”成果。要始终坚持“实”的导向、“融”的方法、“教”的成效和“人”的培养四条标准,强化在马理论指导下的跨学科融合创新,通过交叉融合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专著出版、社会实践、科研攻关、决策咨询、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重点任务的落地落实,为国家急需外经贸人才培养和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三是健全体制机制,凝聚“共奋进”合力。要充分用好马研院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优质专家资源,不断完善资源共用、成绩共认、成果共享机制,加强与兄弟高校的研讨交流和学习互鉴,为学校经济学博士点核验、区域国别学博士点申报、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提升马学科建设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image.png

本次研讨会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新型开放经济”主题,深入探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东北师范大学李忠军教授从学科建设角度,提出要以 "两个结合" 为遵循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吉林大学韩喜平教授深入解析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中国人民大学谢富胜总编系统阐释了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开放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黄建忠教授则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探讨了数字化时代 "双循环" 格局的理论创新。

此外,三场平行论坛分别围绕 "开放经济学理论建构"" 区域国别跨学科研究 ""涉外法治建设" 展开。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朝科教授、庾向芳教授、陈伟宏教授分别主持论坛,来自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就数字经济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区域国别研究范式转型、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会议期间召开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研院理事会、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与会理事和委员就如何高质量建设马研院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李冉分享了复旦马研院实体化建设的历程和取得的成果,并代表上海高校12家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表达了对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成立的祝贺,认为这是一项“未来工程”“使命工程”“创造工程”,上海高校将密切合作,紧密联动,为构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做出上海贡献。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刘力表示,推动马研院建设是上海高校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探索实践。建设马研院不仅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需要,更是鼓励各类人才突破学科局限、领域壁垒进行深度合作,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需要。

如何高站位、高标准、高要求推动马研院建设?他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打造思想引领的育人高地。要把好正确方向,建好优质课程,抓好教材建设,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激发哲学社会科学涵养人心、培育人格的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发挥学科优势,打造开放特色的科研高地。优化专业布局,深化合作共建,强化服务发展,通过开展有组织科研,进一步统筹资源配置、强化力量集成、形成创新合力、畅通转化链条。三是深化国际交流,打造多维立体的传播高地。要依托开放办学优势,发挥马研院对外学术交流窗口作用,努力提出能够反映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论、方案和主张,将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型经济自主理论知识体系扩大传播,为拓展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世界价值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校供图

责任编辑:刘时玉
新闻网微信
举报电话:021-33393531    举报邮箱:shedunews@126.com
关于我们  |  资源库  |  版权声明
沪ICP备10006389号-10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37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