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刘时玉
时间:2025-04-01 12:38:58
本网讯(记者 刘时玉)3 月 29 日,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在徐汇校区举办首期学术研讨会,发布研究课题。此次研讨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为主题,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以及华东理工大学师生代表等百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会议期间,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聘请八位国内权威学者和资深专家为顾问委员,为学科建设等提供战略指导。此外,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文发布首期重点课题,聚焦 “马克思主义 + 社会学、马克思主义 + 法学、马克思主义 + 经济学” 三大方向。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蒋传海介绍,学校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组建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是深化相关研究的重要布局,该研究院入选 “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支持计划” 意义重大。他对建好马研院提四点期望:提高站位,守正创新,开放协作,兼收并蓄。学校希望马研院产出高水平成果,打造一流研究平台,成为学术共同体,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支撑。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丁晓钦结合自身学校学科建设经验,表达对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发展的祝愿,希望在支持计划下,联合兄弟高校协同推进理论创新与人才培养,助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刘力表示,本次会议内容丰富、规格高,是落实教育强国规划的有益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呈现学科交叉融合态势,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高校要把准站位,坚持正确方向;把握机遇,形成研究特色;把握主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上海市委宣传部讲师团办公室副主任薛建华认为,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以入选支持计划为新起点,围绕理论创新与知识体系构建,依托理工学科优势推动跨学科融合。他认为马研院未来可聚焦三大方向:坚持育人,以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服务人才培养;面向国家战略,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理论支撑;搭建交叉平台,产出特色成果,推动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为构建知识体系作更大贡献。
在论坛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围绕主题深入研讨。上半场由《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常务副主编曹泳鑫主持,多位教授分别就建构中国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的维度、理论研究创新、学科发展转变、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提性问题、提升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话语权等发表观点。下半场由《文汇报》理论评论部主任杨逸淇主持,专家们探讨了 “第二个结合” 的意义、坚持系统观念对构建知识体系的价值、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守正创新等内容。
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