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沪考欣语|积极拥抱AI创生的新时代

来源: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作者:常生龙

时间:2025-03-31 09:00:52

从ChatGPT到Sora,再到DeepSeek,连续三年,一次次划时代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震撼着世界,震撼着整个教育体系,震撼着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推动下,一些职业正在消失或受到威胁,一些新兴的职业正在涌现。各行各业包括高校在内,都充分感受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积极调整策略,主动学习并适应新的技术和工具,以应对这快速变化的世界。

变化是如此的迅猛,对教师、学生以及家长来说,需要做出哪些改变呢?

首先,AI催生知识快速更新和迭代,而且速度越来越快。

学校教育面临的最大矛盾之一,就是知识的浩瀚无垠和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以记忆和掌握知识为特征的传统教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那些具有标准答案的问题通过AI可便捷获得。课堂教学亟需结构重塑、流程再造,将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利用海量的数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借助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为学生提供即时性的指导,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潜力,聚焦高层次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跨学科迁移等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意识到,AI的强大在于它的效率,但它也有局限性,那就是缺乏情感和共情能力。学校存在的价值,就是给学生搭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帮助学生在人际互动中学会情感表达,提升社交能力,成为内心充盈、懂得生活的人,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新时代,这一教育使命尤须牢记。

其次,AI催生学习方式变革,需要具备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能力和素养。

第一是提出高质量问题的能力。AI可以帮助学生找到答案,但提出好问题的能力仍然是人类独有的。一个提不出好问题的人,最终只能沦落为AI的奴隶;而一个总是能提出好问题的人,AI将成为他飞翔在创新创造领域的一双翅膀。

第二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当下的每个人都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辨析信息的真伪、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的人,才能够从信息的海洋中突围而出。

第三是创造力。AI可以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但它无法像人类一样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创造力来自好奇心、跨学科学习和长期的专注思考。特别是跨学科学习,能够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同一问题,从而产生新的想法和创意。还有很多,如发展自驱力、提升沟通能力、呵护自己的个性等等。

再次,AI催生家校社协同共育,着力构建教育新生态。

AI基于教与学所积累的数据,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这将有助于家长对学校教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孩子发展情况有更加明晰的体认,有助于家校社在教育理念、目标和行动上的高度一致,有助于协同育人新生态的构建。家校社育人生态涵盖从微观到宏观多个层面,微观层面包括家庭内部的教育活动,中观层面涉及学校与家庭的互动,宏观层面则包括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这样的一个生态系统建立起来,会全力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AI时代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需要全力拥抱AI创设的新时代,在新时代谱写教育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举报电话:021-33393531    举报邮箱:shedunews@126.com
关于我们  |  资源库  |  版权声明
沪ICP备10006389号-10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37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