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电视台
时间:2025-04-03 19:05:00
清明节前,不少家长会带着孩子一起去祭扫先人,当孩子问出一些和死亡有关的问题时,不少家长选择回避,但其实,这恰恰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好时机。作为本市今年公布的89所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之一,普陀区洵阳路小学借助AI智能机器人,及时了解亲人分离对孩子情绪的影响。学校教师不仅给予孩子深度干预,还在年级层面开展清明节生命教育主题班会,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生与死”。
每周一到周五的中午十二点至一点,是普陀区洵阳路小学孩子们的午休时间,学校心理咨询室也在这个时间段向孩子们开放。这学期,心理咨询室多了几台搭载多模态行为分析技术的智能机器人,会和孩子们聊天,会陪着做游戏,还有标准化儿童心理诊断测验量表来评估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位四年级同学在做的是MHT中小学生不安倾向诊断测验量表,100道题目构成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冲动倾向等8个因子项,以问卷的形式展开,只需点击“是”与“否”,8个被测因子项会形成分数,从而体现孩子的心理状况。记者注意到,该量表中,有几道题目和死亡有关。
孩子们是怎么看待这类题目的?从最近一周后台显示的数据来看,选择“是”的孩子明显增多,这提示心理老师,有些孩子会因为亲人去世或参与清明祭扫产生分离焦虑,情绪也会随之波动。心理老师表示,借助 AI智能机器人给出的测验结果,她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更顺畅。“老师,人为什么会死亡?我的爷爷去世了我感到很孤单,跟着爸爸妈妈去山里祭扫我感到害怕”,孩子们敞开心扉倾诉对死亡的不理解、内心的不安、自责、思念,心理老师给到的心理服务也更及时更有效。
邬海君 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普陀区洵阳路小学心理教师
除了提供个别心理辅导,老师们还结合清明节顺势推出生命教育主题班会。面向二年级的学生,这位班主任的课程设计从清明节的历史起源讲起,介绍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以祭祖、扫墓方式缅怀逝者,追思故人,然后再通过视频讲讲万物的生长规律,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终结。
张雪研 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普陀区洵阳路小学二年级班主任
在AI技术和人文关怀的双重推动下,孩子们的心灵正被温暖被治愈。孩子们发现,被看见、被倾听、被珍视其实也是成长中很好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