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皮书大咖说 | 袁雯:对未来教育的期盼,决定着教育的未来

来源: 第一教育

作者:袁雯

时间:2021-01-25 16:44:26

编者按: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又让2020年成为了对教育信息化而言尤为重要的年份。

 2021年1月3日,《2020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蓝皮书》正式发布,第三版蓝皮书的主题为“共享泛在智慧的教育新家园”。

 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央电化教育馆指导,上海市教育学会、上海市电化教育馆、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主办的蓝皮书发布会暨主题论坛在上海开放大学举行,教育界大咖齐聚,在2021年的开端,线上线下共话未来智慧教育。网络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50万。

 上海市电化教育馆与“第一教育”对论坛专家的演讲内容进行了整理,联合推出“蓝皮书大咖”说,以此共享专家智慧,同绘教育信息化蓝图 。

论坛上,上海开放大学校长袁雯在论坛上做了《对未来教育的期盼 决定着教育的未来》的主题发言。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技术在何种程度上正改变着教育?袁雯在报告中给出了她的观点。

(以下为袁雯论坛报告内容,根据录音整理)

大家好!欢迎各位嘉宾来到上海开放大学参加《2020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蓝皮书》发布会暨主题论坛。

今天我们的活动主题是“基础教育信息化蓝皮书发布”。站在实践者的角度,我今天跟大家交流的话题是技术“不改变”教育。

教育的本质不变,教育的内容和形态在变

技术“不改变”教育,它的“不改变”是有范围的。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成就高质量的发展”。我们说的再具体一点,就是让每一位接受教育的学生有能力去享受高品质的生活,能够为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按照育人目标来讲,教育的本质是不变的。

那么教育的哪些方面在变化呢?不久前,我看到了一篇纪念南京师范大学鲁洁老师的文章,鲁洁老师是中国德育教育的创始人,她在1996年发表了标题为“教育的适应与超越”的文章。24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谈教育,仍然是“适应”与“超越”这两个话题,不过现在我们习惯用“创新”这个词。

今天我们谈信息化,实际上就是时代变化对我们教育事业的一个考验。我们怎么用信息技术来赋能教育,培养未来信息化社会所需的人才?教育的哪些内容要创新呢?教育的内容和形态,永远需要根据“人”的发展需要去改变。 

在教育领域,技术发挥作用需要明确的目标

如果大家关注近20年的科学发展历程,一定会发现:技术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尺度。

技术的应用让我们获得更多信息成为可能,尤其是在这三个领域:太空探索、生物科学、物质科学。我们看的越远,我们看的越微小,我们的科学研究范围就能够扩展得更宽广。

为什么我们国家现在要建更多的大科学设施?其实这个“大科学设施”是大技术设施,用于得到更多以前从未接触到的信息,使我们的研究不再是无米之炊。

那么,教育跟技术是这样的关系吗?我们最熟悉的两个概念:信息技术催生教育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要深度融合。

现在发生了吗?下面这张图是我梳理的2010年-2020年的“地平线报告”,我们可以一起看一下近十年我们的信息技术发展变化,可以看出这十年信息技术的变化既快又大。

现在我们单单看2017年到2020年这四年,分析技术、自适应学习技术、移动学习、机器人学习、混合现实……可以看到技术发展的焦点和趋势已经呈现了。

技术可以产生,技术可以发展,但是如果没有需求它就不会发生真实功效。比如:移动学习。

十年前我们说移动学习吗?但是今天谁也不能否认随着手机的普及,移动学习已经成为势不可当的趋势了。再比如: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现在大家都知道只有人工智能,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个性化学习。意识到教育对人工智能的真实需求,我们在关注人工智能研究的时候,就能很清晰地知道,我们需要人工智能做什么。

目标驱动>技术驱动

经过简单的分析,现在我们知道了在教育领域,技术的作用是无法独立发生的。

那么,还有什么因素影响技术作用的发生呢?这张图是我们在疫情期间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技术研究所和华东师范大学等合作编的《疫情期间上海教育应急措施和创新实践报告》。在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收集了各级各类教育素材案例,做了这份报告。做完这份报告,我感受到疫情改变了教育的形态,但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没有那么及时。这里我想到了一个研究,说:“一个教师从传统教室走向智慧教室,他成功改变的可能性有多大呢?答案是30%。”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群体中100位教师进入智慧教室,可能有30位教师的教学方法会发生改变,剩余70位教师可能不会立刻发生改变。从这个研究中,也许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外部的压力比内在的自驱力更能够改变教育。

