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程媛媛
时间:2025-04-07 10:03:08
本网讯 (记者 程媛媛)4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纪念建校129周年大会在闵行校区霍英东体育中心举行,全球交大人共聚母校交大,共叙思源情谊。会上,校党委书记杨振斌作大会发言,校长丁奎岭作主题讲演,上海交通大学发布建校130周年公告正式发布。
杨振斌表示,跨越三个世纪的交通大学,致力于建设一流大学、培育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在一次次改革创新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学校明年即将迎来建校130周年,展望未来,要坚持图强兴邦、与国同行,勇担历史使命、传承交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引育并举,广揽四方英才、培育一等人才;坚持创新策源、主动作为,回应时代需求、贡献一流成果;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合作交流、汇聚发展合力,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坚毅前行。
校长丁奎岭以“思源致远,勇攀高峰”为题作校情报告。“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的办学声望与社会美誉度,其根本在于广大校友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卓越贡献,正是万千校友在各自岗位上奋发有为、建功立业,方才铸就了今日交大的卓著声誉。”丁奎岭寄语广大校友,希望大家铭记“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用智慧汗水成就事业发展,以实干担当书写奋进华章,共同铸就属于交大人的时代荣光。
“母校始终强调的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让我明白,不仅要追求个人成功,更要心系家国,使我更加坚定投身舰船报国的志向。毕业后,我循着黄旭华学长‘赫赫而无名的人生’,进入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投身装备研制伟大事业。”会上,1988级船舶及海洋工程系船舶工程专业校友、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九研究所所长吴鹏炜作为校友代表深情回忆在交大的求学感悟及初心选择。
“我的研究方向是基于人工智能的光通信技术,目标是通过智能化算法实现通信网络的自主管控。在博士期间,我带领课题组团队搭建了中国高校首个跨城智能光网络现网研究平台,并实现了全球首次基于大模型的光网络全生命周期智能管控示范。”会上,集成电路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刘晓敏与师生校友分享了她在交大的科研经历与心路历程。“如今,我们的研究让大语言模型不仅能服务于个人,还能为复杂的通信网络提供管理,让成千上万的一线运维人员不再需要熬夜值守。每当想到这些改变和突破,我都深感自豪也更加体会到继续科研探索的责任重大。”
当天,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揭晓。经过评选,筑梦交大的“洋青椒”Peter Bradley Shull,狙击“癌王”的创新先锋沈柏用,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坚守者林浩东,白衣为甲的“六边形”医学生胡佳腾,久久为功的跨文化交流使者陶庆,以乐传情的校园文化名片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合唱团,国际创新盛会幕后的稳固基石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上海交通大学专项工作办公室,仁术济世的临床创新转化先锋队附属仁济医院心血管创新团队,驰骋天海的交大创新团队“哪吒”团队,顶尖学术成果的推动者科研院学术发展与成果处等10个个人和集体荣获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此外,贾金锋/丁洪(共同获奖人)、张荻、毛军发、王卫庆五位交大人获得第三届上海交通大学“睿远科技大奖”;王飞、徐东莲、易培云、钟圣怡、钱彦旻、陈全、田新亮、钱昆八位交大青年科学家获得第二届上海交通大学“睿远青年科技奖”。
大会还特别致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院士。他创立的急性白血病“上海方案”拯救数十万患者,却放弃专利,让抗癌药价格降至290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赵维莅动情说道:“今天,我们致敬王振义院士,不仅是致敬一段传奇,更是传承一份使命。今日的交大,正以129年的厚重积淀托举起新的星辰大海,愿我们每个人都以王振义院士为榜样,成为壮阔征程中的一束光,在民族复兴的浩荡江河中,共铸属于交大人的时代荣光。”
同时,学校以“思源致远·百卅传奇”为主题,在徐汇校区红太阳广场举行全球交大人同传一面旗活动启动仪式。杨振斌宣布活动启动,并将校旗传给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校友、中国女子帆船运动员、2012年伦敦奥运会金牌获得者徐莉佳。这面承载着交大三个世纪厚重历史与“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精神品格的校旗,从徐汇校区启程,传递至闵行校区129周年纪念大会现场。未来一年,校旗将从东海之滨启程、奔赴全球各地,以五洲四海为卷、汇聚全球交大人的心意,为母校建校130周年送上最珍贵的祝福。
校庆当天,上海交大设计学院还联合徐家汇书院推出“海派·承载”主题联展,献礼纪念大会与Art Deco百年诞辰。
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