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 年8 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
彼时,古老的中国正遭遇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诞生在当时环境下的中国共产党,立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实现自己初心和使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展现出一种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2005 年6 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一文,首次提出并概括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的源头。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扬帆起航,从中逐步发展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复兴伟业勇当舵手,引领航向,前赴后继,接续奋斗。
一条承载初心和使命的“母亲船”
1921 年7 月23 日,13 位年轻人克服困难从各地汇集到上海,在法租界望志路106 号(今兴业路76 号)的一幢寻常石库门民居里,围坐在一楼客堂的长餐桌前,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由于会场受到暗探的注意和法租界巡捕房的搜查,会议被迫中断。考虑到备选地点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与会代表最终决定听取李达夫人王会悟的建议,把会议转移至浙江嘉兴。
在风雨交加的嘉兴南湖中,一艘小船缓缓地驶离人们的视线,驶入南湖中央。中共一大的代表们在这艘船上从上午11 点持续开会到傍晚时分。会议确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面对满天风雨阴霾,会议闭幕时他们轻呼出时代的强音:共产党万岁!世界劳工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万岁!
从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有了主心骨,有了领路人;从此,一个民族的走向和亿万人民的命运得到了改变;从此,“孕育在上海,诞生在嘉兴”的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出征,走向全国执政。这条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母亲船”后来在日本侵华战争中遗失。1959年的国庆节,根据老船工记忆仿制的“母亲船”出现在南湖上,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之为红船。
红船本不是红色,只因船内燃烧的热情把它染红,像一个红色的会场,承载着中华民族对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的美好憧憬,引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演绎出一部生动的中国命运改变史。
“红船精神”永远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它所包含的首创、奋斗、奉献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被注入新的内涵,得到新的阐释。新征程上,我们要汲取“红船精神”的力量,做“红船精神”的弘扬者和践行者,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新时代引路人的引领下,推动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信仰的味道
1920 年的春夜,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间久未修葺的柴屋里,两张长凳架起一块木板,既是床铺,又是书桌。微弱的烛光下,一位刚刚留日归来的青年全神贯注、字酌句斟,一本外文小册子正在一字一句地变成方块汉字。手中的粽子蘸在墨汁中,他浑然不觉。
母亲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些?”儿子应声答道:“够甜,够甜的了!”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的嘴边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动。儿子竟然是蘸着墨汁吃的粽子!
这位吃墨汁的青年就是中共早期活动家、新文化运动先驱者、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陈望道,当时他正致力于将《共产党宣言》通篇第一次译成中文。
1920 年4 月底,陈望道历时两个月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5月,陈望道将《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稿带至上海,交由陈独秀和李汉俊校阅,并于8 月在上海印刷出版。到1926 年5 月,《共产党宣言》已刊印17版。
《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共产党人确立初心提供了精神路标。这篇闪耀着真理光芒的经典名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有一首歌世代相传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已经传唱了77 年,词曲作者名叫曹火星。
曹火星从小喜欢音乐,生活在战争年月的他,13岁便带着强烈的抗日救亡志向,投身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国青年联合会的工作中,带着儿童团站岗放哨、编演节目、宣传动员。他说,“从此人生有了新的希望和奔头”。
1939 年冬季,曹火星进入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深造,学习作曲和指挥,从此开启他的音乐创作之路。他在战斗中成长,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有了更加明确的努力方向。1943 年4 月,曹火星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日寇大扫荡,老家100 多个乡亲惨遭杀害,“国仇家恨教育着我,冲击着我的情感,激起我创作的冲动”。那一年,曹火星所在的小分队一行4 人从边区总部阜平出发,徒步来到了毗邻河北涞水的房山霞云岭堂上村,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回首往事,他深深体会到,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系于一旦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身而出,为了四万万同胞的安危,不惜流血牺牲,挽救苦难的中国。一个鲜明的主题在他脑海里越来越清晰——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随后四五天时间里,曹火星在小炕桌上埋头创作,一行行朴实明快、激情四溢的歌词写了出来:“他坚持抗战六年多(后改为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
经典的革命文艺作品,无一不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来一去,方能深入人心。后来,曹火星回忆说:“我写这首歌是动了感情的。人民的抗战积极性和对共产党的深情,我是亲眼所见,有着亲身体会的。没有共产党怎么会有坚持抗战到胜利的局面,没有共产党怎么会有今天?”
选自《上海中学生报》“四史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