我做了这样的初步描述,叫:改变的需求,改变的意愿,改变的能力,是决定我们的教育发生变化的关键因素。显然在教育领域,目标的驱动,它的力量要大于技术驱动。 

技术为学习途径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条件

那么,技术它可以干什么?我觉得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形成了两个普遍共识。

一、技术提供更多的灵活便捷的学习途径。

二、技术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有效学习方式。

这两点共识,在今天的蓝皮书发布会上,在我刚分享的《地平线报告》里,在很多其他的地方都得到了各种各样的验证。这两点共识里面,我觉得目标导向的行动更重要。目标导向的行动,能够帮助我们架起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沟通桥梁,加速推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如果没有目标导向的行动,理念永远是理念,技术永远是技术,结果就如今天上午李永智主任讲的,会因为效果的难以呈现,让热爱信息技术和不爱信息技术的人统统受到打击。 

教与学的新形态将通过多媒体融合和全媒体传播的方式呈现

从第一点共识——技术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途径中,我们认为教与学的新形态一定会在这两个概念上呈现——多媒体融合和全媒体传播。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两个案例。

案例1:美国密涅瓦大学。它在线下是没有实体大学的,也就是说:线下学习场景是流动的,线上研讨是固定的。

案例2:伍尔夫大学。这个学校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一所虚拟大学,这所学校通过区块链技术把分布在全世界的人链接到同一个网络社区,有教师、有学生、有过程、有记录。

开放的学校需要技术支撑的开放学习方式和制度

再看看我们的实践——开放的学校。我们开放大学是怎么做的呢?我们认为在未来需求的引领下,学校的教育是可以形成产品的。这种产品是多媒体融合的,各种媒介资源都可以用,不再是传统的线上的PPT,线上的教学资源,而是任何能够在教育中发生传播作用的形态。它必须适用于全媒体传播,可以在电视、可以在网络、可以在教室,可以在任何场景传播。

然后围绕着这个需求产品和“全媒体融合”“全媒体传播”的要求,我们会对机制流程做出创新,形成一个彻底开放的大学。当然,彻底开放的大学还需要制度来支撑。比如:

资源开放:我们今天谈了很多开放的学习资源,资源周期、资源联盟、资源超市、资源仓库,无论叫什么,都是为了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成果多元:单科可以学习,微课程可以学习,一个专业可以学习,一个学科可以学习。

方式多样:实时直播,在线直播,远程互动……很多方式都是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将来可能还会有很多新形式。

场景融合: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远程现场、虚拟现实……所有的这些技术其实都是现成的,当有明确需求引领,通过顶层设计用产品去实现的时候,这些东西就都会发挥作用,那么我们的学校就真正的实现了开放。

学习的途径可以个性化,但是目标必须是有效的

共识1是关于灵活便捷的学习途径的。那么,如何用技术提供个性化的有效学习方式呢?对于孩子来讲,有的时候慢比快好,少比多好。对于成年人来讲,“有效”对于学习者来讲一定是最重要的评价因素。所以我们说:“有效”是学习的目标,而台阶是个性化的。学习的途径可以个性化,但是目标必须是有效的。

支持有效学习的方式有很多,从我本人来讲,我非常关注“游戏化学习”。我们能够花那么多的时间去游戏,我就想象:如果游戏能够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作用就太好了。但是为什么没有发生呢?原因有两条:投入成本高、目标群体小。

还有一个例子——学习分析。学习者的画像要基于学习分析,学习分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数据采集。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校开始拿平板去教学的时候,答对了,答错了,数据记录下来,这样就有了基本数据。

第二个阶段,数据的直观展示。数据有了以后放在仓库里不行,要展示出来。这一节课上完答对了多少,答错了多少,有饼图、有树状图,一目了然。但是学习分析真正的有效性体现在哪里?体现在作用于教学行为的改变,这也是学习分析的第三个阶段。如果不能作用于教学行为的改变,实际上就是“空概念”。

我刚刚说了一个实践案例,我们拿“智慧学习中心”来说的时候,改变发生了吗?到现在我还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到现在为止,改变发生的速度仍然是很缓慢的。所以还是要回归到那三个要素:改变的需求、改变的意愿、改变的能力。教育需求和改变的意愿让技术发挥作用成为可能,改变的意愿和实施的能力让技术真正作用于教育,这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需求。

因此我的结语,就是技术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我们今天列举的远远不能够概括未来可能出现的,但是对于未来教育的期盼,是决定着教育的未来。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