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俞敏
【主讲人】
俞敏,现任上海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从小过继给俞秀松烈士为子。自1996年开始,十余次赴俄罗斯为俞秀松烈士平反寻找、查阅相关档案资料。
俞秀松,浙江诸暨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以学生身份勇立五四运动的潮头,组织同学们走上街头,反对帝国主义对祖国的压迫;以一个知识青年的身份投身共产主义,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由他传递,并作为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主要成员,为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的创立作出杰出贡献;他四处奔走,为国家和平与民族和谐,为了我国的革命事业不懈奋斗。
“浙江的一颗明星”
俞秀松于1916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作为学生骨干之一的他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爱寻根究底,以善辩著称。他生逢其时,重任在肩,立下宏愿“愿做一个利国利民的东南西北人”。
1919年北京学生“五四”爱国反帝运动如同巨浪般爆发,震撼了俞秀松年轻的灵魂。他和宣中华等人发动杭州14所中等以上学校约3000名学生汇集在湖滨公园,召开声援北京、上海学生爱国反帝大会,进行了杭州第一次大规模的反帝反封建示威游行,他也因此被誉为“杭州学生运动的领袖和先驱”。
同年,他和施存统、宣中华、夏衍等人共同创办了进步刊物《双十》半月刊(后改名为《浙江新潮》),锋芒直指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成为“五四”运动时期浙江宣传新思想最鲜明的一面旗帜,陈望道称赞其为“浙江的一颗明星”。
组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
1920年1月,俞秀松到达北京,加入了工读互助团。工读的日子里,俞秀松一刻也不停歇,他抄印讲义、制作粉笔,同时在北大哲学系旁听,求取马克思主义真理。后因工读互助团实践失败,1920年3月,俞秀松南下上海。经陈独秀的介绍,俞秀松到《星期评论》社工作,该社对中国工人阶级的状况进行了不少调查研究,他积极参加这些调查活动。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社会,俞秀松改名换服,进入厚生铁厂做工。五一节那天,他率厚生铁厂等各业工人500多人参加了上海工人第一次纪念国际劳动节大会,会后还发表了《上海工人宣言》。
1920年5月,陈独秀与俄共(布)远东局代表维经斯基等人多次商议,开始创建新型政党的政治实践,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俞秀松是最早、最积极的会员之一。1920年6月份,陈独秀、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在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开会商议,决定成立共产党组织,还起草了党的纲领。
1920年8月,他作为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骨干为主要成员,组建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取名为“中国共产党”,陈独秀为书记,这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随后,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工人刊物《劳动界》、创办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刊《共产党》月刊。老渔阳里2号这座房子,不仅是陈独秀的住所,也是各地共产主义者进行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
参与《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翻译出版工作
俞秀松同时还参与《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翻译出版工作,他在日记中写道:“1920年6月27日,夜,望道叫我明天送他所译的《共产党宣言》到独秀家去……1920年6月28日,九点到独秀家,将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交给他,我们说些译书的事,总该忠实精细……”
6月28日,陈望道将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书稿交到了俞秀松手中,经陈独秀、李汉俊校对后,又由俞秀松拿给陈望道审定,使得《共产党宣言》能够顺利出版,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跨时代的重要事件,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担任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
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后,为了更好地在青年中进行社会改造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团结和教育聚集于上海的大批优秀青年,同时也为了从中培养和挑选预备党员,陈独秀指派俞秀松等人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经过俞秀松等人的努力,1920年8月22日,中国最早的青年团——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团机关设在当时的霞飞路渔阳里6号,俞秀松担任书记。
为唤醒青年学生群体,发掘学生中的革命力量,积极发展团员,对团员和进步青年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并发展预备党员。由于俞秀松卓有成效的工作,团员们迅速积极地发动和指导北京、武汉、长沙、广州、天津等地青年团组织的建立,一批进步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团组织发展很快。
同年9月,俞秀松和杨明斋在渔阳里6号挂起外国语学社的牌子,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建立的第一个培养青年干部的学校。俞秀松任秘书,管理学社内外事宜,以学社掩护革命活动。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罗亦农等都曾在此学习。
1921年3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在上海成立,俞秀松担任临时团中央书记。当时,党的活动是秘密的,而青年团的活动却可以公开或半公开。在俞秀松的努力下,到1921年上半年,上海的团员已发展到200多人,党的许多活动也是以青年团的名义进行。俞秀松的出色工作,得到少年共产国际东方部书记格林的表扬,称赞为“中国青年团中最好的一个”。
俞秀松因工作出色,受邀参加1921年7月在莫斯科举行的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从此以后,俞秀松坚定踏上了革命的道路,为党和团以及中国社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最早的思想者和实践者,俞秀松将个体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连接在一起,他将自己短暂而绚烂的一生投身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为家国情怀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编辑丨曹轶姗
图片由作者提供