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电视台
时间:2025-04-09 09:50:07
为引导高校紧密对接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所需,主动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模式,日前上海选取5所高校先行开展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并将逐步推广到全市高校。作为5所试点学校之一,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以创新“工学交替”模式为核心,把专业办在产业链上,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结构“需求侧”精准对接。
在上海北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来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7位大三学生,正在签订“入职协议”。而在不远处,刚完成手续的4位研一学生,已经在向企业工程师现场取经。
作为一家致力于提供汽车电子测试解决方案的高新企业,正处于发展期的北汇信息,今年首次和二工大联合开展住企培养项目。对于参与其中的学生,从前沿技术的掌握到项目平台的开放,企业都会以对待正式员工的要求进行培养。上海北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东风介绍,本科生的住企培养时长在一年左右,而研究生的住企培养时长则在两年到两年半。
黄东风 上海北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记者了解到,2024年二工大“住企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已经培养学生175名,本科阶段也和多家头部企业展开合作。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夏妍春说:“包括像商飞、宝钢、华力,还有城投等集团都开展了各种模式的订单(班)或者是专项性的联合人才培养。”
夏妍春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
把专业办在产业链上,培养模式的更新不止于此。以智能制造、标准化工程为试点,二工大创新打造“工学交替”模式,本科4年共包含10个模块的学习。其中,大一在校内修完通识基础课程,大一结束的暑假开始校外岗位培训,之后以4个月为一个模块,交替完成校内专业课学习和校外企业带薪实习。
张飞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专业负责人 智能制造工厂实验室主任
推进“工学交替”的同时,跟踪评价机制也随之建立。通过搭建“生源质量指数-就业质量指数”二维四象限专业建设质量监测指标体系,二工大会把收集到的调研结果,反哺学科专业的调整优化,近三年已将128项行业标准融入教学指标。
基于这样的数据分析,近五年二工大新增及新申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标准化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多个契合产业趋势的专业。47个本科专业中,共有智能制造工程等38个专业紧密对接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占比达80%。毕业生服务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比重达70%以上,服务浦东“六大硬核产业”比重近50%。
白建峰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