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


1956 年10 月8 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根据聂荣臻副总理的提议,经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批准,确定国防部五院的建院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自力更生”精神孕育了我国最初的航天精神。1986 年底,当时的航天工业部党组对航天精神进行了提炼和归纳,提出了“自力更生、大力协同、尊重科学、严谨务实、献身事业、勇于攀登”的航天传统精神。以后根据聂荣臻副总理倡导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精神,结合航天科技工业的具体特点,对航天传统精神作了新的概括和提炼,表述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在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时,航天科技工业培育形成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航天“三大”精神是航天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和继承发展,是伟大的民族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航天事业之魂,也是中国航天企业文化之魂。



60 余年航天路


1956 年,中国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一个远景规划,把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列为12 项带有关键意义的重点任务的第一项,同时部署了两个更大的项目:原子弹和导弹。1962 年11 月,中央成立以周恩来为主任的中央十五人专门委员会,加强对原子能工业建设和加速核武器研制、试验工作以及核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全国“一盘棋”,集中攻关,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1964 年10 月16 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

1967 年6 月17 日,中国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第一颗氢弹在中国西部上空大气层试爆获得成功。

1970 年4 月24 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1999 年11 月20 日6 时30分07 秒,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发射。

2007 年10 月24 日18 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升空。

2011 年9 月29 日21 时16分03 秒,“天宫一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2017 年4 月20 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

2020 年7 月23 日12 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

60 多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一代代航天人向我们展示了秉承忠于祖国、无私奉献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精神,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起飞前“爆炸”试验,救了“长征一号”



1970 年4 月初,“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转入发射场进行测试。研制人员绞尽脑汁思考还有哪些问题没有想到。此时火箭附近一个闪光灯引起火箭设计师韩厚健的注意,他想到,这个用于外弹道测量照相的闪光灯的闪亮,会不会产生电磁感应,引爆火箭上的上百个电爆管?

为确保万无一失,同为火箭设计师的陈寿椿等人决定做个试验。在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电视纪录片《撼天记》中,陈寿椿介绍了试验的惊险历程:“我们把炸弹的两个雷管抽出来,放在门口一个铁桶里……放好以后,搞弹道的人启动闪光灯闪一下,看看有没有影响。‘叮’一闪,‘砰’一下炸了!没想到这雷管有那么大的威力……如果不做那个试验,估计火箭一起飞,就会莫名其妙炸了掉下来。它飞行很正常,但是炸了,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通过试验大家才知道,原来闪光灯的确会产生电磁感应,引爆电爆管。于是科研人员在发射前拆下了整个照相机和闪光灯。

4 月24 日晚,“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 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太空,科研人员终于松了一口气。后来的火箭上所有电爆管都由敏感型改为钝感型,杜绝了后患。


“神舟一号”曾面临失控,最后10秒得到抢救


“神舟一号”第13 圈飞行时,第一次是渭南测控站向飞船注入返回控制指令没有成功,随后青岛测控站第二次尝试仍然没有成功。“神舟一号”很快飞临日本海上空,位于太平洋上的“远望二号”测量船第三次向飞船注入返回控制指令,仍然没有成功!

很快,“神舟一号”飞船进入第14 圈,即最后一圈,给飞船注入返回指令也只剩“远望三号”测量船的最后一次机会,注入指令的时间只有47 秒,如不采取措施,飞船将因失控而偏离轨道,导致返回失败。

当时飞控大厅内,气氛陡然凝固。北京飞控中心副主任李剑接到命令,被要求迅速拿出应急方案。短短30 分钟内,他与同事仔细分析测控计划,快速完成故障分析、测控条件计算,提出故障排除方案,并进行数据注入仿真验证。最终,他在距离飞船返回程序启动仅剩最后10 秒时成功注入应急数据,使飞船按预定计划顺利返回着陆场。这是真实版的“最后一秒拯救世界”。


孙家栋的热泪



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凝聚了很多科学家的心血,孙家栋正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早在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当成功的消息传回指挥中心时,所有人欢呼起来,当时的电视画面捕捉到了孙家栋背过身子走到角落悄悄抹眼泪,令人感动不已。

对此,孙家栋说:“‘嫦娥一号’成功了,我当时突然就想到旧社会洋车、洋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从科学技术发展来讲,在这么短的时间,我们国家能把‘嫦娥一号’送到月球上去,尽管是第一次,却这么精准。作为一个航天人,我当时心情比较激动,确实为我们国家有这么大的成就感到自豪。”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次,孙家栋都亲自参与。他的人生与中国航天事业紧紧相连。

孙家栋1948年考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在预科班学习俄语,后在俄罗斯留学七年。

“当时中国留学生在俄罗斯都有这么一股劲头,都在想着怎么样努力学习,回去以后报效国家。”孙家栋说。

孙家栋回国后,就参加了“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当时有人问邓稼先,研制“两弹”成功后有多少奖金?他说:“奖金20元,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孙家栋回忆说:“当时国家为了照顾我们科研人员,给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筹集了一些黄豆和羊肉吃,这在当时都是非常珍贵的东西。这个情况下,谁会想到奖金呢?待遇什么的更谈不上。到工厂里下厂的时候,当时规定夜里十点后算加班,有夜宵。实际上是什么呢?在最困难的时候,就是在碗里倒点酱油,拿白开水冲一冲,里头再多少加点葱丝什么的,喝这么几口,然后继续加班工作。”

“当时大家都是这样做事业。现在想起来,这就是航天精神,大家大力协同,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孙家栋说。


选自《上海中学生报》“四史特刊”

责任编辑:李江
新闻网微信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2021第18届上海教育博览会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党委党史学习教育平台
人文行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